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語文課在高中的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是三大主科目之一,其中進行語文主題閱讀教學也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進行好的高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有益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我國作為文化教育大國,進行語文主題閱讀教學也有利于學生進一步學習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傳承和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因此本文以高中語文主題閱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探索為題,進行以下分析探討。
關鍵詞:高中語文;主題閱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策略探索
引言:語文教學的重點在于閱讀和寫作,所以閱讀作為教學的一個重點方面,為了更好的提高教學水平,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從當下高中語文主題閱讀的重要性出發進行分析,結合當下語文主題閱讀的教學現狀,提出了高中語文主題閱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策略,主要強調了從學生主體地位出發,開創新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將主題閱讀延伸擴展到課外,擴充學生語文知識,以達到良好的語文主題閱讀課堂效果。
一、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分析
由于經濟的快速繁榮發展,我國在與世界的接軌的過程中,為了學生能夠成為有用的國家后備人才,就要改變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改善墨守成規的教學方法,采用主題閱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加強學生閱讀能力。例如高中語文教師結合教學計劃和目標,挑選適合學生且符合教學重點的閱讀主題素材,有目的有計劃的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讓學生更加清楚的明白了語文學習的重點,更準確的掌握閱讀素材的內容和中心思想,增加了學生語文知識的儲備量。
二、高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的現狀
(一)學生主題閱讀的興趣較低
導致學生主題閱讀興趣低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高中學生的學習時間緊任務重,剩下可以自我支配的時間較少,因此閱讀的時間就較少[1],大多數是沒有安排閱讀時間的,因此一般學生閱讀的來源大多數是課上對于教師指定的素材進行的閱讀,所以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低,長久不閱讀,導致學生一開始閱讀就難抓住文章的中心內容,閱讀興趣下降,主題閱讀效果不明顯。其二,是在主題閱讀的設定和選擇上。針對高中生閱讀時間少的現象,如果教師在閱讀主題的選材上不契合學生的實際,選取篇幅過長,內容艱澀難懂的閱讀素材,學生閱讀起來費時或者閱讀時間緊張,也易導致學生失去閱讀興趣,也容易造成主題閱讀教學效果不佳。
(二)教學模式單一
教學模式的單一主要受兩方面的影響,首先是基于根深蒂固的傳統教學思維模式。傳統教學模式在我國教育史上發展了數千年,且形成了固定的教學流程,即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首先讓學生通讀課本再找中心思想,然后進行重點段落賞析、寫作技巧的講解這種老套的流程化教學方式,使得學生每節課的重點就在這幾個方面[2],學生是活潑的,思維發散廣,對于這種流程化教學逐漸失去興趣,使得閱讀課的課堂效果不佳。其次受時代價值觀取向的影響。高中處于學生人生的轉折點,教師、家長以及學生自己關注的重點是得分技巧,是如何取得好的成績,考上好的大學。這就使得學校的閱讀課開展上重點放在如何掌握答題技巧和考試重點難點上,使得閱讀課教學枯燥、乏味,因此導致學生日復一日重復枯燥的學習內容,漸漸的降低了學習興趣,對于閱讀的書目素材也不愿意主動的進行思考,師生課堂間的互動減少,多數學生沉默不語產生懈怠心理,自然會使學生得閱讀能力下降,閱讀水平低下。
(三)教師對于主題閱讀教學作用定義錯誤
對于閱讀的作用的了解,理論上語文教師都知道閱讀是要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內涵,塑造學生的正確的價值觀,知道閱讀不是為了學生更好的應對考試題??墒菍τ谔幱诟咧羞@個特殊的時期,對于升學率的期望,使得實際上教師在進行主題閱讀教學中,選擇的素材明顯的是圍繞著高考的語文考試要求,將主題閱讀定義為更好的幫助學生獲取語文閱讀做題技巧的獲取上,讓學生迅速抓住文章核心,解決問題??上У氖牵處熢谡n堂上講的頭頭是道,津津有味,但是同樣的閱讀素材在學生眼里無趣無味,枯燥無聊,加上語文教師大多選擇進行閱讀素材結合考試問題進行講解,使得一節課傳授的知識內容少,課堂效率不高,多種因素導致學生閱讀興趣的下降,主題閱讀課的效果不佳。
(四)主題閱讀教學效率低
高中生的時間是很寶貴的,所以教師要利用好每一節課的時間,根據閱讀教學的目標,盡可能多的在課堂上傳遞閱讀知識技巧,不要總做些顯而易見的重復性無效的教學工作。比如說每節教學課上都浪費大量時間讓學生自己去理解提取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有教師進行細致講解,導致一節課就講了一個中心思想的把握,可是語文閱讀的中心由于素材的不同尋找中心的技巧也是不同的,而且給學生過多時間自己尋找中心,使得考試中學生閱讀的效率低,而且在問題的書面回答上速度不快,導致考場急急忙忙答題出現答題不完整的現象。同時大多數老師帶領著學生進行主題閱讀的細致講解,就相當于帶著學生做題,不如讓學生帶著老師做題,老師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指導,不僅提高了效率,集中了學生注意力還直接發現了學生的不足,更有效的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建設高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高效課堂的措施
(一)著重結合學生的興趣開展閱讀教學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開展主題閱讀課其實是一項有意義的課程,可以幫助學生暫時脫離繁重的課業壓力,放飛學生的思維,洗滌心靈,給學生以精神上的撫慰[3]。所以教師要擺脫傳統的落后的教學理念,結合主題閱讀的教學目標計劃,進行充分完善的課前準備,根據文章背景,作者本人的特點,最主要的是結合學生的興趣,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采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氛圍。例如在學習高三下語文選修李密的《陳情表》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進行文言文的理解,更有效的掌握文言文知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嘗試分析文中作者寫此文章的心理,想象文中的人物形象特點,同時根據學生個體的不同,要尊重鼓勵學生,對于不同學生對《陳情表》中人物心理態度理解分析的角度切入點的不同,進行耐心的指導講解,避免言語對學生的刺激,鼓勵學生調動思維發揮想象,允許學生犯錯。所以可以試著讓學生對相關段落句子進行試讀,如“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睂W生置于人物的角度,體會人物內心,讀出對皇上的誠摯之心和自己悲慘的身世,如此學生在讀出來的同時會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記憶力,其他同學的注意力也會被集中,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閱讀問題的設計要有趣有意義
進行主題閱讀教學,不可避免的要進行教學問題的設計,問題的設計不僅可以設計在課前也可以設計在課后,教師在問題的設計上要注重設計問題的意義,要足以吸引學生去針對該問題著手去了解和解決[4]。優質的問題設計能夠幫助學生對本主題閱讀內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學習以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相似的內容展開聯想思考。所以在設計主題閱讀的問題設計上,教師首先要做的還是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興趣,甚至當下時代的熱點進行設計,來抓住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對于問題能夠真正著手去解決。例如在學習高二語文上冊的詩歌主題閱讀學習時,對于李白的《將進酒》,結合當下學生感興趣的手游王者榮耀中的李白這一人物,讓學生說出游戲人物的相關語錄,并結合到詩歌《將進酒》中,具體分析將進酒所表達的情感和游戲人物是否相符。然后課堂上讓學生間展開交流討論,給出不同的意見,拓展學生的思維和看問題的角度,最后對學生進行提問,讓他們發表自己的意見,再潛移默化的融入學習技巧,引導學生掌握正確詩歌賞析技巧,如此既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加深了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和知識的記憶力,一舉兩得。
(三)注重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文章
對于教師對于主題閱讀教學作用定義錯誤的問題,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輕松高效的掌握閱讀技巧和重點,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5],避免片面的結合考試重點進行枯燥的閱讀講解,可以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來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學習小說人物主題《祝?!愤@篇文章時,對于祥林嫂的遭遇,學生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所以可以讓學生了解祥林嫂人物的內心的基礎上進行祥林嫂人物行為的分析。因此可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可以試著觀看相關的人物電影,問問爺爺奶奶那個年代的年代背景,例如在婚姻價值觀、受教育程度、物價等方面上,讓學生理解不同年代的歷史故事,讓學生感受到文章表達的精神內涵的實際性,而不是當作故事一聽而過。最好讓學生做內容調查的分享,讓生活實際說話,讓學生近距離觸摸現實,對文章的精神意義進行深度的把握。
(四)拓展延伸主題閱讀
首先僅僅進行課內的主題閱讀教學是不夠的,因此應當拓展延伸主題閱讀,所以教師可以根據課內學習內容[6],為學生推薦有趣的課外讀物,來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文學知識儲備。其次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可以定期開展閱讀分享,分享的形式不限,可通過表演展示、繪畫、朗誦等,分享的內容主要體現在文章內涵、人物特點等。例如學過了話劇《雷雨》,可以讓學生進行人物角色的分配,進行該場景的表演,同時也可以進行相似話劇的閱讀,如《走進黑夜的漫長旅程》,進行主題閱讀的拓展學習,讓學生對兩者進行比較閱讀,分析兩者家庭悲劇的原因的相同和不同之處,意義與學生對主題閱讀技巧的把握,達到高效的課堂教學目標。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主題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上,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需求和興趣結合教材做教學計劃,注重教學模式的改善,涉及有意義的閱讀問題,擴展延伸閱讀教學,以更好的推動高中語文教學的發展,提高課堂閱讀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薛靜南.探析高中語文構建主題閱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000(004):128-128.
[2]朱麗燕.高中語文構建主題閱讀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策略[J].課外語文,2019,000(007):60-61.
[3]肖萬權.探析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東西南北:教育,2017(21):215-215.
[4]張黎明.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教研版),2020,000(003):192-193.
[5]劉媛.高中語文群文閱讀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9,000(094):41-42.
[6]年維剛.語文閱讀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文學教育(下),2019,000(008):110-111.
作者簡介:方延安,出生年月:1972年11月10日,性別:男,民族:漢,籍貫: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區,職務/職稱:中學一級教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關于高中語文古典詩歌意象解讀教學的思考,單位:山東省蓬萊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