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改思想的應用不斷深入的情況下,傳統的剛性管理模式越發難以貼合現階段高職院校的發展需要,面對此種情況,有必要積極地更改管理思想,從學生自身著手,凸顯出學生為本的管理新理念,在為學生傳輸各種知識的同時,促進其良好的德行素養和心理認知的形成,滿足現代社會對綜合人才的需要。對柔性管理理念的應用可以有效地完成上述目標,所以本文將會重點分析其在現代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以求能夠為相關單位提供參考作用。
關鍵詞:柔性管理理念;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應用策略
在新時期背景下,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蓬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在此種情況下的變化顯著,高職院校作為培養和輸送優秀的現代化人才的平臺,育人水平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學生管理作為高職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科學合理的學生管理可以極大程度地推動各項教育活動的建設,同時還能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言行舉止習慣,規范學生的德行素養和思想意識,為其今后的學習和就業奠定堅實的支撐。但是就目前來看,高職學生的思想受到多變化的信息技術的影響,越發具備活性,傳統的剛性管理已經無法有效地接合學生的現有思想,此時便需要針對性地應用柔性管理理念,以此來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穩定性和自主性,滿足學生的深度成長需要。
一、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
傳統管理是將“剛性管理”作為主體的,旨在將制度和行政命令作為約束框架,導致管理靈活性受到影響。“柔性管理”則并不具備各種框架的限制,具備更廣泛的彈性空間,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者所參與的是育人工作,所以工作的主體對象為人,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群體的內在需要,為學生提供情感層面和思想層面的關懷和幫助,明確不同學生間的個性差異,進而充分展現出學生的個性和才能,讓高職院校的學生可以真正地學習到充足的具有價值的內容,以便于滿足現階段經濟市場對優秀人才的多樣化需要。以生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要求高職院校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可以充分明確自身所承擔的引導者的責任,明白學生是課堂當中的主體性角色,調動并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為有效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進而有效地完成相關教育目標,這對于學生的綜合成長的促進作用不容忽視。
二、創新優化教育管理模式
傳統的針對于學生的教育管理模式將教師作為核心,教師在課堂中承擔主體角色,而學生則是需要被動地接受教師教學講解的知識內容,而在課下,教師與學生的距離相對較遠,教師對學生的情況不甚了解,與學生的交流溝通僅限于課堂教學。此種教學模式將會極大程度地影響到教學活動的穩定進行,同時也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巨大的打擊,從長遠角度來看,更會制約限制未來高職院校的建設和發展。所以,積極有效地強化對柔性化管理概念的應用,需要積極地創新改良現有教育管理模式。第一,在高職院校中提供教育的教師需要擺脫傳統的將理論作為基礎支撐的教育教學模式,開發嶄新的理論和實踐相互融合的教育新模式,實現理實結合,促進學生的深度成長。在理論課堂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將各種專業的理論知識講授給學生群體,以此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專業能力,而在實踐課堂當中,教師則需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培訓的機會,讓學生親自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通過為其他學生講解知識的方式增強自身的理論基礎。第二,教育管理者需要給予充足的耐心和關心,將管理行為貫徹落實在情感土壤當中,最終才可以結出健康的果實,學生管理工作者也需要付出充足的愛心和耐心,拉近和學生的距離,這樣才可以充分彰顯柔性管理的重要作用,讓學生發自內心地接受。
三、構建和諧活躍的校園文化
柔性化管理理念要求教師不僅著手培養學生的各項理論能力,而且還需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意識和情感能力,進而引導學生形成更為正確的思想觀念,完成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鑒于此,高職院校在今后的教育發展中有必要積極地增加在和諧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的投入,營造開放、和諧且活躍的校園文化環境,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堅實的環境支撐。高職院校應該充分貼合學生群體的心理情況以及實際需要,開展多樣化的校園文化活動,比如有關愛國主義教育的專題活動、文藝匯演活動、唱響紅歌比賽等,通過文娛活動的支撐,為學生打造更為健康豐富的學習環境,洗滌學生的思想觀念,助力學生良好的情操和健康的素養的形成,進而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以保證學生可以在進入工作崗位后可以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更好地完成自己應承擔的責任,為國家的發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四、完善優化評價管理機制
評價管理效果是滿足管理目標的必要手段,管理評價的結果將會給學生的情緒和行為帶來直接影響,所以在高職院校當中,為積極地發揮柔性管理的價值,有必要完善優化評價管理機制。柔性管理評價所主張的是模糊性評價,根本原因在于評價主體角色為人,所以應用模糊評價體系更加能夠引導學生的成長,更能彰顯人文關懷。鑒于此,在今后的學生管理當中,有必要積極地完善改良管理評價體系,通過對學生評價和校外評價的綜合應用,促進學生的發展。學生評價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認識學生群體的內心需要,進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群體的需求,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教育管理和教學服務,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提供應有的保障。校外評價則是從校外人員的角度著手,評價確定管理工作是否具備充足的合理性和具體性,幫助教師明確自身所存在的不足,明確自己的弱點,積極地和其他優秀單位相互交流溝通,學習學生管理的新方法,這樣才能夠為提高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質量,為學生提供更為廣泛的服務幫助奠定基礎,充分滿足新時代下高職院校管理的新需要。此外,柔性管理對于過程的動態化評估也是相當關鍵的,不僅是對最終的結果的適應和調控,更是要積極地糾正學生的言行舉止,并隨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為其提供積極地鼓勵,引導學生自我提高。
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是培養專業人才的關鍵陣地,其在現代學生教育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發揮著無可忽略的作用和效用。為此在對其開展的工作管理的時候有必要重點貫徹落實柔性化管理思想,優化完善管理服務的形態,進而為學生的成長提供堅實的支撐作用,為學生的學習發展提供更為開放的環境支持,進而為現代社會培養出充足的綜合人才,充分貼合現代經濟市場的發展需要,此舉意義非凡。
參考文獻:
[1]劉波,蔡志遠,魏孔鵬.職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大數據的構建與創新應用[J].軟件,2021,42(02):21-23.
[2]馬國玄,林靖,黃瑞武.人本主義視角下高職服務型學生管理工作探究[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04):86-88+93.
[3]黨威武,黃金榮.高職院校校外頂崗實習學生黨員教育與管理探究[J].綠色科技,2020(23):205-207.
作者簡介:劉丹(1984.04-),女,漢族,山東日照人,日照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高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