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娥
摘 要:在核心素養的教育觀念下,很多教師都逐步認識到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強化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性,特別是中學語文教師。中學語文教育的成功與否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語文核心素養具有密切的聯系,只有不斷培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才能夠全面優化中學語文教育質量,提升中學語文教育效率。然而,在當前的中學語文教育中,很多語文教師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育不夠重視,沒有將語文核心素養的引導與優化看作重要的教育內容,也沒有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課堂,這都制約了中學語文教育的質量發展。本文以中學語文教育為基礎,全面探索了核心素養下中學語文教育的教學策略,以此為中學語文教育的發展提供建議。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育;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引言:在互聯網信息模式下,想要增強中學語文教育質量,強化中學語文教育效率,可以引入信息化教育模式,這也是中學語文教育的新發展方向。有關教育部門針對培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已經提出了具體的發展策略與教育政策,中學語文教師需要以此為依據,穩步推進中學語文教育教學,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看作教育重點,以此拓寬中學語文教育的發展路徑。
一、在核心素養下強化中學語文教育的意義
在中學語文教育中,不斷提升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一方面是中學語文教育的自身發展要求;另一方面也符合中學生語文綜合素質培育以及未來發展的切身需要。
(一)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
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涉及諸多方面的內容,它是中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語文寫作能力、語文知識儲備、語文實踐運用能力的綜合性體現,在全面培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時,學生的多方面能力都會有所發展,此時,學生的語文成績自然會逐步提升,有明顯的提高,這是毋庸置疑的。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囊括了很多內容,涉及多個層次,圍繞著中學生語文學習的諸多維度,可以切實增強中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與語文學習能力,引領中學生的語文學習發展。
(二)有助于提升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
中國傳統文化是培育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素材,在開展核心素養教育的時候,語文教師不可避免地需要運用到中國傳統文化知識,需要滲透講解各個方面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引領學生充分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所在,因而,語文教師在培育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同時,也在增強中學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認識,有助于提升中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深入解讀,強化學生的文化素養與綜合能力。
(三)有助于增強中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在培育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時,語文教師需要引領學生融會貫通,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強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深入理解,這本身就有助于鍛煉中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確保中學生的語文思考能力、語文分析能力、語文交流能力、語文辨析能力逐步增強。
二、在核心素養下增強中學語文教育的教學策略
在中學語文教育中,想要增強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強化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提升中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融入信息教育方式,拓展語文教學空間
在當前的中學語文教育理念下,信息教育方式的優勢已經得到了有效的驗證,值得被融入到中學語文教育中,以此完善中學語文教育體系。首先,中學語文教師要圍繞信息教育方式開展深入的學習、思考、研究等活動,加強自身對中學語文教育信息教育方式的深入理解,確保自身對信息教育方式的運用能力、實踐能力、融合能力不斷發展,以此推進自身對中學語文教育的正確解讀,打造出中學語文教育的新方向、新方式,為深入運用信息教育方式奠定扎實的基礎。其次,中學語文教師要積極運用信息教育方式,不要抗拒新的教育模式的運用與滲透,要主動將信息教育方式引入中學語文教育活動中,將生動的圖片教學、視頻教學、音頻資料等運用到中學語文教育課堂中,以此活躍中學語文教育空間,激發中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調動中學語文教育課堂的發展活力,確保中學語文教育質量的不斷提升。只有中學語文教師不斷嘗試將信息教育方式引入中學語文教育課堂,才能夠延伸中學語文教育空間,將信息教育方式的優勢展現出來,成就中學語文教育的不斷發展。最后,中學語文教師要充分把握中學生的學習需求,以中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語文學習需求、語文學習興趣為立足點,圍繞信息教育方式,廣泛搜集適宜的語文教育素材,以此豐富中學語文教育課堂,將中學語文教育活動打造成生動的、有趣的、豐富的教學空間,以此完善中學語文教育的持續發展。
(二)打造互動教育空間,強化學生互動交流
在中學語文教育中,互動教育模式已經成為了當前的主流教育模式,但是,如何將互動教育模式的優勢展現出來,促進中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深度,仍然需要更深的探索與分析。首先,中學語文教師要重點關注中學生的語文互動深度,在互動問題設置上注重體現問題的層次性、銜接性,在環環相扣的問題設置中引領學生的思考、強化學生的交流,確保中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不斷加深,對語文教學內容的認識不斷加強。問題引導確實有助于強化中學生的語文交流活動,因而,中學語文教師要全面增強自身的語文提問能力,把握學生的語文學習心理,確保自己所提出的語文問題都有助于中學語文知識的延伸,有助于中學語文教育課堂的發展。其次,中學語文教師要開辟課下互動交流空間,布置適當的語文課外交流作業,促使學生將語文互動學習延伸到課外空間內,促使中學生在課外時間內也開展廣泛深入的互動交流活動,以此加深中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強化中學語文教育質量。
(三)鼓勵學生深入思考,內化學生學習成果
為了培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中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引領學生的自主思考與深入思考,將學生的思考意識與學習意識調動起來,引導學生融入到中學語文教育課堂中,在廣泛自主的思考中強化對中學語文知識的認識,不斷內化中學語文學習成果。首先,中學語文教師要圍繞語文教學內容,設置一定的思考問題,這些問題要生動有趣,具有很強的延伸空間,可以激發中學生的思考興趣,從而推動中學生對多元語文知識的深入理解與解讀。其次,中學語文教師要構建提問學習機制,督促學生在課前預習中自主設計一定的問題,并將中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匯集都一起,先開展組內交流、組內思考活動,對于疑難問題或者有價值的問題,再集中開展討論學習,以此豐富中學語文教育內容,提升中學語文教學質量,強化中學語文教育空間。這樣一方面可以充分調動中學生對語文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啟發學生的自主思考、自主交流,將中學語文教育轉變為生動的思考課堂,確保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不斷提升。
(四)運用翻轉課堂教學,創新語文教育模式
科學合理的教育教學模式可以充分調動中學生的語文學習激情,將中學語文教育的內驅動發揮出來,翻轉課堂教育模式是比較新穎的教育模式之一,它打破了傳統中學語文教育方式的不足,充分迎合了中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將中學語文教育課堂的創新性展現出來,有助于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積極培育。首先,中學語文教師要立足于翻轉課堂教育方式,鼓勵中學生開展課前語文學習活動,自行預習相應的語文教學內容,并以中學語文教育課堂為基礎,開展深入的互動學習、疑難解答等活動,引導中學生對語文教學內容的內化學習,確保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的逐步增強。其次,中學語文教師要深入鉆研翻轉課堂教育方式的實施目標、實施策略、實施過程,將翻轉課堂的內在價值展現出來,將中學語文教育課堂轉變為深入、有趣的語文學習空間,以此迎合中學生的語文學習期待,將中學生的語文學習自主性、語文學習熱情、語文學習激情都調動出來,以此強化中學生對語文教育內容的深入思考與充分交流,促使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穩步發展,促使中學語文教育質量不斷提升。
結束語
在當前的中學語文教育中,很多語文教師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育不夠重視,沒有將語文核心素養的引導與優化看作重要的教育內容,這都制約了中學語文教育的質量發展。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涉及諸多方面的內容,可以切實增強中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與語文學習能力,引領中學生的語文學習發展。與此同時,中國傳統文化是培育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素材,語文教師在培育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同時,也在增強中學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認識,有助于提升中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深入解讀。除此之外,在培育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時語文教師需要引領學生融會貫通,強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深入理解,這本身就有助于鍛煉中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在中學語文教育中,為了增強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強化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首先,中學語文教師要圍繞信息教育方式開展深入的學習活動,加強自身對中學語文教育信息教育方式的深入理解,以此推進自身對中學語文教育的正確解讀,同時要積極運用信息教育方式,主動將信息教育方式引入中學語文教育活動中,以此活躍中學語文教育空間。其次,中學語文教師要重點關注中學生的語文互動深度,在互動問題設置上注重體現問題的層次性、銜接性,確保中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不斷加深,要開辟課下互動交流空間,促使學生將語文互動學習延伸到課外空間內,以此加深中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再次,中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引領學生的自主思考與深入思考,將學生的思考意識與學習意識調動起來,要圍繞語文教學內容設置一定的思考問題,以此推動中學生對多元語文知識的深入理解與解讀,要構建提問學習機制,督促學生在課前預習中自主設計一定的問題,開展組內交流、組內思考活動,對于疑難問題集中開展討論學習。最后,翻轉課堂教育模式是比較新穎的教育模式之一,充分迎合了中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中學語文教師要立足于翻轉課堂教育方式,鼓勵中學生開展課前語文學習活動,自行預習相應的語文教學內容,引導中學生對語文教學內容的內化學習,要深入鉆研翻轉課堂教育方式的實施目標、實施策略、實施過程,迎合中學生的語文學習期待。
參考文獻
[1]王芳.基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確定閱讀教學內容[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6,(12).
[2]滕瑨.21世紀核心素養外國人怎么說[J].中國教育報,2016,(3).
[3]黃四林、辛濤.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的國際分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6(6).
[4]張華.論核心素養的內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
[5]余文森.核心素養的教學意義及其培育[J].今日教育,2016,(3).
[6]辛濤、姜宇.全球視域下學生核心素養模型的構建[J],人民教育,2015(9).
[7]劉新陽、裴新寧.教育變革期的政策機遇與挑戰——歐盟“核心素養”實施與評價[J],全球教育展望,2014(4).
[8]徐建.依托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確定語文閱讀教學內容[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7,(3).
[9]趙麗麗.淺析核心素養的教學意義及其培育[J].素質教育,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