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元淋
【摘? ?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低段學生進行數學思維的培養,可以更好地樹立學生獨立學習自主思考的學習意識,使學生早早地樹立較為獨立的數學思維模式。這對于學生后續的數學學習以及未來的成長發展能夠起到極大的幫助,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注重對低段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與實踐應當成為教學的關注重點。
【關鍵詞】低段學生? 小學數學? 思維模式? 培養實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2.181
數學是一門非常考驗學生學習能力與技巧的學科,尤其是隨著教學內容的不斷深入,要求學生要具備一定的數學學習思維和模式,這樣才能夠有效地進行學習與鉆研。然而學習思維和模式的形成需要長時間的培養與鍛煉,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有長遠的目光,盡早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培養,通過一系列的教學實踐鍛煉來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以便更加系統和全面地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培養,更好地實現教學培養目標,幫助低段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夠得到更好的培養。
一、調整課堂教學形式
小學低學段的學生,由于年齡的限制,其自身的能力尚未得到很好的培養,學習思維也尚未形成,所以要想對其數學思維進行有效的培養,主要是依靠教師的引導和塑造。從目前小學數學的教學情況來看,我們不難發現,許多教師所采取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較為古板和傳統,教學課堂模式化。這樣呆板的教學形式對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來說是極為不利的,因為數學知識本來就十分靈活,這要求學生的數學思維也必須要靈活多變,倘若學生一直處于呆板僵化的教學課堂之中,那么學生的學習思維也很容易受其影響,變得愈發僵硬,甚至被固化。
要想更好地實現對低段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教師就必須要主動地調整課堂教學形式,使教學的手段更加多樣化,使數學教學課堂能夠更好地適應教學內容,變得更加靈活和生動,讓學生能夠通過課堂教學更好地打開自己的思維,從而將學生的關注力吸引到課堂之中,讓學生的關注點盡可能集中和投放到教師的教學內容之中。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有效提高低段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也能夠及早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培養,讓學生早日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
二、加強實踐動手訓練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低段學生所學習的數學內容和知識有很大一部分都需要學生進行動手實踐。之所以需要學生進行實踐動手訓練,不是因為這些知識點的難度有多大,而是因為通過實踐動手訓練,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認識這些知識點,對數學知識有更加直觀的領悟和感受,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魅力,同時更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然而在目前的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更看重知識的傳授,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更多通過數學練習這一形式進行。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數學練習在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方面能夠起到十分不錯的作用,但是同時也應當明白數學練習和實踐動手訓練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培養模式。數學練習無法取代實踐動手訓練,所以為了更好地培養低段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師應當在數學教學中更多、更好地開展一些實踐動手訓練。比如,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數學教學內容,安排一定的實踐鍛煉活動,讓學生對教師安排的活動進行自主練習與學習。讓學生在實踐動手的過程中,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分析與解決的思維能力。這樣既能夠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又可以讓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持續的鍛煉,讓其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以問誘思,強化思維訓練
很多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非常被動,不愿意主動去進行思考。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一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較為懶惰,學習態度較為消極;二是一部分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降低,對數學學習不是很感興趣,所以對數學問題和知識缺乏思考。學生數學思維正是在逐步思考的過程中不斷被培養起來的,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與思考不充分,甚至壓根不愿意進行深入的知識探究,那么其數學思維的培養勢必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其實思維來源于疑問,當學生對知識產生疑問,具備一定的探究欲望和求知欲望之后,學生就會更加愿意主動去進行思考,這樣一來,學生的思維就能夠得到更好的培養。所以在對低段學生進行數學思維的培養過程中,教師應當多向學生拋出一些學習問題,以問誘思,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這樣既可以很好地強化學生的問題思維,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更加深入的探究,又可以很好地強化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訓練,更加深入地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培養。
四、立足生活,化抽象為直觀
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都比較基礎,幾乎都是從現實生活中積累起來的,很多數學問題也都是反映現實中的生活現象。這能夠給教師開展教學工作提供一個很好的思路,那就是要立足生活,密切教學與生活實踐之間的聯系,從而探索出新的教學之路,強化對低段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
雖然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十分基礎,但對于低段學生而言讓然具備一定的學習難度,很多學生會認為有些知識過于抽象,對其理解起來十分困難。如果教師能夠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實際來開展教學工作,結合一些生活現象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通過一些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事物來進行數學知識的呈現,就可以很好地化抽象為直觀,使數學知識變得更加淺顯易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這樣可以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入,從而將學生的數學基礎夯實得更加牢固,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奠定基礎。
五、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促進思維培養
在前文中筆者提到低段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教師的引導,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能因為學生的能力弱、思維差,而忽視學生在思維培養過程中所能夠發揮的主觀能動作用。因為教學培養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才是最重要的角色,并且低段學生雖然能力弱,但是他們一直在不斷進步和成長。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到數學思維的培養過程中,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就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教學的質量得到更好的提升,同時又可以更為有力地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培養,讓低段學生的成長變得更加迅速。
六、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小學低段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必須要有計劃、有安排,要將其融入和落實到每一個教學階段,乃至每一天的數學教學之中。通過這樣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才能夠得到更好的鍛煉與發展,從而為學生現階段和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思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