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占領 張艷琴
摘要:省級一流課程《材料成型工藝基礎》是基于新媒體平臺設計的一門金課,整個教學活動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式,應用于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并構建線上線下學習的新模式。 通過多種教學方式方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新媒體的應用使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主角”變成了課堂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
關鍵詞:材料成型工藝基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新媒體
本文以《材料成型工藝基礎》課程為例,從“線 上課前預習”“線下課堂教學”和“線上鞏固拓展”等方面材料成型工藝基礎教學建設流程。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將新媒體技術融入到線上線下教學中,完善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并思考新媒體技術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為其他教學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提供參考和借鑒。
1教學設計思路
按照學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根據本課程承接的畢業要求指標點,從工程知識、問題分析、設計/開發解決方案、研究、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細化教學目標[7]。包括,①課程思政目標,在課程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及時準確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的人格。②知識目標,即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常用材料成形工藝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點;熟悉材料成形工藝選擇的方法。③能力目標,即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識別和判斷機械裝備設計、制造、自動控制和使用過程中涉及材料成型的關鍵環節,能夠對機械工程問題相關的材料成型進行研究和實驗驗證。④素質目標,就是通過教學使學生具有正確的價值觀以及較強的文化素質修養,善于團隊合作,不斷創新。
2 教學環境分析
本課程線上課程,按照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考慮學生碎片化的學習需求,將課程分解為15講、79個知識點,每個知識點分別提供有授課視頻、電子教材、教學課件、隨堂討論題,課后討論題、相關文檔和視頻等優質教學資源。105段授課視頻都經過精心設計,既內容精煉,又清晰美觀。平臺討論區,提供了數十道以問題分析、知識應用為主的討論題,利用網絡的便捷性,增加學生課后練習、鞏固、提高的機會。該線上課程共為學生安排了11次測驗和8次作業,測驗題目達到99道,作業全部為分析性主觀題,學生互評為主,教師事后監管。該線上課程為后期混合式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線下教學環境為課堂多媒體教學。需要有著一支的教學團隊,還有有豐富的、高質量的線下教學資源以及還有精心打造的、支持教考分離的試卷庫等資源。
3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我們的基本教學模式是線上線下多種教學手段混合式教學。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我們盡量科學合理安排線下課程教學時間,線下課程盡量稍晚于線上課程,或與線上課程同步進行。在線下教學之前,學生通過課前對線上課程提供的眾多優質教學資源的學習,可以帶著較好的知識基礎走進教室,在課堂上學生鞏固在線所學知識,也可以通過靈活應用在線所學知識,實現一些更加高級的教學目標。課堂講授僅僅針對重點、難點,或者同學們在線學習過程中反饋回來的共性問題。運用智慧教學工具作為輔助教學手段,結合線下多媒體課件資源開展多種教學活動,比如,問卷調查,選人問答,學生互評評價等,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即時互動, 使課堂氛圍更加活波,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性更加高漲。
4 課程創新特色
在本課程的混合式教學改革中,科學設計線上、線下學習各環節,實現線上、線下資源優勢互補,教學形式靈活、多樣,最突出的創新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4.1模式創新
本課程的線上學習資源、線下教學資源(獲獎課件,獲獎電子教材,試題庫等)以及教學團隊。通過這三者的有機結合和精心設計,探索出了新的混合式教學法,這些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4.2課程思政
根據課程教學大綱及專業認證畢業要求,精心選擇教學內容,挖掘知識內涵,找準專業知識與課程思政相結合的知識點和切入點,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健全人格。如在講授模鍛應用時,通過介紹我國自主研發的世界上最大的8萬噸模鍛壓機對我國 C919大飛機零件成形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及愛國主義情懷等。
4.3利用線上平臺的大數據功能,實現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
終結性評價采用線上與線下各進行一次考試進行考核,而形成性評價則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的在線上教學平臺設立了眾多的測試、作業與討論題。這些評價讓我們的教學活動更加具有針對性。而且學習全過程的考核方式和多元化的考核手段,激勵學生更努力的學習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和課程教學質量。
5教學效果評價與比較
自2017年起,本課程混合式教學取得了良好的結果,成為一門深受學生歡迎的課程,也受到領導和同行的充分可定。通過學生評教、同行評議、對比評價以及督導評價的結果可以看出,本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成效顯著,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興趣濃厚,學習積極性高,印象深刻,學生學習目標達成度高。本課程的教學改革也提升了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學生在大創項目中利用所學相關知識和,取得了矚目的成績。最為典型的是我學校3D打印技術團隊在多種競賽中屢獲國家級大獎,如全國科技創意大賽一等獎、全國十佳科技創意之星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改革也促進了教學團隊的進步,任課教師更加清楚課程在知識、能力、素質等方面的教學要求,對教師的“教”產生了顯著的促進作用。近年來,團隊成員主持或承擔省、市級教改項目3項,獲得成果獎2項,其中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
6教學過程中的不足
在教學中使用新媒體技術出現一下問題:(1)大學學生對手機的使用頻率比較高,因此在課堂上使用手機, 可能會導致部分學生在課堂中打開 QQ、微信等聊天、刷視頻與微博、抖音等與課堂無關的APP,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降低學習效率,極大的影響教學和學習效果。(2)新媒體技術的應用迫使教師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學水平,任課教師不僅需要準備信息化資源,還要精心錄制課程視頻、微課、收集信息和圖片等,同時課后還要給學生提供相關的學習資源,這對年齡較大的老師是一種挑戰。除此之外,新媒體技術的使用同時也要求任課教師提高自身專業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平臺。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化教育的建設與發展,各種教育新媒體技術在教學中使用的頻率也越來越高。將新媒體技術融入傳統教學,或單獨作為一種教學形式的應用不僅有利于教師提高課堂效率,深化教育改革,共享教育資源,同時也是改變了傳統以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學生只聽卻不思考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手段更加豐富多樣、多元化。
參考文獻:
[1] 余惠蘭.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建設路徑研究[J].教育評論,2019(10):21-25..
[2] 李彩霞,于清東.打造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J].河北農機,2019(12):42-44.
基金項目:河南省一流本科建設資助項目(教高[2020]193號);河南省高等高校重點科研資助項目(20B520034)
作者簡介:張占領(1979-),男,碩士,教授,主要研究材料成型及控制技術。電話:18039330107,E-mail:36151869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