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葉
摘要:音樂是我國初中教育一門基礎性學科,由于其未被列入高考科目,因此大家對它的重視程度往往不高。當前初中音樂教學面臨著諸多問題,這除了與被表現(xiàn)出來的學科內(nèi)容有關外,還與教學方式和模式有一定關系。當前形勢下,情感教學成為各學科教育的一項主要內(nèi)容,對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科情感和認知能力有著重要作用。本文將對情感教學在初中音樂中應用分析。
關鍵詞:初中音樂;情感教學;應用分析
引言:
在當前初級中學所進行的音樂教學過程中,其問題表現(xiàn)依然很突出。正是因為這些不足之處的存在,讓初中音樂教學的發(fā)展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受到了制約。在具體的音樂教學實施過程中,情感教學能夠使學生在參與能力與審美情趣方面得到更加有效的培養(yǎng),更能夠使學生于音樂的欣賞中對音樂之美進行更好的體會。
一、情感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關于情感教學,它不是基于某一科學性或人文性概念被提出的,而是單純從情感角度出發(fā)來進行闡釋的[1]。針對不同學科,情感教學被賦予的價值與功能是不一樣的,相應的手段與方法自然有所區(qū)別,但核心目的是一致的,即通過情感教學激發(fā)和觸動學生的學科學習情感,滿足他們的學科學習情感需求。任意學科內(nèi)容下的情感教學均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尤其是音樂教學。下面從功能和教學兩方面出發(fā)對其價值進行簡要分析。
(一)功能價值
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實施,初中音樂教學目標也在發(fā)生著改變,當前初中音樂教學已不再以傳授音樂知識為唯一教學目的,開始向培養(yǎng)學生審美鑒賞能力方向發(fā)展,以使學生健康的品格素養(yǎng)在音樂熏陶下逐漸養(yǎng)成。過程中,圍繞學生、老師、音樂三要素所形成的情感交流圈,在情感教學元素的不斷滲透下慢慢被構(gòu)建成,不僅表現(xiàn)出了穩(wěn)定的功能價值,也使學生音樂素養(yǎng)和藝術素質(zhì)的形成成為可能,這無疑是情感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體現(xiàn)。
(二)教學價值
對課堂教學形成科學認識是情感教學得以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發(fā)揮作用的關鍵和前提,情感教學所關注的對象是學生的情感和情緒,也正因為如此,初中音樂教學的人性化特征才更明顯,輕松、愉快、融洽的課堂教學氛圍才能形成。以上元素均對提升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學習效率起到重要幫助,同時也為新型的、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模式建立提供了有力基礎。
二、情感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實施
(一)從熟悉歌曲出發(fā)進行教學
為了更好地實施情感教學,以及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有必要選擇學生比較熟知的歌曲作為講解對象。關于“熟悉歌曲”,可以是學生最感興趣的歌曲,也可以是耳熟能詳?shù)母枨傊瑸榱藬U大篩選范圍,需要老師能夠從多個角度和維度出發(fā)來選擇歌曲。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感受到這種情感的存在,通過這種渠道來完成教學活動的相應目標,以便使學生對情感的體驗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例如,老師在對《歌唱祖國》進行講解時,應該嘗試以更加激昂、蓬勃、奮進的情感進行演唱,要保持一種對祖國母親的熱愛之情。學生以這種情懷去演唱,曲中所囊括的思想與情感自然會得到更加充分的體現(xiàn)。這樣一首歌曲,一定是學生特別熟知的。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領,就很容易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之中。這對于提升教學質(zhì)量與效果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認真篩選情感元素,合理利用情感元素
情感記憶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因為情感本身就是一種非物質(zhì)性的事物,將情感與音樂聯(lián)系在一起后會發(fā)現(xiàn),情感可以通過音樂加以記憶[2]。好的情感自然會留下愉快和美好記憶,不好的情感而會留下悲傷、厭倦,甚至是憤怒的記憶。從這個角度講,音樂和情感對人心理活動與情緒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當前,初中生課業(yè)負擔沉重,甚至要比學習負擔還要大,由此而產(chǎn)生的心理問題和情緒問題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通過在初中音樂教學中融入情感教學,可以更好平衡學生們的心理狀態(tài)和情緒。教學實施過程中,老師在引領學生使其對有關作品加以欣賞時,同時對學生的唱歌厭煩心理進行有效預防,從而使學生本來就應該存在的音樂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fā)。
例如,在講授《茉莉花》這首歌曲時,可以讓學生對民歌形成、特征與日常生活所存在的關系進行充分了解。在此之后,對歌劇《圖蘭多》中的《茉莉花》的講解也可采用相同方法,因為二者旋律是一致的,這樣學生對這一旋律的印象就會更深刻。加之在香港回歸儀式和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茉莉花》這首歌曲也曾出現(xiàn)過,從而使學生對這首歌的認識上升到了民族自豪感高度,從而喚醒了他們對祖國的熱愛。
(三)注意體會音樂教學情感元素
教學中特別是音樂教學中尤其要注意情感體會,因為這種體會是一種最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這是一種能夠讓學生感覺到最為輕松的教學方式,也是最容易促進質(zhì)量提升的一種方式。為了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就一定要使他們對音樂本身蘊含的魅力深切地體會出來。每一首音樂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都是不同的,其中的憂郁與豁達都不盡一致,各有千秋。并且,站在不同視角和高度,學生對音樂情感的理解和認識也有明顯區(qū)別。無論如何,只有真正地對這種情感進行有效感覺,才可以使學生形成一種學習音樂知識的動力。
例如,在學習《紅旗頌》這首交響詩時,老師首先需要讓學生了解祖國國旗——五星紅旗的歷史意義,并要求學生帶著無比崇高的敬意來聆聽這首作品,并演唱主旋律。由此,《紅旗頌》這首交響詩的內(nèi)涵與精髓被演繹出來,同時也激發(fā)和增強了學生對祖國的深情與崇敬,更能體會到今天和平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通過學習這首作品,學生的愛國思想得到了明顯提升,這也是發(fā)揮出素質(zhì)教育功效價值的一種體現(xiàn),更被認為是情感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一種可行、可靠的應用方法。
結(jié)束語:
在實際教學中,通過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和學習情緒被更好激發(fā)出來,課堂教學氛圍也更加融洽。在良好課堂氛圍下,學生學習效率將得到明顯提升,并且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對音樂的理解也更加深刻。這樣的表現(xiàn)效果被認為是情感教學融入音樂教學最理想結(jié)果,也是提高音樂教學有效性的最佳方式。
參考文獻:
[1]張凱.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J].求學,2021(19):75-76.
[2]杜麗云.探究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路徑[J].家長,2021(1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