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鈺甜
摘要:學前階段是兒童思維發展的關鍵期,培養學前兒童的思維就應該深入了解幼兒的思維特點以及思維方式,掌握幼兒思維形式進而有效的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學前教育階段主要特點是具體形象性思維。概念,判斷,推理是思維的基本形式。很據學前兒童思維發生和發展的趨勢不斷開發幼兒智力。
關鍵詞:學前兒童;思維特點;思維形式;思維培養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應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型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一、學前兒童思維的發生和發展趨勢
幼兒的思維發生在感知記憶等過程發生之后,語言與真正發生的時間相同,即2歲左右,2歲以前是思維發生的準備期,出現最初的用詞語的概括是兒童思維發生的標志。
幼兒思維發生的一般趨勢。從概括性質的演變來看,一般認為是從動作的概括向表象概括,再向以詞語為工具的概念概括發展。從反映內容的演變來看,是從反映事物的外部聯系現象到反映事物的內在聯系,本質發展,從反映當前事物到反映未來事物的發展。從思維發展的方式看,幼兒的思維最初是直覺行動思維,然后出現具體形象思維,最后發展起來的是抽象邏輯思維。
二、學前兒童思維的發展特點
(一)幼兒初期的思維仍具有一定的直觀行動性
1. 直覺行動思維的產生,直覺行動思維也稱直觀行動思維依靠對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動作來進行的思維,直接行政思維是最低水平的思維,這種思維方式在2~3歲幼兒身上表現的最為突出,在3~4歲幼兒身上也常有表現。
2. 直覺行動思維的特點,直覺行動性是先幼兒思維的基本特征,也是直覺行動思維的重要特征。直觀性與行動性處在直觀行動思維階段的兒童的思維與他的感知和動作密不可分,他不可能在動作之外思考,而是在行動中利用動作進行思考,因此他不可能預見計劃自己的行動,他的思維只能與活動本身同時展開,他們不是先想好了再行動,而是邊做邊想。
(二)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的主要思維方式
具體形象思維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來進行的思維,他是介于直覺,行動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之間的一種過渡性的思維方式,具體性和形象性是幼兒思維的主要特征。
1. 具體形象思維的產生是在直覺行動思維之中孕育出來并逐漸分化的,隨著動作的熟悉,一些動作逐漸被壓縮和省略,而由經驗來代替,這樣一些表象就可以代替一些實際動作。遇到問題時就可以不再試誤,而是在先在頭腦中搜索表象,以便采取相應的有效動作。這時幼兒不再依靠動作,而是依靠表象來思考,幼兒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動作開始分離,其內部表象已經可以支配外部行動,從某種意義上講,真正的思維才開始產生,才真正由手的思維轉為腦的思維。
2. 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思維動作的內隱性。在直覺行動思維中多采用嘗試錯誤法,當用這種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的經驗,積累多了以后,兒童便不再依靠一次又一次的實際嘗試,而開始依靠關于行動條件以及行動方式的表象來進行思維,思維的過程從外顯轉變為內隱。
(三)抽象邏輯思維在幼兒晚期開始萌芽
1. 抽象邏輯思維是只用抽象的概念,根據事物本身的邏輯關系來進行的思維,抽象邏輯思維是人類特有的思維方式,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幼兒自我中心的特點逐漸開始消失,既開始“去自我中心化”。幼兒開始學會從他人以及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開始獲得守恒觀念,開始理解事物的相對性,5~6歲兒童處于守恒的轉折階段,8歲左右到達守恒,所謂守恒是皮亞杰理論中的重要概念,是衡量幼兒運算水平的標志之一。
三、學前兒童思維形式的發展
(一)幼兒概念的發展
1. 概念,判斷和推理是思維的基本形式。概念是指幼兒掌握社會上已形成的概念,成人利用語言工具,通過于幼兒的言語交際及教學,把社會上已經形成的概念傳授給幼兒。
2. 幼兒掌握概念的特點。以掌握具體實物概念為主,向掌握抽象概念發展。如幼兒對“勇敢”的理解是“打針不哭”,對“節約”的理解就是“不撒米飯”。掌握概念的名稱容易真正掌握概念困難。
3. 幼兒數概念的發展。理解數的實際意義(3指3個物體);數的順序(2在3之前3比2大);數的組成(3=1+1+1)兒童形成數概念,經歷了4個發展階段:口頭數數,給物說數,按數取物,掌握數概念。
(二)判斷的特點
1. 以直接判斷為主。幼兒進行判斷時,常受知覺線索左右,把直接觀察到的事物的表面現象或事物間偶然的外部聯系,當做事物的本質特征或規律性聯系。
2.間接判斷開始出現判斷內容的深入化。幼兒對事物的因果判斷的深入化不僅反映在自然現象上,也反映在社會生活中,如在進行道德判斷時,年幼的孩子根據后果進行判斷,而年長的孩子開始學會根據主觀動機進行判斷。
3.判斷根據客觀化及明確化。幼兒初期常常不能按事物的客觀邏輯進行判斷,而是按照游戲的邏輯或生活的邏輯來進行。從判斷論據看幼兒起先沒有意識的判斷的根據,以后逐漸開始明確意識到自己的判斷依據。
四、學前兒童思維的培養
發展幼兒思維能力是開發幼兒智力的核心。成人不斷豐富幼兒的感性知識,根據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進行培養。在日常生活中或教育活動中幫助幼兒豐富詞匯,正確理解和使用各種概念,發展語言,通過提高幼兒的語言水平,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
兒童思維的發展是學前兒童認知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的思維發展特點對幼兒進行全面和諧的教育。充分尊重理解幼兒的思維方式,對幼兒實施有效的思維能力培養。在日常活動中教師應幫助幼兒積累詞匯,根據事物的形象性幫助幼兒理解何種概念,提高理解能力。積極開發幼兒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從而發展幼兒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幗眉.學前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王振宇.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高月梅、張 泓.幼兒心理學[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4]周念麗.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范縣實驗幼兒園?45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