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正菊
摘要:隨著中國教育改革的持續進展,對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愈發為人所重視,同時人們也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要求更為嚴格。寫作是學生通過文字來描述自己心中對一件事或者一個物的認知的基礎方法,在小學語文的教育中,創建一個有助于鍛煉語文核心素養的寫作教學體系非常重要,其主要針對學生對事物的理解力、語言表達能力、文化認同度以及知識儲備能力等素養的增加,輔助學生學習優秀的寫作方法,對于增加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品質有著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寫作教育;策略探究
1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核心素養的體現
1.1對文章的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不僅是學生在學習語文時候的必備能力,也是學生成長學習中的基礎。如何增強的增加學生的閱讀理解技能,并通過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來增加學生的寫作能力,已經是小學語文授課的關鍵點。閱讀理解力包括兩個層次,其主要體現在認知、記憶、鑒賞等讀書模式,同時對于文章的理解也是培養閱讀興趣、寫作技巧等特點的關鍵。在學生閱讀之后也可以把其中優美的句子進行摘抄,并與同伴進行交流,同伴之間的交流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并記憶優美的句子。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引導他們使用合適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方法,對于老師來說,在對學生的教導中可以適當的教授學生一些科學的方法,用各種閱讀與寫作方法從不同的角度解讀一篇文章,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比如,在閱讀一篇文章時可以使用“批注式閱讀”,能夠讓學生更加簡單的理解,同時也能讓自己知道寫作中適合寫什么。在學生閱讀文章后,可以對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測驗。督促學生經常讀書和讓學生多寫一些作文也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但是也要注意寫作的題目不宜太過偏,寫作的目的之一也是為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1.2對事物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文是所有小學科目中最基礎的學科,也是與生活聯系最緊密的學科,在生活中處處都可以用到語文中學到的東西。在繁多語文能力中,語言表達的能力有著非常關鍵的地位,其能力的大小與學生的語文水平息息相關,是語文寫作教導中重要的技能。小學時期的語文表達的技能主要是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以學生視角來講,講述比寫作更加的簡單,而寫作就是增強學生語言表達技能的關鍵。在兩種表達技能中,書面表達重點是講交流與書寫兩個方面,這個方面是要求學生可以通過用筆書寫出自己的想法和一些適合于當下情景的思想。口頭表達重點是講特定的語言氛圍中,學生與教師、同學進行有效的口語溝通,在交流中學生的要表達要清楚明白、簡單同時又能夠把意思表達明確,并符合當時的語言氛圍。在老師對學生的寫作教學過程中,要尋找書寫與口述的聯系點,讓學生在口述的同時可以豐富自己的寫作存儲。在日常中感悟,持續的增加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書面表達能力。例如,在學習一篇兩個人或者個人交流的文章中,可以讓學生模擬書中的情景——兩個人在上學的途中與老師相遇,這時候你該如何和老師打招呼?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模擬情景來自己總結在不同場合說話的方法,通過對這種總結進行完善修改,就可以成為寫作中很好的句子。
1.3對文化的感受能力
語文學習其實就是學習漢語語言與中華文化。小學語文是我國傳統文化傳承的主要承載者,在書本中包含了豐富的語言文字、深厚的文學思想和積極的文化精神,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體現與傳承,能夠有效的拓寬學生眼界,充實學生的精神,幫助學生健康成長,提高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知。文化認同感是核心素養的關鍵內容,培養學生的文化感受力,對開闊學生的交流思路,擴大學生的交流方法與寫作技巧有著重要的幫助。同時小學語文的寫作還可以讓學生的充分的使用在學習中了解到的文化知識,讓學生充分的認識到我國文化的美麗,了解我國的文化精神,提高學生的愛國之情,不斷完善學生的個人品格,規范學生的行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提供巨大的幫助。
2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的具體策略
2.1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特點
在小學語文的寫作教育中,要鍛煉孩子的核心素養,就要老師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性格、個性進行規劃,根據這個規劃來為孩子推薦各種符合其實際寫作情況的書籍,同時老師也要根據不同書籍、不同形式的文章來完善寫作教學方法,在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過程中進一步的培養孩子的核心寫作技巧品質。在根據不同學生進行寫作規劃的時候可以從以下方面開始:一是老師在平常上課、活動的時候要積極的與學生進行溝通,同時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有效的互動與交流可以讓老師更好的了解學生對寫作技巧的掌握情況,及時的督促學生改掉一些不正確的行為,提高學生在寫作以及學習中的注意力;二是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時把遇到一些優美的句子或者自己喜歡的句子集中摘抄到一個筆記本上,通過對這些優美的句子的積累,讓學生寫出更好的文章;三是可以幫助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對一些自己不理解或者有疑問的地方及時的進行標注,同時可以在一些有意義的地方寫一些自己的注釋等。例如,在老師講授《大自然的聲音》的文章時,學生可以把一些優美的句子進行摘抄,同時在遇到一些學生不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時候,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帶著學生去觀看、觀察、感受大自然的聲音,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讓學生充分的了解并尋找寫作的靈感。實時的關注學生的個性變化,完善傳統教育的不足,制定符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實現教學手段的創新。
2.2運用有效誦讀加深學生的理解印象
對于語文的學習永遠離不開“讀”這一個字,高效的朗讀文章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同時可以讓文章在腦海中的印象更加深刻,更好的學習其他坐著的寫作技巧。在老式的教學方法中,老師一般是通過領著學生讀書的方式讓學生感受文章中的思想。但是在這樣的閱讀方法中,學生不能自主的感受到文章中的思想以及作者的寫作技巧,對于文章中的技巧認知也不夠深刻。因此,在對于一篇新文章的教導中,老師可以讓學生自主的閱讀數遍,讓學生獨自感受文章中的思想,讓學生自主的消化文章的內容,學習其中的技巧。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時期中寫作技巧的鍛煉是非常有意義的,同時也是小學語文中的難點。在對學生的教導中,老師要認真的觀察學生的學習行為,對學生的一些錯誤行為要進行引導,讓學生逐步的形成寫作的好習慣,養成一個正確的學習與寫作意識。
參考文獻:
[1]寧春生.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29):87.
[2]吳修翠.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8,641(21):149.
[3]仲懷力.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4):34.
云南省保山市龍陵縣鎮北完全小學 678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