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連娜
摘要:在高中階段,對心智尚未成熟的學生而言,生活上學習上都是面對較大的壓力,以及對事物的認知能力需要一定的正確的引導。面對日趨多元化的社會中,作為班主任如何在多元化的大環境中引導學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這是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的首要課堂,也是整個德育教育活動開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將圍繞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智慧教育策略方面進行探討和分析,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優化班集體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 ? 德育教育 ? 問題及策略
引言:隨著新時代信息技術的推動,相比以往,社會呈現多元化趨勢,這種多元化觀念也從不同的價值層面體現出來,而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對事物缺乏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外界的事物充滿好奇心,作為班集體的直接管理者需要加強德育觀念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在多元化的大環境中,學會明辨是非的能力,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因此,班主任作為德育觀念的主導者,應當團結學校教師并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兼顧班主任和教師各種角色的轉換,以及統籌各方力量,在學校開展德育工作,并在實踐的過程中將德育教育工作方面的工作落地。
一、開展高中德育工作教育的重要性
在高中教育階段,學生處于一個思想觀念形成的一個階段,這個時期的德育觀念培養十分關鍵,因此,德育教育的主題班會的開展的重要作用越來越突出。根據以往的傳統教育觀念,極少關注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即便少數學校有所涉及,但也只是喊口號,形式化的方式存在。除此之外,學生從初中階段跨越到高中階段的學習中,逐漸感受到極大的學習壓力。首先面對的是學科科目增加帶來的壓力,其次是各種課外補習名次的追求,學生們很難參加有利于德智體美勞的實踐項目中。在這樣多元化的大環境下,學生面對學科知識只能是機械的學習狀態,教師重視的也僅僅只是教學目標任務,忽視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思考能力,此類問題主要存在于日常的習慣養成中。因此,在新時代的教育下,簡單地機械的吸收知識早已經行不通,培養目標也不僅僅只是以成績來衡量,更多的是一個學生具備各方面的素質,一個健全的人格,這才是整個社會培養的目標人才。當然,德育觀念不僅僅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培養學生情懷,責任心,愛心,擔當等等,從而幫助學生在啟蒙階段更好的成長,形成一個正確的價值觀。
二、充分發揮班集體中班委的作用
班主任作為班集體事務的領導者,同時也是資源協調者。在班集體中,班主任時常要完成角色的轉換,在這兩種角色中自由切換身份,完成對班集體的管理。但對于班集體來說,領導力是極其關鍵的,統籌各方面的力量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需要班主任構建一個合理的班集體管理人員的規劃。例如,在一定時期在安排統籌班集體班委的優選,并讓學生協助自己的事務,這個過程中實現班集體的有效管理。
班委的組成也是班集體事務中重要的一環。通過組織學生自己投票選舉,組織成一個強有力且民主的班干部隊伍。例如,讓學生組織選舉會,自行投票,選出自己最信任的,最有能力和責任心的學生代表。通過這樣的方式完成對班集體日常瑣事管理,最大限度減輕班主任的負擔。一方面,在管理實踐中能夠提高學生的管理和組織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能夠協助班主任管理班集體事務,一定程度上分擔班主任的管理的任務,如此一來,通過雙方力量的共同協助,能夠實現最有效的管理模式,優化整個班集體的環境,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以及自覺遵守班規。
三、轉變傳統德育理念,營造傳統德育環境
在這個多元化的大環境中,傳統的教學模式早已不能適應心的當下的教學環境了。然而,大多數教師還是存在過度形式化的教學,而非結合德育教育觀念的教學方式。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轉換教學策略,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展。例如,在教學中,通過學生之間學科差異,引導學生優勢互補。不僅能夠鍛煉學生對知識的輸出能力,還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提高學習積極性。其次,班主任在班集體中的身份是多樣的,面對德育工作教育的開展,應當更多地走近學生,更多地站地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擬定教學規劃,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除此之外,對于整個學校的教育工作來說,各班的班主任構成一多個小個體,需要班主任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統籌師資力量,共同開展德育工作的具體措施,在各自班集體加強班級管理并在管理的基礎上開展德育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
四、提升教師綜合素質,注重對學生情感的滲透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同時也是引導者,因此,教學需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教師的自我完善道德修養和文化內涵是作為一個德育教育觀念培養的前提和基礎,教師需要不斷充實自己,對于學校而言一個優秀的教師團隊不僅能對學生在學習成績上有所提高,還能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這些方面,只有教師在這方面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作用,才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德育觀。當然,在主題班會中,其中一個重要的引導角色就是班主任。班主任需要轉變教育理念,作為一個引導的角色引導學生積極開展主題活動,還可以邀請家長參與其中,在教學中達到雙向互動的效果,從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在主題班會中,教師可將主題班會進行分類。同時,還能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情感溝通,從而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最終,讓學生在德育觀念下的主題班會中逐漸提升自己的思想。
結語:在新時代的創新課堂中,德育觀念教育活動的開展,遠遠不只是簡單的教學,而是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無論是在主題班會中開展教育工作的內容,還是在教學實踐中鍛煉學生的獨立自主的能力等,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不言而喻,德育工作教育的開展無疑是對傳統教學的挑戰,這個概念將是一個全新的元素,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除此之外,教師也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才能更好地成為德育觀念的傳播者,從而以彰顯教學課堂的魅力。
參考文獻
[1][1]石自理.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經驗之我談[J]. 新智慧, 2019, 000(035):P.47-47.
[2]彭小蘭.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究[J]. 進展, 2020, 000(004):P.38-39.
[3]顧洪斌.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強化策略[J]. 師道:教研, 2020(4):33-33.
[4]蔣大偉.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J]. 新智慧, 2019, 000(033):P.44-44,46.
(湛江市北大附屬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