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玲
摘要:在對小學數學知識進行傳授的過程中,強化學生創新意識是極其關鍵的任務。學生自身創新意識的強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助力教學活動的順利有序開展,還能夠使得數學教與學整體的品質與效果得以全方位地提高。然而,就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狀況而言,很多的教師并不關注學生自身創新意識的培養與強化,對此,本文就對小學數學知識傳授過程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舉措展開了論述,旨在為小學數學學科的教育教學工作人員提供必要的參考與依據。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新意識;培養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6-359
一、前言
數學這一學科整體的思維性相對較強,為了全面提升教學品質與效果,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關注學生創新意識的強化,幫助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熱情予以保持,學生能夠體驗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的樂趣,為學生自身數學綜合素養水平的提高全面奠基。接下來,本文就對在傳授小學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強化予以了剖析與探究。
二、營造創新教學環境與氛圍
在對小學數學這一學科的教學知識予以傳授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與強化,但是這項工作不可以盲目進行,需要關注創新教學氛圍的創建與營造,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能夠積極鼓勵學生,創建出創新教學體系,這有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與強化[1]。首先,需要在教學課堂上對和諧有序的師生關系予以構建,唯有如此,師生才能夠居于平等地位上,同時學生能夠具備更多的自由學習的空間與時間,是學生創新能力水平提升的基石。其次,教師需要進一步強化學生自身的質疑精神,引導學生主動對教師、同學等的觀點提出質疑,同時學生在完成質疑活動后,教師需要對學生所發表的獨特見解予以肯定。若是學生所發表的獨特見解存在錯誤,不可以直接對其進行否定,需要在對其觀點的合理之處予以肯定的層面上,運用婉轉的方式指導學生,助力學生自身質疑與創新意識的強化。
三、創建創新的教學情境,助力學生學以致用
在對小學數學知識予以傳授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創新意識的強化,助力學生主動在學習的過程中挖掘問題,從而強化自身對問題予以探索的欲望,這能夠使得學生自身思維更加自由與奔放。對此,教師需要結合實際的數學知識內容,對合理且有效的教學情境予以創建。比如,教師在為學生們講述《分數的大小比較》這一板塊的知識時,可以創設出“分西瓜”的教學情境:教師將大西瓜平均均分為20個同學,但是當學生拿到西瓜之后,部分同學感覺所得到的西瓜比較少。這時,教師為了對學生個人情緒予以安撫,再次對西瓜進行了分割成40份,每位學生所得到的西瓜是2/40,這次學生們普遍對西瓜分割的結果比較滿意,同時感到開心和滿足。通過這樣的情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對上述兩種分割方法,學生所得西瓜的多少進行比對,便引申出分數大小比較的問題,學生不僅能夠自然而然地對新知識進行學習,還能夠在創新性的教學情境當中強化自身的創新意識,久而久之,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提升數學核心素養水平。
此外,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新意識予以強化時,唯有不斷引導學生對實踐性問題予以解決,才能夠助力學生自身創新意識的再次提升[2]。對此,在每學習完數學知識后,教師需要積極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當中探尋相應知識的原型,對相應的知識應用場所予以尋找,助力學生能夠在生活場景當中對知識進行運用,在形成學以致用的意識之后,學生整體的對數學問題乃至所有科目的問題整體的能力水平的提升提供及時,其在對知識進行運用的過程中,也能夠不斷鞏固已經學習到的知識,表現出更高水平的數學素養與創新意識,與現代化的教育改革體系思想相適應。
四、一題多解,對學生思維予以發散
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在強化創新意識時,需要對學生發散性思維予以訓練,唯有如此,學生才能夠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對問題予以思考,對問題予以創造性地應對。在對學生自身的發散性思維予以培養和訓練時,最為關鍵與有效的方式便是讓學生感受一題多解的過程,所以,教師需要在實踐性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為學生創設能夠一題多解的題目,助力學生創新意識與能力水平的全面提升,達成創新教學目標,當然,教師在對一題多解的題目予以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盡可能選取與學生實際生活比較貼合的題目內容,更好地吸引學生的眼球,學生也能夠更好地融入到教學課堂中,消除對新的數學知識的陌生感。
比如,兩輛摩托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同時出發,在4個小時之后兩車相遇,兩車的速度分別是30與35千米每小時,請問甲乙兩地的距離是多少。在對題目進行展示后,教師不可以急著對學生講述題目的解答過程,需要傳達給學生這一題目具有三個不同解法的內容,從而助力學生不斷發散自身的思維,站在不同的視角上對問題予以解析,同時更好且更全面地對問題予以解答。若是學生對題目的解答效果并不符合預期,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分組合作的模式,將班級內部學生分成若干個不同的小組,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開展討論活動,對問題相應的解答途徑予以深度探索[3]。在進行獨立性思考與合作性的探索活動后,學生會題目多元化的解題思路,例如有學生表示可以先分別對兩輛摩托車對應的行駛路程予以計算,之后再對兩者予以加和處理;有的學生表示可以先對兩輛摩托每個小時同時行駛的路程予以計算,再乘上兩車相遇時間,便能夠得出兩地的距離等等。長期進行這種一題多解的訓練活動后,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夠得以全面發散,同時會逐漸內化為創新意識強化與創新能力水平提升上,這對學生而言是其未來健康與長效發展的基石。
五、結語
綜上,在對小學數學知識進行傳授的過程中,強化學生創新意識的工作愈發重要,其已經成為對小學數學教學體系發展產生影響的關鍵因素。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時,教師需要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站在創新教學氛圍營造、創設創新情境、運用一題多解模式等多樣化的角度上助力學生創新意識水平的全面有效提高,使得學生能夠感知數學知識自身的意義與價值,助力學生未來的長效與健康發展,在將來更好地展示出自身發散性的思維。
參考文獻
[1]張春花.關于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思考[J],中華少年.2019(08):123.
[2]田潔.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原則與策略[J],新課程(中).2017(12):236.
[3]汪媛媛.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方法研究[J].小學生(中旬刊).2019(01):13.
重慶市榮昌區聯升小學 重慶市榮昌區 402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