劉瑩瑩
摘? 要:小學生的音樂教學應與學生階段性特點相結合,由于學生對游戲活動的偏愛,通過游戲開展音樂教學很有必要。學生可以在游戲當中感受到音樂的快樂,能夠在音樂中感悟到音樂中的文化內涵。音樂教學可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提高有諸多益處。
關鍵詞:小學音樂;音樂游戲;應用
音樂具有輕松靈動的特點,小學階段的學生也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音樂游戲符合學生的期待。這樣學生就能夠在音樂課堂當中融入到教學過程當中,同時也可以學習到更多的音樂常識,學生能夠通過音樂游戲,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一、開展音樂游戲活動,活躍音樂課堂氛圍
小學音樂教學中開展音樂活動,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音樂之前有更為輕松的心情。雖然學生對音樂學習抱有期待,但是由于學生對自身的不自信,導致學生在音樂歌唱時容易沒有信心,會存在不敢在學生面前歌唱的情況。通過音樂游戲的開展,學生能夠袒露心扉,能夠接受自己勇敢發聲的狀態。
例如在《聲音的長短》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生活中的例子進行舉例,長短存在著較大的區別,粉筆的長度沒有鉛筆的長度長,椅子腿的長度沒有桌子腿的長度長。生活中的物體長度是很容易發現的,但是聲音的長短如何來確定呢?教師可以在開展教學之前,讓學生大口吸氣,然后使用自己的氣息來發聲,看誰發聲的時間最長。這樣學生能夠在活動當中具有競爭意識,很多學生能夠通過氣息的控制來增加發聲的時間長度,也能夠體會到多種歌唱方法對氣息的使用。教師可以使用計時器對學生的發聲時間進行統計,教師可以通過該活動了解學生的基礎情況,進而可以選擇適合學生的歌曲進行教學。聲音的長短不僅代表著游戲的輸贏,聲音長短能夠代表學生肺活量的大小,學生能夠通過該音樂活動了解部分生理常識,可以在課堂教學當中勇敢發聲,不再受限于個人怯懦的心理。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做出發聲的正確的示范,學生能夠通過活動學習到氣息控制的原理,進而可以主觀上控制聲音的長短。
二、設計多樣音樂游戲,提高學生樂理知識
音樂游戲的種類比較多,教師可以將不同的游戲形式與音樂教學相結合,這樣能夠使學生通過游戲學習到音樂常識。教師還可以在音樂游戲當中設計音樂知識問題,學生可以在游戲的過程中同時關注音樂知識,從而主動參與到音樂課堂教學中來。
例如在《快樂的小木匠》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聆聽該樂曲,然后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節奏。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歌唱小組,這樣就能夠使學生具有競爭意識,并且能夠在小組之內主動幫助他人學習該樂曲。教師可以在播放的同時讓學生進行跟唱,教師可以根據節奏選擇不同小學的同學進行跟唱。這樣能夠使其他的學生注意力始終在課堂之上,如果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就會導致學生跟唱失敗。教師可以對跟唱失敗的學生采取相關措施進行懲罰,這樣就能夠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果。教師采用這種音樂游戲的教學方法,能夠改善音樂課堂只能跟唱的教學,使音樂課堂更加具有活力。學生也能在音樂課堂當中發揮個人才智,可以使音樂學習真正變成快樂的過程。學生也能夠在歌詞當中感受到快樂,能夠在節奏的律動當中感受音樂的美好。教師還可以為更快學習完成歌曲的學生提供獎勵,讓學生能夠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更有積極性。
三、應用音樂游戲形式,培養學生音樂素養
音樂學習不僅包含了唱歌,其中包括了較多的樂理知識,學生能夠通過音樂課程的學習對音樂更具有鑒賞能力。教師可以在教學當中將音樂當中的常識知識滲透在音樂游戲當中,學生可以通過游戲對音樂常識有充分的認識。只有理論知識得到應用,學生才能形成更為深刻的記憶,而音樂游戲起到了這樣的作用。
例如在《小動物告別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不同動物的性格與相應的歌曲相結合,使學生在音樂當中感受到不同的氣氛。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個人特點選擇相應的角色,這樣就能夠使整個音樂劇具有形象性,學生能夠通過該音樂劇感受到音樂的魔力。教師可以選擇身材比較魁梧的男生扮演獅子,可以選擇身材瘦小的男生扮演猴子,還可以選擇氣質柔美的女生扮演小貓,選擇聰明伶俐的女生扮演狐貍。教師根據角色的不同選擇不同節奏的歌曲,獅子的歌曲應該選擇節奏緩慢,表現出獅子威武的特征。猴子的形象應更加靈活歡快,表現出猴子的性格特點。小貓的性格是善變的,歌曲的選擇也應富有節奏變化。狐貍具有狡黠的特點,所以選擇歌曲時也要突出其特點,能夠通過音樂音調的急劇變化,表現出狐貍的特點。應用不同動物聲音的區別發聲,可以使學生體會到音樂的魅力,對音樂學習充滿興趣。
小學音樂教學應用音樂游戲能夠使音樂課堂更加活躍,學生可以摒棄音樂課堂上的膽怯心理,勇敢進行歌唱。教師通過音樂游戲滲透音樂知識,可以使學生的演唱能力得到提高,同時可以了解音樂常識。音樂游戲的應用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對音樂課程學習充滿興趣。
參考文獻:
[1]吳瑕. 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 北方音樂,2019,39(18):223+227.
[2]郭曉艷. 小學音樂教育中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分析[J]. 中國教育學刊,2019(S2):85-86+90.
(作者單位: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后村鎮中心小學,山東? 日照? 27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