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智會
摘要:小學低段語文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以此使學生在流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朗讀理解語文課文內容,提升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基于此,教師可以通過教學中的有效朗讀訓練,進行實踐教學探討,以此幫助學生強化語文學習能力,提升語文綜合學習能力。為達成以上目標,教學過程中應針對朗讀訓練有效性不斷探究,助力學生成長。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段;朗讀訓練
前言:
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朗讀訓練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使學生掌握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促進語言能力的有效發展。同時,朗讀訓練還可以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以及朗讀文本的理解程度,以此有效提升閱讀理解能力,激發學生閱讀以及朗讀興趣。基于此,教師應重視對學生朗讀訓練有效開展,以此引導學生加深對課文內涵的理解,感受語文學習魅力,使朗讀訓練有效。
一、多媒體調起興趣,展示朗讀訓練
小學低年級學生對動感直觀的教學模式比較感興趣,可以像看動畫片一樣感受教學內容,針對這種現象低段語文教師在朗讀訓練教學時,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朗讀訓練,展示教學內容的同時,展示訓練成效。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觀看朗讀訓練的視頻,學習專業人士朗讀過程中的讀音、語調以及神態,進行練習。練習結束后,教師可以讓每位學生進行朗讀模仿,并錄制下來,通過多媒體再播放出來,展示學生朗讀訓練效果,使學生清晰了解自己訓練過程中的優勢劣汰。這種模式的朗讀訓練有效調起學生參與興趣,達成訓練效果。
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朗讀訓練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播放事先準備好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進行模仿朗讀訓練。并在學生觀看視頻的過程中,通過視頻中朗讀者身后的大屏幕,展示與這篇朗讀內容有關的畫面。這個畫面可以把文中“瑞金城外有個村子叫沙洲壩”這個小村子的畫面展示出來,讓學生以動感的畫面。了解故事發生的地點,進而了解毛主席帶領大家挖井的故事。學生通過這樣的了解,了解朗讀情感,進而在訓練中情感飽滿地進行展示,達成訓練效果。同時,教師在學生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應依據小學低段學生領悟能力、模仿能力還不是很強的狀況,進行實施的指點,以此幫助學生了解視頻中朗讀者朗讀時為什么突然語調升了上去,為什么又平緩了,進而掌握朗讀技巧。達成朗讀訓練的教學目標。
二、實踐探究體驗,強化朗讀訓練
小學低段語文的朗讀訓練不應只局限于課堂教學中,還應拓展到生活中,讓學生在實踐生活進行朗讀訓練的探究體驗,以此強化朗讀訓練效果。基于此,低段語文教師可以通過指導,使學生掌握朗讀技巧,進而進行課堂后的自主練習。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利用周末休息時間觀看《朗讀者》的有意義的電視節目,吸引學生朗讀訓練的興趣,培養朗讀意識。還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參與朗讀內容中的活動,使學生真切感受朗讀內容中的活動情趣,進而在朗讀中情感充沛、真摯,做到朗讀訓練中的實踐體驗的有效探究。
如,在《一個接一個》,針對“月夜,正玩著踩影子”就可以讓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在有月亮的晚上感受一下踩影子的快樂,并且在樂此不疲中感受被家長催促回家的心情,接著是體驗早晨起床時無奈的心情與對新的一天即將見到小伙伴時的愉悅心情,最后通過課間活動感受朗讀文中“正和小伙伴們玩著跳房子,操場上卻響起了上課鈴聲”時的遺憾心情,以及“不過,聽老師講故事,也是很快樂很有趣的呀!”對教師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期待。通過實踐感受,學生的情感被激發出來,進而在朗讀過程中情感充沛,有效強化朗讀訓練的內容,使學生在其樂融融中自主達成朗讀訓練。同時,通過觀看《朗讀者》這樣具有專業水準的朗讀節目,提升朗讀基本功力,并在觀看過程中,自主朗讀意識不斷被強化。
三、豐富朗讀素材,拓展朗讀訓練
朗讀訓練對于小學低年級來說,是語文學習中的重要內容,教師應在教學中給予及時的指點與引導,并通過指導學生豐富朗讀素材,進行朗讀訓練的拓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課內外閱讀素材的累積,持續進行朗讀訓練,既增強了學生朗讀基本功以及朗讀技巧的訓練,由有效拓寬學生朗讀視域。
如,在《四個太陽》朗讀訓練時,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課內及課外所有與“太陽”有關的朗讀文本進行朗讀。并在朗讀過程中,結合相同的主題進行對比比較,進而豐富學生朗讀素材的積累,達成拓展朗讀視域的教學目標。同時,教師在指導學生時,可以針對文中“我畫了個綠綠的太陽”“我畫了個金黃的太陽”“我畫了個紅紅的太陽”“春天的太陽該畫什么顏色呢”讓學生判斷出每個顏色的太陽所處的季節,進而有針對性找到四季相關的太陽朗讀文本進行朗讀。與這些相關的朗讀文本,可以是兒歌、童謠還可以是古詩,可以使已經學習過的,也可以是課外的,旨在豐富學生朗讀素材,拓展視域。因此,教師可針對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行動力強、聽話照做的年齡特點,進行有效的指導,并在指導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回顧舊知識的能力以及預習知識的能力。針對預習知識的能力培養,教師就可以通過讓學生對即將學習的內容進行朗讀達成預習目的。在朗讀《四個太陽》訓練后,進行拓展時,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朗讀教材中的古詩《春曉》,既有效訓練了朗讀能力,又預習了后續即將進行的教學內容,使學生通過有效朗讀訓練,提升預習能力,達成語文教學綜合能力的培養目標。同時,學生通過小學低段語文朗讀訓練中預習習慣的培養,為后續的各科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進而展示朗讀訓練在語文教學實踐探討有效性,提高小學低段語文朗讀教學效率。
總結:
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朗讀訓練探討,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使學生掌握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有效發展。基于此,教師在教學實踐的探討中,可以通過以下教學實踐,達成朗讀訓練的教學目標:多媒體調起興趣,展示朗讀訓練;實踐探究體驗,強化朗讀訓練;豐富朗讀素材,拓展朗讀訓練。同時,通過這些朗讀訓練教學模式,提升學生低段語文學習能力,進而達成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馬路.試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朗讀訓練的方法[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0,(1):13-14.
[2]吳彩鸞.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途徑[J].學周刊,2021,(8):123-124.
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安邊鎮安邊學校 64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