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玲玲
【摘? ? 要】目前,我國教育越來越重視初中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在激烈的競爭學習環境下,學生的學習負擔也越來越重。我們不得不反思,如何才能讓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如何使學生掌握英語學習技能、提高英語水平,這些都是值得教師探索和解答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英語? 核心素養? 有效學習? 學習習慣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063
“千層高樓平地起”,對于基礎的把握十分重要,基礎才是一切的根本。在有了足夠的基礎知識后,便要著重于學生的文化意識和思維素質的改善。文化意識是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認同,讓學生適應全球化發展的人文修養和行為取向。思維素質指與英語相關的思維能力。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英文學習氛圍,讓學生的基礎得到夯實后,能夠在氛圍中改善他們的文化意識,提升思維素質,這樣才能全面推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初中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英語教學,教師應該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為學生打好堅實的語言基礎,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一、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英語學習
初中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階段,學生在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中往往是充滿疑惑和感到迷茫的。教師要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學習英語不只是背單詞,還要增加閱讀量,通過多背、多讀提高自己的英語成績。
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先要向學生傳遞這樣的信息:世界上的科技知識、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等很多方面,基本上是以英語作為工具和載體。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打好堅實的英語基礎,讓他們在以后的專業、就職等方面有更多的選擇和生涯規劃。初中學生學習生活圈小,獲取有效、有用的知識面窄。對于為什么要學習英語,也就是學習動機是沒有概念的,大部分人是因為考試必考才硬著頭學習的,這是一種被動學習。有學習意識的學生會主動去看課外書、音頻視頻材料,但是還有很多學生沒有這個意識,或者沒有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這就凸顯了英語教師的重要性,教師要用盡一切辦法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不論是改變教學形式還是內容輸入都責無旁貸,如果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后面的教學注定效率低下。
有了學習的動機,便有了良好的開頭。沒有去主動學習的想法,談何培養英語素養?當學生有了學習的動機,剩下的便是如何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有所收獲并進行英語素養的提升。只有當學生從思想意識上得到了改變,學習英語的態度也會得到很大的改善。相信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英語教學將會開展得更為順利。
二、引導學生有效學習
首先,要讓每一位學生制定長遠目標,明確每節課的學習任務。根據不同學習階段及自身能力確立一個需用盡全身力氣才能實現的長遠目標。有了目標就有了學習的動力。有了緊迫感、努力方向和努力的動機,學習就會有極大的進步。另外,還要學會根據不同英語知識點確定每節課的認知小目標。在開始上課時,學生就會受到目標的激勵,使大腦處于興奮狀態,從而集中注意力聆聽教師的講解,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不僅如此,一個小目標的完成還會讓學生有自豪感,自豪感是學習路上前進的一大動力。
其次,教師要給學生推薦英語書籍,讓學生從閱讀中學習。語言不能只靠教師在課堂上教,還需要學生在平時的情景對話中不斷交流。如果只靠教師講解,英語便是一個應付考試的工具。學生在實際的交際中,語言交流溝通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培養,英語素養才能得到實際的提高。學生要抓住語言訓練的各種機會,不能因為怕犯語言錯誤而被別人譏笑就放棄練習英語口語。只有鼓起勇氣去一次又一次地勇敢表達自己的英語口語,英語語感和英語素養才能慢慢提高。
第三,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切合學生學習英語的實際情況,讓英語課堂更加富有吸引力且生動有趣。在英語教學中,筆者深切地感知到,不能讓學生覺得學習英語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讓自己充滿壓力,感受不到學習英語的快樂。因此,教師要擺脫枯燥的課堂,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中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從而集中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對于學習英語來說,課前預習是第一個步驟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步驟。一方面可促使學習者自己查閱有關資料,查閱字典,從而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學生在聽課時的盲目性,使學生能專心上課,有心識記,將自己不懂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解決,從而增強聽課效果。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因此,學生在上課時應高度集中注意力,盡量做到五到,即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只有如此,才能做到知識點的多次記憶。在預習中,學生對知識點有了初次記憶,但預習的記憶是粗略的,畢竟是第一次初步記憶,但是有了教師的課堂講解便會形成第二次深刻的記憶,有了兩次的記憶,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將會更深刻。當然,課間時間畢竟很少,所以應該要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對知識點的記憶進行刻意強化,爭取在課內有目標、有意識地去識記該課的生詞、短語、句型、重點句子等。
另外,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也應隨手記些筆記,以加強自己的印象,不要讓自己讀了便只是讀了,要有一些明確的收獲。做些索引、摘錄等,這對加深理解、鞏固、積累知識有極大的作用,這樣才會對知識點把握更牢固,才會讓自己的英語成績和英語素養有所提高。此外,“復習是學習之母。”要解決困擾學生的知識遺忘問題,只有靠科學的復習。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揭示遺忘規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在第一天就會忘記近乎一半的知識,因而從時間安排上講,既要及時復習又要經常復習。特別是努力記住知識后的第二天,會遺忘得特別多,所以在第二天要花一定量的時間去進行刻意性的復習,不僅如此,學生需要安排合理的復習時間,以此才能達到用時不會恍恍惚惚的狀態。按知識規律進行綜合歸類等復習方法做到溫故而知新,而不是簡單機械地復現,從而更牢固地掌握知識。
總而言之,要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一定要扎實基礎知識,因為基礎是一切的根本。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英文學習氛圍,夯實基礎,提高思維素質,以此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