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潔
【摘? ? 要】高中英語課程學習中,英語閱讀能力十分重要,只有閱讀能力較好的學生才能提高做題的速度和正確率。閱讀版塊在學生高考中所占的分值很大,因此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一直以來閱讀都是學生英語學習中的難點、重點,很多學生面臨著讀不懂、不想讀、不知如何讀的情況。明明單詞都認識可是總無法連貫地組成一句話,或是自己翻譯出來的文字和正確答案相差甚遠。本文就這樣的情況進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高中英語? 英語閱讀? 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2.044
英語閱讀難,難在單詞、語法、分解。很多學生只能讀懂短句子,是因為短句設計的語法較簡單且詞匯要求也較低,而那些較長的句子,其中夾雜的語法較多,學生要進行正確分辨和運用有一定難度,且其中涉及的生單詞或許也會多一些。因此,高中英語教師一定要注重閱讀教學,幫助學生攻克這些難題。
一、英語閱讀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對外貿易越來越多,那么學好英語對學生今后的就業會有很大的幫助。當下,國家越來越重視高素質的綜合人才,而英語閱讀能力是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另外,英語在高考中分值占比較高,而順利通過高考對于學生來說是影響人生的重要節點,英語閱讀對于學生提高英語成績具有重大的作用。英語閱讀可以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分析,通過對一個片段進行分析,學生可以習得單詞和語法的使用,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英文寫作水平。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在生活中的使用也很廣泛,良好的英語閱讀技能可以幫助學生提升綜合素質。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模式單一。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英語課程中涵蓋的知識越來越多,條理性更強。然而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很多高中教師注重的是單詞的背誦和語法分析講解,這兩個部分在課堂上占用了極多的時間。盡管這兩個部分都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但是教師沒有將這兩者與閱讀理解有效融合,導致學生盡管詞匯量掌握充足語法理解到位,但是其英語翻譯依然是濃重的“中國味”,翻譯過來的文段并不通順。
2.缺乏系統訓練。當學生學會使用技巧后,教師更要加強系統的訓練,不然所有習得的知識又會被學生忘記。在以往的課堂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語法講解之后,一般會要求學生做一些英語周報,然后對閱讀理解的部分直接進行翻譯。學生對閱讀這塊的理解仍然沒有提高,且在課后教師也沒有尋找相關語法的習題,導致學生閱讀訓練較少,對知識掌握不牢。
3.學生過度依賴教師。很多學生在英語閱讀的學習中,遇到不會的單詞時,不是略過就是選擇查詞典,可是查了詞典之后也沒有去記憶它的意思和用法。特別是在進行閱讀習題訓練時,很多學生對自己讀不懂的句子不會選擇去分解句子,分離語法,而是等著教師在評講時直接翻譯。結果就是當時知道了句子的意思,可是下一次遇到同樣類型的題時,又不會了。這樣的依賴性讓學生在閱讀上止步不前。不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
三、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策略
1.改革模式,創建新型課堂。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都是學生先自己閱讀文章,然后教師進行講評,這樣的方式雖然有利于對當堂課程的理解,但是課堂時間有限,導致學生的閱讀訓練不夠。對此,教師要適當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營造更加自由、輕松的學習氛圍,只有經常保持閱讀的語感,學生的閱讀能力才不會退步。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不論是文學性文章還是小說都可以,然后自己挑出閱讀不順暢的句子,在課后請求教師進行講解。
2.重視網絡技術的運用。隨著網絡的普及,互聯網上的學習資源越來越多,更加能夠滿足學生閱讀的需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等教學資源,讓學生尋找更加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教師還可以在網絡上尋找一些名著的相關片段,拿到課堂上進行全班講解。例如,教師可以在網絡上尋找有關哈里波特的英語原著片段,在課堂上抽幾名學生來翻譯,然后教師進行講解。像這樣學生熟知的小說,既不會過難也不會出現那些晦澀的句子讓學生產生厭惡心理,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提升閱讀能力。
3.開展閱讀活動,提升學生的興趣。高中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能力培養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一些活動來讓學生參與閱讀。教師定期開展英語閱讀活動,有助于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平時學生做題時出現的錯誤,分析學生哪部分的知識掌握有問題,對哪些句式掌握不牢固,然后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給不同學生布置不同的閱讀任務,讓他們閱讀。統一舉辦閱讀活動,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對某些片段進行復述,分析自己還未掌握的知識點。
4.在課堂上滲透西方文化知識。語言的學習要以語言文化背景為基礎,由于中文和英語的文化背景不同,如果學生按照中文習慣去理解英語,那么必定會出現理解不到位的情況,學生的英語水平自然難以得到提升。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重視將西方文化與閱讀教學相結合,學生只有在全面了解文化背景的情況下,才不會出現認知沖突,教師也應該加強對特殊詞匯的了解,并且告知學生其用法。比如,在社交禮儀中,中西方文化就有所不同,在實際閱讀中教師應該把這些不同及時告知學生,在今后的閱讀中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
5.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傳統課程中最受重視的就是英語單詞的記憶和寫作。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教師更加注重這兩點的英語學習,因此花了更多的精力在這兩個部分。然而,英語學習是個整體的事情,學生要在會讀的基礎上對片段進行理解,然后能夠聽懂相關的音頻片段,最后才能夠針對片段進行寫作。因此教師平時要重視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培養,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能夠復述出來,學生對文段的理解才能更深入。當學生在生活中能夠使用有難度的語法,能夠說出長難句,才是真正掌握了知識點,那么閱讀文章自然也會越來越容易。
總的來說,英語閱讀在教學中是極其重要的一環,學生通過閱讀可以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也可以對英語中其他的模塊起到很好的幫助作用。語言閱讀是基礎,打深地基,上面的建筑才會建得更加穩。因此,高中英語教師要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意識,通過講解、練習、評講,讓學生發現自己在閱讀中的不足,逐步讓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彭舒穎.淺談高中英語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及培養[J].亞太教育,2016(36):72.
[2]孫娜.淺議高中英語閱讀能力培養策略[J].成功(教育版),2010(00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