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君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在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結合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要求,通過有效的改革,落實素質教育。教育部對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提出了相應的教學要求。為了高效落實素質教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加強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綜合能力,不斷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基于此,在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結合其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討論,并提出相應的教學建議,為高中生物教學活動提供有效參考,在加強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同時,指導學生加強創新性學習。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生物;創新性學習;問題;策略
引言:在2016年,國家對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內容進行了明確的界定。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及教學方式的影響,在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教師沒有充分意識到,實現生物教學創新性學習重要作用。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仍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來開展相應教育活動。在生物教學活動中,教師過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了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對于實現高中生物的創新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嚴重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在教學活動中缺乏有效的實驗教學,使得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變得非常盲目,增加了學生的心理壓力,拉大了學生之間的成績差距,使得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興趣。
一、創新性學習概述
創新性學習是從學習者的角度來思考的,使得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再局限于課本和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提出質疑,且能夠以新的角度來思考,綜合運用多樣化的方式來解決實際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得出相應的結論[1]。創新性學習指的是在加強現有知識學習的同時,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以從新的角度,來學習新的學習方法和技巧。而在聯合教師和同學共同探討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在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通過實現創新性學習,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讓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思考方式,且能夠綜合應用不同的學習方法,來探尋答案,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2]。
二、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陳舊
由于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教師更加關注學生的成績,忽略了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導致其整體教學質量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時還嚴重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發展,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高中生物教學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在生物教學活動中,教師占據了課堂的主導地位,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相應的教育活動存在很強的盲目性,難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同時還增加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難度。使得學生的整個學習活動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缺乏足夠重視
為了保障高中生物教學活動能夠落到實處,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采用針對性的教學辦法,加強教學改革。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在思想上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教學活動中,結合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和方式,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加強知識整合,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而在生物教學活動中,常常采用按部就班,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同時還阻礙了學生個人成長,為學生的整個學習活動帶來了很大的阻礙。
(三)缺乏實踐指導
由于教師在生物教學活動中,更加注重理論教學,導致其整體的教學效果達不到預期目標,同時還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使得高中生物教學活動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由于大部分高中學校沒有充分認識到加強實驗教學的重要性,缺乏相應的實驗器材和實驗工具,導致實驗教學活動難以高效穩定開展,增加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難度。而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由于教師的專業能力不足,難以開展相應的實驗教學活動,導致其整體教學質量得不到有效保障,還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在高中這一階段,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一定差異,成績差距較大,難以實現均衡發展,對于部分學生來說,增加了學生的心理壓力。
三、加強高中生物創新性學習的策略
(一)加強教學設計,激發學習熱情
在高中生物創新性學習活動開展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則需要教師能夠加強教學設計,綜合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和方式,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保證高中生物教學活動能夠高效穩定開展。同時,能夠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當中,跟隨教師認真聽講,有效解決相應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加強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3]。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需要,保障教學設計內容的新穎性和有效性,全面加強對學生的思維引導,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當中,配合教師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
例如,在《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學中,為了有效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通過情境設計,導入新課,讓學生能夠了解到是什么物質組成的生命?而在共同探討組成細胞的元素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能夠進行創新性學習,加強對組成細胞的化合物的探討。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組成地殼和組成細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再讓學生通過比較,組成地殼和組成細胞的部分元素的含量的過程中,讓學生能夠談一談自己的發現。通過有效的課堂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了解到組成生物體的所有元素中,哪一些元素是生物體所特有的說明了什么?生物體中元素含量和無機環境中元素的含量有什么區別?這又說明了什么?從而有效引出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和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還具有差異性這兩個不同的概念。
在指導學生比較人體和玉米細胞元素及含量的過程中,讓學生能夠說出組成細胞的元素的特點,初步建立細胞具有統一性的觀點。而在指導學生觀察比較組成細胞主要化合物及相對含量圖的過程中,說出組成細胞的主要化合物種類,認同細胞都有其物質基礎,并形成初步的生命物質觀。通過加強教學設計,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加強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
(二)培養問題意識,養成良好習慣
為了實現高中生物創新性學習,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有效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通過指導學生聯系相應問題,進一步加強學習內容的探究,不斷強化學生思維意識,讓學生能夠養成良好學習習慣[4]。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的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暢所欲言,針對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疑惑,能夠提出相應問題。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為學生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有效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開動腦筋,積極思考。而借助多媒體技術,加強對學生多種感官的刺激,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產生問題火花。通過質疑教學,有效培養學生問題意識,讓學生能夠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提出相應問題,在師生共同解答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例如,在《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教學中,在本節課教學中,要求學生能夠理解控制蛋白質合成的中間物質RNA的基本單位,化學組成和種類。而通過RNA與DNA組成,結構,功能和分布的對比,了解二者的異同,從而理解基因表達,轉錄和翻譯過程等相關概念。基因是在細胞核中,而蛋白質的合成是在細胞質的核糖體上進行的。為了強化學生的思想認識,有效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教師可以在網絡上尋找豐富的教學資源,將相應的教學內容以采用動畫、圖片、視頻等多種不同的形式呈現,加強對學生的思維引導,強化學生的認識,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加強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教師還可以借助視頻,將基因的表達,轉錄和翻譯過程以動態的形式呈現到學生眼前,使得學生能夠獲得更深的情感體會。
1.在細胞核上的基因如何控制細胞質中蛋白質的合成呢?
2.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有多少種?
3.mRNA只有4種堿基,怎樣決定20種氨基酸呢?
4.首翻譯的場所、過程、原料、產物、酶、模板、模板的去路、配對的原則分別是什么?
通過有效的問題引導,指導學生進行創新性的學習,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三)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學習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不斷完善整個實驗步驟,在帶領學生加強動手操作和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實現生物創新性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5]。在實驗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做足充分的準備,對實驗所用到的儀器,實驗材料要仔細檢查,保障整個實驗活動能夠有序開展。而學生在開展實驗活動之前,要明確實驗的目的和要求,根據實驗原理,選擇合適的實驗器材。針對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的向教師反饋,保障整個實驗過程都能夠親自動手完成。因而在實驗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加強巡查和指導,針對學生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強糾正。當學生在實驗完成之后,要求學生撰寫實驗報告,進一步提高實驗教學的整體質量,引導學生加強生物創新性學習。
例如,在《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根據化學試劑,深入思考哪些化學試劑能夠使生物組織中有關的有機化合物,產生特定顏色反應,指導學生使用菲林試劑、雙縮尿試劑,指導學生開展實驗活動。在還原糖的檢測過程中,第一步:制備組織樣液(去皮、切塊、研磨、過濾);第二步:取1支試管﹐向試管內注入2mL組織樣液;第三步:向試管內注入1mL新制的斐林試劑,振蕩;第四步:將注入1ml新制斐林試劑的試管,放在盛有溫水的大燒杯中,在加熱約兩分鐘后,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在整個實驗過程中,要考慮到組織液很容易被氧化,從而導致實驗結果不明顯,在實驗過程中必須要臨時制備組織液。由于斐林試劑很不穩定,在實驗開展過程中必須保證隨用隨配,使用前才進行配置。在試管加熱的過程中,為了有效防止試管內的溶液沖出試管,造成燙傷,要用試管夾夾住試管上部,而試管底部不觸及燒杯底部。為了縮短實驗時間,在實驗過程中可以用酒精燈直接加熱試管。而在學生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要進一步規范學生酒精燈的用法,保障實驗活動能夠有序開展。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進行演示教學,保障實驗指導活動能夠有序開展,加強教學改革,不斷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整體質量。
結束語
總之,在指導學生進行生物創新性學習的環節中,結合相應教學內容,充分激發學生的潛能。在指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實踐學習的過程中,強化學生學習過程,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以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在初中生物創新性學習活動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方法的指導,提升課堂教學整體質量,不斷強化學生思維意識效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落實素質教育,結合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要求,有效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李靜、馮亞麗、李炳欽、孫展.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教學創新性學習探究[J].基礎教育論壇,2019(17):3-5.
[2]徐宏武.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中如何促進創新性學習[J].考試周刊,2020(01):149-150.
[3]王建輝.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創新性學習探究[J].基礎教育論壇,2019(23):31-33.
[4]邵麗萍.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創新性學習分析[J].高考,2019(31):110.
[5]張海俠.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創新性學習初探[J].求知導刊,2019(3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