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香臖
摘要:在現代幼兒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培養幼兒的合作分享意識成為了教育事業發展中的一大重要問題。很多家長在和自己的孩子溝通的時候,都會發現幼兒的合作分享意識比較淡薄,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應當將這部分內容納入到學前教育的教學之中。本文將圍繞現代幼兒的合作分享意識培養策略展開探究。
關鍵詞:幼兒合作;分享意識;培養策略
前言:
合作分享意識主要是指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學會與人分享,主要強調的是個體對群體活動以及行為規則的認知和情感。在社會化的背景下,合作分享意識是一個人立足于社會的基本修養,也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美德。教師在對學前階段幼兒開展教學時,應當注意采取恰當的策略,培養學生的合作分享意識。
一、班級積極建立圖書角,引導學生主動分享
學前階段引導幼兒學會分享對于教師來講是一項十分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這是因為幼兒在這一階段正處于自我保護欲比較強的時期,對于自己的私有財物還沒有建立起分享意識。這就會導致很多幼兒在玩耍過程中,經常會因為搶奪一些小玩具等物品產生爭執。在此背景下,開展幼兒合作分享意識方面的培養,就會顯得異常困難。因此,教師可以采用適當的手段,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引入一些有效的教學小活動,或者在班級內部組織一些分享設施,幫助學生首先建立起共享意識。
例如:幼兒園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很多教師為了提高幼兒的閱讀量,會在班級內部組建圖書角,但是在傳統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通常情況下是學校出資購買大量的圖書繪本,然后組建每個班級的圖書角。這樣的教學方法并不利于培養幼兒的合作分享意識,因此教師可以適當轉變教學方法。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也會很重視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甚至很多家庭在嬰幼兒階段就已經給孩子準備了大量的繪本圖書。這種情況的出現,實際上也是在提醒幼兒教師可以讓家長朋友準備一些幼兒已經不看的繪本,拿到學校來組建圖書角。每位學生往圖書角貢獻若干圖書,這樣學生就可以和其他學生互換繪本進行閱讀。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每位幼兒都可以獲得更多更新穎的繪本閱讀體驗。為了方便圖書角的管理教師,可以提醒幼兒在自己的繪本上寫上名字,這樣如果幼兒在閱讀某一本繪本的時候,發現部分情節沒有讀懂,也可以直接找到繪本的小主人去詢問故事中的這些情節都是怎么一回事。在給他人分享自己的繪本圖書,并且講解繪本內容的過程中,幼兒也能夠感受到幫助他人分享物品帶來的快樂,通過這樣的教學,就能夠讓學生建立起初步的合作分享意識。
二、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帶領學生學會合作
在學前階段開展幼兒教學活動的時候,很多幼兒會因為缺乏合作分享意識而無法認真參與活動。幼兒園組織的很多教學活動都是在群體合作的基礎上展開的,比如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會準備大量的小組合作任務,讓幼兒共同完成。但是如果此時幼兒沒有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分享意識,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學習就會顯得格外被動,為了轉變這種尷尬的情況,教師可以適當開展有效的教學,幫助學生在小組合作活動中感受到合作和分享帶來的快樂。
例如:在教學“春天在哪里”這場教學活動時,主要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在幼兒園范圍之內尋找有關春天的印記,將這些印記收集下來,做成一個能夠代表春天的剪貼畫。開展正常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嘗試建立小組合作機制,幫助幼兒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能夠與小組內部其他成員達成有效的溝通,培養合作分享的意識。比如在教學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幼兒園內部尋找花草樹木中,能夠代表春天的獨特景色,比如掉落在地一上的迎春花等物品,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撿拾回來并且制作成一張手工粘貼畫。
在制作粘貼畫的時候,小組內部每一名成員都可以拿出自己搜集到的物品,擺放在桌子上,互相指認搜集到的東西分別是什么。接下來教師就可以為每一個小組分發一瓶膠水,讓幼兒共同完成一張粘貼畫。當畫作制作結束之后完成之后,教師也應當明確這一張粘貼畫是大家共同完成的,并不屬于任何一位單獨的同學,每一位小朋友都必須把這張粘貼畫看成是公共財產。如果有幼兒希望把粘貼畫據為己,有教師就需要及時站出來,明確這樣的做法和想法都是不正確的,這樣才能夠更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合作分享意識。
三、開展合作型高難游戲,探索合作分享模式
在幼兒園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當中,游戲環節也是育德樹人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在組織幼兒游戲的過程中,可以注意滲透合作和分享的內容,讓幼兒通過玩游戲來學會合作分享得到的快樂是更多的,從而從本質上提高幼兒合作分享的意識。讓幼兒自發認為與他人進行合作和分享是一種能夠讓游戲變得更好玩的法寶,而自己也應當具備這樣的品質。
例如:在組織幼兒園教學工作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開展一個名為“跳跳樂”的小游戲,游戲一開始班級所有幼兒先在操場集合,教師可以在操場的地面上用粉筆畫一些小格子,讓幼兒通過跳躍來跨越障礙到達終點。在參加這個游戲的時候,幼兒會發現,如果單憑個人的力量進行游戲跨越,想要跨越所有的小格子并且不掉入任何陷阱幾乎是不可能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需要提醒幼兒:“小朋友們,如果大家感覺這個游戲很有難度的話,也可以和好朋友互相幫助,共同完成游戲哦!”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就會自發向周圍同學請求幫助通過開展這樣的小游戲,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能夠向他人尋求幫助,合作一場難度較大的小游戲。同時在別人參加游戲的時候,幼兒也可以積極主動的幫助他人。通過一場小游戲,幼兒會發現與他人合作分享的過程能夠體驗到更多的快樂,這樣一來,培養幼兒合作分享意識的教學目的也就達到了。
總結:
隨著近年來社會的發展,人類可從事的工作也越來越復雜,很多時候僅靠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解決的,因此還需要團隊的合作才能做好。在此背景下,培養幼兒良好的合作能力與合作意識,就成為當前幼兒教育的一個重點內容。幼兒正處于各方面發展的關鍵階段,可塑性比較強,容易接受成人的教育。因此,在這個階段教師注重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有利于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潤瑩.幼兒教育中孩子合作能力的培養[J].新一代,2021,25(1):268.
[2]陳美琳.淺談幼兒分享行為的現狀及對策[J].求知導刊,2020,(17):4-5.
楊汛橋象緯幼兒園 郵政編碼:31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