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丹
摘要:新課改的推行,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重點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通用技術課程中也要將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當作重要的教學目標。傳統的通用技術教學僅限于教授學生使用方法和步驟,這極大地降低了通用技術在高中教學中的價值,與《新課標》要求的通信技術教學范圍和授課內容嚴重不符,發展學生在通用技術課程中的核心素養要求培養學會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工程思維能力和制圖制表能力等。
關鍵詞:通用技術;核心素養;課堂評價
引言:
通用技術與語文、數學等學科的授課方式不同,由于通用技術分數占比較低,并不是高考要求的科目,所以很多學校并不重視該學科。而由于學校的忽視,通信技術課程教師也往往不會教授學生教材之外的拓展知識,學生放在該課程的精力也不會多。改變學生對通用技術的看法,首先要提高學校關于通用技術的重視。開展通用技術的目的是培養既具有理論能力,又具有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教師作為新課改的關鍵參與者,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課程改革的實效。因此,每一位教師都應該積極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將素質教育落在實處。
一、基于核心素養導向下通用技術知識的評價策略
通用技術的知識結構主要由書面知識和技術知識構成。書面知識指學生能夠在教材上獲得的知識,而技術知識則需要將書面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如何通過評價學生的通用技術知識來檢測核心素養下的通用技術知識,是當下正在面臨的問題之一。
提問是一種有效的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和檢測學生學習情況的教學手段,教師在上課之前,使用提問的方法檢測學生是否對上節課知識進行完整的回憶,例如;在學習《控制與設計》章節的內容時,提問學生上節課學過的控制的知識。例如“控制的方法有哪些”,“根據執行機構的不同,控制細分有什么”等一些上節課的內容,并根據學生的作答,讀學生上節課知識的掌握進行評價,并指導學生應該重點復習的內容,對學生的答案進行評價,不僅是要求學生得到正確的答案,還要學生明確得到正確答案的原因。
二、基于核心素養導向下技術思維評價策略
技術思維是學生在使用通用技術對電腦軟件進行操作時的指導性思維,是學生是否能夠通過已經學習過知識解決其他技術性問題的基本能力。教師講授教材內容的同時也傳播了通用技術的技術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性、發散性,教導學生對技術進行比較,擇優選擇進行編譯,設計更為簡潔課型的方案,對工程進行創建。針對如何在通用技術課堂上對學生的技術思維核心素養進行評價,本文提出以下兩個策略。
(一)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經典題目,要求學生對其進行求解,分析學生視同的解題方法并匯總,學生統計各種方法的異同,選擇邏輯性最強的方法進行學習,并對每個解答正確的學生進行表揚。通過對熟悉題目進行變形,訓練學生運用技術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發現背誦答案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思路時,便會嘗試歸納總結該類問題的解決辦法,從而達到通過評價技術斯文核心素養的方法,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
(二)訓練學生將技術思維應用于解決其他問題的過程中,以此來評價學生的思維遷移能力。例如高中通用技術中《流程及其設計》中,要求設計系統時遵循相應的順序,將這章節的內容擴展到其他學科,順序不可逆的事例有哪些。例如稀釋硫酸,硫酸只有稀釋過程,沒有濃縮硫酸的實驗,這是既定的流程,而酸堿中和實驗形成脂和水,也是不可逆的過程。通用技術是一門在做中學的科目,只有通過實踐,在動手時發現通用技術的規律,才能真正掌握通用技術的知識。教師在教課過程中,鼓勵學生利用技術思維分析其他學科的相關問題通用技術的應用性,使其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發現學科間的聯系,并融會貫通,實現多學科共同進步。
三、基于核心素養導向下技術操作技能的評價策略
技術操作相比于理論知識和技術思維,更能體現學生對通用技術的掌握程度,。因此,對學生技術操作技能核心素養的評價應該從學生的器材選擇、操作流程、速度、規范性與合作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判。以下提出兩種對學生技術的操作技能的評價方法。接下來以《通用技術》中“控制與設計”相關知識的實驗為例,教師在講解這章節的內容時,為了讓學生了解手動控制、自動控制、智能控制三種基本控制的意義時,可以借助一個自行車模型,通過對運動中自行車進行減速或者制動時,使用者手捏車把,通過剎車系統對自行車的運動進行控制,分析此過程中的控制系統具體有哪些。
(一)觀察學生的實際操作流程,對學生動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正。當發現學生的操作出現錯誤時,在之處錯誤之前可以打斷學生的實驗過程,提問學生相關的操作注意事項,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在實踐過程中糾正學生的錯誤,是規范學生實驗操作的重要途徑。學生在控制自行車的制動系統時觀察學生的操作,是通過手剎對自行車進行減速活制動時都是用來什么樣的控制方法,手捏剎車是手動控制,剎車片收緊以摩擦力的形式阻止車輪轉動是其他的控制,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理解各種控制的實際含義。
(二)仔細閱讀學生撰寫的實驗報告,對學生實驗報告上操作過程、注意事項、實驗結論以及實驗的誤差分析進行評價,彌補由于課堂學生數目眾多,教師難以仔細觀察每個學生操作細節的情況,因為試驗報告在一定程度上能反饋學生對待實驗的態度。教師匯總學生在實驗時遇到的困難,上課時注意對該知識進行講解,最大可能的避免學生出現二次失誤。教師認真評級按學生的實驗報告,能夠提高學生對實驗的重視,再次編寫實驗報告時也能夠更加認真仔細。學生撰寫實驗報告的過程中在腦海中把實驗流程回憶一遍,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該實驗的實驗流程以及實驗知識的印象。
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通用技術中理論知識和、技術思維和實驗操作核心素養的分析,對于基于技術核心素養下的評價方法進行了探討,提出評價是檢驗學生實際學習狀況的重要手段,教師客觀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更好的了解學生、幫助學生進步。通用技術作為重要的技術型學科,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教師也要避免過于重視書面理論而忽視實際操作的現象。
參考文獻:
[1]王軒麗.高中通用技術課堂教學高效性的方案設計[J].智力,2021(08):5-6.
[2]吳德強.在通用技術實踐中啟發,在通用技術啟發中創造[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