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馥丹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對高中物理教學提出更高要求。普及知識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發展核心素養。演示實驗作為物理教學的核心內容,對培養物理很有幫助。從目前情況來看,現行方法并不能達成目標。為此,本文結合筆者的自身學習和工作經驗,探討如何創新演示實驗。
關鍵詞:高中物理;核心素養;演示實驗
前言
伴隨社會的迅猛發展,人才缺口不斷增大。為有效填補缺口,我國提出素質教育理念,并推動新一輪的高中教育改革。物理是一門十分重要的科學,理應走在改革的最前沿。但事與愿違,很多教師依然使用傳統方法,結果自然差強人意。為促進學生的良性發展,應從理論中汲取思路,從實踐中積累經驗,走出一條創新之路。本文從六個方面探討演示實驗的實施策略,以供廣大同仁參考。
一、主動創新演示器材,培養“與時俱進”思維
在演示實驗中總能看到器材的身影,器材越精準,數據越準確。教師要主動創新器材,這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很有幫助。在課前,教師給手機安裝軟件,如質量感應器、聲音感應器等。在課中,教師利用智能手機演示力學、聲學等實驗過程。演示方式更加新穎,學生熱情必然會更加高漲。在興趣的驅使下,學生積極參與到物理實驗中。在探究過程中,學生不僅了解實驗原理,還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和規律。
二、注重演示內容關聯,增強“見微知著”能力
聯合國曾圍繞科學素養展開研究,結果表明:加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能夠顯著提升學習能力。這一結論適用于物理實驗教學,采取“穿針引線”的方法,對物理知識展開探究。譬如,在學習向心力知識時,就可這樣操作。將向心力大小當作因變量,將質量、半徑、角速度等當作自變量,將控制變量法作為實驗方法。為了理清實驗思路,需要帶領學生回顧以往知識,如加速度實驗、摩擦力實驗。待準備工作完成后,即可進行演示。驗證牛頓第二定律時會使用到小車、沙桶等器材,這些器材在驗證動能定理中一樣適用。在演示平拋運動時,可以將運動過程分解成水平方向運動和垂直方向運動。為進一步加深學生印象,可使用事物進行演示。在演示結果后,拋出一個問題,即該方法和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時所使用的方法是否相同。
三、積極調動演示氛圍,強化“去偽存真”意識
觀察是高中生應具備的一種能力,只有觀察細微,才能去偽存真。在實驗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觀察力。生活中存在靜電現象,很多學生被電出心理影響,但學生對產生原理不甚了解。因此,教師需要調動演示氛圍,幫助學生深入認識靜電本質。實驗器材有三,分別是驗電器、可移動的金屬小球、金屬固定球。其中,驗電器和固定球均帶負電荷。實驗過程是金屬小球先和金屬固定球接觸,再跟驗電器接觸。此時,驗證器指針發生變化,并呈現增大趨勢。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根源在于移動小球從固定球那里獲取到電荷。之后,調整固定球的電荷屬性,再演示一遍過程,發現指針張角減小。教師問道:“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事?”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金屬小球取走了屬于固定球的正電荷。”總而言之,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互動的機會,這對提升教學實效大有裨益。
四、創新實驗演示方式,培養“自力更生”習慣
時至今日,仍有很多師生認為,演示實驗就是教師“做”,學生“記”。很顯然,這種理解過于膚淺。真正的演示實驗,是教師引導,師生共同來做。學生參與其中,不僅思想一直處于活躍狀態,觀察動手能力還顯著提升。譬如,在驗證摩擦力方向時,就可組織這樣的活動。在課前,教師在遵照學生意愿的基礎上完成分組,并為每個小組配備一把毛刷。在課上,教師先演示,再讓學生做。只見教師手背朝上,用毛刷來回刷,讓學生觀察刷毛的變化。學生發現毛刷向前運動時,刷毛會向后擺動。為進一步加深學生理解,教師要讓各小組完成實驗,并做好總結歸納。時間一到,讓每組派一名代表展示成果。通過此次活動,學生明白了一個道理,即物體向前運動時,會產生向后的摩擦力。
五、創設實驗演示情景,樹立“挑戰自我”精神
在以往教學中,實驗處于封閉狀態,并且方法單一、內容枯燥,不利于解決實際問題。新時期的高中生,要敢于挑戰自我。在探究中,把握物理規律,得出正確結論。要想學生擁有這種精神,需要教師創設開放性的演示情景,并做好引導工作。譬如,在學習洛倫茲力知識時,就可這樣開展教學。在實驗前,教師要準備一臺老式電視機。電視機是日常經常接觸到的物品,學生看到這樣的物品,熟悉感會油然而生,同時內心產生這樣一個想法,即物理就在生活中。雖然學生對電視機不陌生,但對復雜電路還是存在一定畏懼。為幫助學生消除畏懼,教師要借助實物講解偏轉電極的結構特點,以及其工作原理。待學生了解后,教師撥弄電視機,讓圖像上下左右移動。學生見此,感到十分有趣。這時,教師再講解洛倫茲力,學生理解起來就會變得容易。在最后,教師鼓勵學生,親手操作演示。無論結果如何,這份勇氣都是值得稱贊的。長此以往,學生就會變得果敢,時刻突破自我。
六、總結
隨著新時期的到來,新問題隨之產生,其中就有高中物理教學問題。當前,重知識輕能力的現象普遍存在,導致學生的物理素養遲遲無法形成。為改善這一現狀,教師應結合實際學情及教學要求來制定策略。在實踐中,教師要利用一切可利用資源,幫助學生樹立五種精神。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學生的核心素養一定會養成,從而推動自身邁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李永,肖楓.高中物理演示實驗創新[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20(02):63-64.
[2]王占球.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5):253.
[3]梁承永.高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設計的方法與策略[J].華夏教師,2020(16):77-78.
(作者單位:廣東省潮州市高級中學,廣東? ?潮州? ?5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