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院校教育機制的持續不斷深化改革,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夠有效滿足新時代體育教學發展要求。網絡信息技術的持續不斷快速發展,各種創新型、高效用的教學模式已經開始被廣泛的應用到體育教學當中,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高職體育教育工作者應該綜合其他各方面因素去考慮和分析,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分析高職體育課程混合式教學中的結構要素,以此來提升高職體育專業技術水平。
關鍵詞:高職;體育課程;混合式教學
一、高職體育課程混合式教學概述
混合式教學一般是指把現代化信息技術和傳統課堂授課方式進行充分結合在一起來完成體育教學發展目標。通過積極進行教學實驗,探索“混合教學模式”是否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成績,是否能夠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增強模仿能力,激發創新能力及是否能夠促進學生的自評能力,從而探索“混合教學模式”是否能夠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程度以及通過教學實驗來探索學生的課堂滿意程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同伴團結精祌,增強學生自信心理及認同教師教學理念。高職體育教師應該把線上線下教學模式、同步與異步教學方式進行綜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提升高職體育教學水平,并且在短時間內能夠有效實現高職體育課程教學目標。
二、高職體育課程混合式教學中的結構要素分析
1.混合式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方面
傳統課堂教師需要體育教師面對面對學生進行同步教學,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充分發揮自身的體育技能和教學能力,把人格魅力、語言魅力和情感交流等線上教學所不具備的功能發揮到極致。把高職體育課堂教學精細設計成與體育技能學習規律規律相適應的教學活動,集中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線上電子教師要求體育老師從傳統的體育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者轉變成高職體育數字化網絡課程的開發者、和線上學習的組織者和解答者。線上電子教師需要體育教師根據高職體育教學大綱進行數字化網絡課程制作,設計數字化網絡學習資源(如體育技術教學視頻、課件、作業等)并且組織學生進行網上學習,在網上設置常見問題自動答疑對學生留下的問題帖子進行答疑解惑。信息化網絡教學使得教師的教學活動呈現了與傳統教師不同的一面,使教師不再是學習的絕對主導者,甚至有些時候變成了學生的參與者。
混合式學習模式對高職體育課程的任課教師來說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課教師不僅要完成課程資源的開發與設計、數字化網絡課程的建構與實施、傳統的課堂面對面教學的設計,還要通過多種教學形式增進學習者之間、學習者與教師之間、學習者與學習內容么間的交互作用。混合式學習非但沒有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反而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精力。
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技術學習能力和體育認知經驗的存在迥異。因此 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無論是傳統的教學方式還是基于網絡的個性化和協作教學方式,想要取得好的教學效果。那就必須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以學生的學情來確定每個混合式教學每個教學單元的具體教學方式。
2.混合式教學中的教學目標
高職體育課程混合式教學是一種創新型、高效用的教學方法。因此,在開展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以教學目標作為導向,在開展高職體育課程混合式教學開展過程中,開發者應該依據高職體育教學大綱知識的要求,把體育身心、技 能、知識這三個維度作為主要發展目標。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積極完善高職體育課程混合式教學目標內容。混合式教學內容種類多種多樣,關于目標混合式高職體育教學中的傳統方式主要有以下幾個重要內容:學生身體實踐練習、動作指導、糾錯、情境設置等,與此同時也有數字化網絡在線教育的教育方式。通過在高職體育課程中使用混合式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僅可以激發廣大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興趣,而且還能夠很好的調動廣大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積極性。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混合式教學一般都是圍繞某個特點目標來展開的,通過使用不同學習方式與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更好的提升高職體育課程專業效率。教學目標的設計就顯得非常有必要性,教學目標設計主要都是分析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 等內容。因此,高職體育專業課程管理人員應該綜合其他因素去考慮和分析,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把傳統課堂教學方式優勢與現代網絡教學優勢進行充分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高職體育整體教學水平。
3.混合式教學中的教學內容
在高職體育課程混合式教學過程中,通常情況下,可以被劃分為兩個重要部分內容:一是以數字化網絡課堂教學為主要內容,二是以傳統課堂教學為主要內容。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這兩者并不是獨立存在的關系,而是一種相輔相承的關系。近幾年,現代化教學方式的不斷快速發展,數字化網絡課程教學已經開始被廣泛的應用到高職體育專業課程教學當中。一般情況下,數字化網絡課程教學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重要內容:互動學習資源、自定義學習內容、不同類型學習環境模擬、普通在線學習資源等。在開展高職體育教學大綱中體育教學一般都會遵循四個重要因素,這四個因素主要是指運動速度、運動中社會因素、動機與運動、個體特征與運動行為,這四個模塊是從本質上分析存在很大差異性。以往的教學方式主要是教師和學生一對一的方式來完成整個教學內容側重點主要集中在交流和討論方面。近些年,教育教育方式的持續不斷創新,這種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有效滿足新時代高職體育教學要求。因此,高職體育教師應該把“混合教學模式”充分的應用到體育教學當中,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大學生體育專業知識水平。
參考文獻:
[1]戴建輝.大學體育課程混合式教學中的結構要素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 2017,7(16):160-161.
[2]劉剛.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對小群體教學模式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 2017, 7(29):57-58.
作者簡介:
李中武(1972.6-),湖南婁底人,漢族,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學校體育理論與管理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長沙 4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