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
【摘? ? 要】在新課標的改革下,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學生的學習動機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本文探討了影響初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希望可以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初中學生? 英語學習? 學習動機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3.019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世界連成一個整體,“地球村”的發展要求學生把握更多的英語知識與技能。學習動機是學生學習的推動力,可以讓學生明白自己為了什么而學習,如何去學習。不僅如此,學習動機還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態度。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因素有很多,如教師的整體素質、學校的學習環境以及父母對學生的管理態度等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因素,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教學效率。
一、影響初中生學習動機的因素
學生的學習受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影響,如果這些影響因素不能結合成為一個向上的合力,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學習動機減弱。因此,作為教育主體的教師,要盡可能地協調多方面的影響,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做好“總管”的職責。
1.教師的綜合素質。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路燈,對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教師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動機。當一個教師不具備足夠的專業技能時,在課堂上與學生溝通時就會暴露出很大的問題。教師自身能力不夠,學生也不會對教師產生足夠的尊重,師生之間進行溝通時便會存在很大的距離感,這種不和諧的師生關系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而如果一個教師具備足夠的專業技能,便可以在學生心中留下知識淵博的形象,學生尊重教師,教師再運用專業的溝通技能與真誠的心和學生相處,便會輕松很多,師生關系也會朝著和諧的方向發展。初中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學生對教師的喜愛與尊重,而學生對教師的喜愛與尊重也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因此,教師的專業素養是影響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關鍵因素。
2.學校的學習氛圍。孟母三遷的故事說明環境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初中生處于身心尚未成熟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他們對外界的好奇心較強,容易受到新鮮事物的影響,不良的學習環境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直接性的影響。初中生抽煙賭博的事件并不少見,而往往一個人的行為就會對全班同學乃至全校學生的行為產生影響,這也就是目前部分初中學校所出現的學生聚眾抽煙、聚眾打架等現象發生的原因。如果任由這種趨勢發展下去,學生就會把全部精力放在吃喝玩樂上,學習動機逐漸下降。因此,良好的學習氛圍是提高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
3.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的滿足感。滿足感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自己所取得成果的認同感與快樂感。初中生的身心尚未發展成熟,他們注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自我評價也大多會受到別人話語的影響。在初中英語學習中,同樣的教學有人學習差,有人學習好,學生的接受能力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而學生的學習效果也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動機。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習成績不理想,這時,如果教師、家長再對他們進行批評,便會使學生的自信心喪失,在英語學習中得不到滿足感,學習動機逐漸下降。
4.周圍同學的影響。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但他們都是班集體體中的一員。班級氣氛是由大多數學生的狀態所決定的,如果大部分學生處于積極學習的狀態,那么班集體的整體氛圍便是向上的。如果大部分學生處于消極的學習狀態,那么班集體的整體氣氛便是向下的。除此之外,學生周圍的圈子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生接觸的大多為同齡的人,他們有共同的話題,彼此之間會發生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彼此的學習動機也會受此作用。
二、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教學策略
教師要抓住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因素,根據班級學生的整體狀況調整教學策略,為學生的健康學習提供良好的平臺。
1.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教師的素質是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關鍵所在,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首先,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知識,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保證自身的知識水平與時俱進。其次,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溝通技巧,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注意技巧與方法,注重良好師生關系的營造。第三,教師要主動關愛學生,及時了解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并耐心地幫助學生解決,給予學生力所能及的幫助。第四,教師要深入分析初中生的性格特點,采用幽默風趣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為學生創造多樣化的課堂,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當教師綜合素質提高后,我們便會發現,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隨之增強,教學效率得到顯著的提高。
2.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環境對人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學習的首要條件。首先,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可以以校風校訓為主體來感染學生,定時舉辦各種校園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校園的美好與溫馨。其次,教師要根據班級學生的情況來制定班規班訓,做到教師與學生協商處理各種問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班級中感受到溫暖,感受到學習的氛圍,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增強自己的學習動機。
3.注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大多來源于教師與家長的評價。班級是由多個獨立的個體形成的,每個個體都有不同的接受能力與學習習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不同水平。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在整體教學的同時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給予針對性的教學,保證每個學生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進度。其次,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為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在對作業進行評價時要以表揚鼓勵為主,以婉轉的方式指出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在學生改正后及時予以表揚,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信心。第三,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也要以表揚鼓勵為主,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防止給予學生過大的壓力。
4.引導學生正確處理與同學的關系。人際關系的處理關系到學生的學習,也關系著學生的終身發展。首先,教師要積極觀察班級學生的情況,在遇到問題時公平公正地予以解決,并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準則。其次,教師要把班級管理的機會交給學生,這可以給予學生更多交流的機會,增強班級關系的和諧。
總之,在初中英語學習中,學生的學習動機至關重要,教師要抓住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因素,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與管理方法,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才能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林靜蔚.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因素分析[J].教學與管理,2006(15):96-97.
[2]李慎忠.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因素分析[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