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化波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構建高效數學課堂,不僅可以令學生以更高效率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還可以使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大幅提升。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應用一定的策略進行教學。基與此,本文對構建高效小學數學課堂的策略展開了探究,希望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
前言:
目前,一些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思路,仍是灌輸式教學,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受到影響,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也隨之下降。同時,也使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不盡人意。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想要提升教學效率,便需要轉變原有的教學思路,以學生的學習感受為出發點,應用有新意的教學策略,才會成功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
一、通過實踐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
小學數學知識比較乏味,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比較好動,教師若一直采用灌輸式授課方式,容易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下降,進而影響學習數學知識的效率。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豐富數學教學的手段,將理論與實踐巧妙結合教學,這樣才有助于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使學生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比如,在《混合運算》這節數學課堂上,主要是讓學生掌握整數混合運算的數學知識。教師若一味講授理論知識,便會使學生感覺到的乏味。所以,教師便可以在課前準備一些學習用品和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在講授完理論知識后,用于課堂實踐。授課時,教師可以先通過一個生活案例來引入教學內容:“兒童樂園中有四個玩蹺蹺板,每個蹺蹺板上面均有兩名學生在玩耍,還有四名同學在等待玩,請問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在兒童樂園中呢?”。接著,教師便可以邊講解邊在黑板上列出計算公式:2×4+4=?并且,對學生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便來學習一下混合運算,黑板上的計算題便屬于混合運算。”。然后,教師再將混合運算的運算法則傳授給學生。之后,教師再提問之前的問題,學生便會較輕松回答教師:“先計算2×4,再將結果與4相加,答案是12。”。接下來,教師便可以導入課堂實踐,并對學生說:“小玉去文教店買文具,共拿20元錢,其中文具盒8元錢,彩筆9元錢,橡皮2元錢。同學們,我們來表演一下這個情景好嗎?”,學生聽到后便會十分感興趣。之后,教師便可以將課前準備的實踐用品分別發放到模擬表演的同學手中,并在教室中設置出空地,這樣便會令學生積極投入到表演中。當學生表演的同時,教師再說:“小玉共拿20元錢,假如每一種文具均買,還應剩余多少錢呢?”。當學生表演后,扮演小玉的同學買了這三種文具,還剩余1元錢,教師便可以清楚,這兩名學生已經掌握了這部分知識。然后再讓其他學生來表演,便會大幅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師通過實踐來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使學生高效掌握數學知識,還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體驗到較多的樂趣。同時,也會令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斷增高,從而更加專注學習數學。
二、導入游戲活躍數學課堂氛圍
小學階段的學生,喜歡玩游戲是他們的天性。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充分結合學生這一特點,將教學與游戲合理結合到一起。這樣不僅可以使課堂的氛圍變得活躍,還可以使學生在玩樂的同時,更好掌握數學知識。
比如,在《倍的認識》一課中,教師可以先用熊貓收到不同倍數的竹筍圖片制作成動畫課件,再開始授課。課堂上,教師可以先問學生:“同學們,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接觸過‘倍’這部分數學知識嗎?”,學生便會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思考,有學生便會回答:“當我生病時,爸爸媽媽便會加倍對我好。”之后,教師再說:“是的,這就生活中的數學。那么‘倍’具體是指什么,同學們想了解嗎?”,學生便會形成好奇心,并回答教師:“想”之后,教師便可以為學生播放課前準備的動畫課件。同時,邊播放邊對學生說:“熊貓館中,熊貓開餐了,A熊貓得到了2根竹筍,B熊貓得到了4根竹筍,C熊貓得到了12根竹筍。請問:B熊貓竹筍的數量是A熊貓的倍呢?C熊貓竹筍的數量又是B熊貓的幾倍呢?”。接著,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去分析:“4個竹筍包含幾個2個竹筍呢?”。這樣便會使學生理解了這部分知識,并回答教師:“是2倍,12是4的3倍。”。接下來,教師便可以導入這樣一個數學游戲:“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學生喊數字,另一組學生按此數字的倍數站成一隊,多余的學生便等待下一次組隊。之后,再調換喊數字和組隊的小組,互相進行比拼,哪一組均可以正確組成相應倍數的隊列,沒有失誤即為獲勝,反之則為失敗。”。
這樣便可以使學生在游戲的同時,更加扎實掌握此部分的數學知識。而且,還會使學生學習和鞏固這部分數學知識的效率極大提升。
三、舉辦數學競賽激發學生好勝心
教師除了結合實踐和游戲教學來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還可以從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的角度出發,結合數學知識舉辦數學競賽。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加主動去探索數學知識,還可以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速度不斷提升。
比如,在對《分數的初步認識》教學時,教師在講授完相關的理論知識后,便可以在課堂上舉辦數學競賽,使學生在好勝心驅使下,更快速掌握這部分知識。這需要教師在課堂將顯示不同分數的卡通圖片制作成幻燈片。興辦競賽前,教師可以這樣對學生說:“現在同學們可以分為三組,稍后教師會為播放不同的幻燈片,上面有不同的分數知識,哪一組答對的數量最多即為獲勝。同時,還可以得到一個卡通玩偶。同學們,清楚了嗎?”,學生聽后便會好勝心十足。之后,教師便可以帶領學生共同來比拼。這樣便會使學生積極投入到競賽中,并快速思考,進而提升教學效率。
教師通過舉辦數學競賽,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勝心,還可以使學生的情緒十分高漲,有效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同時,學生在比拼過程中積極思考,還可以促進學生反應能力的發展,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總結: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師構建高效數學課堂,要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并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喜好來設計教學方案。不僅需要應用一定的策略來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為學生營造活躍的數學課堂氛圍,還應結合學生的好勝心來開展數學活動。這樣才有助于有效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進而更加積極探索數學知識,并高效學習數學。
參考文獻:
[1]陸巧.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研究[J].讀與寫,2021,18(2):172.
[2]周春祥.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思考與嘗試[J].速讀(上旬),2021,(1):235.
哈爾濱市道里區榆樹鎮中心校 15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