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平
【摘要】眾所周知,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由于學生年齡較低,其學習能力是受到限制的,進而就容易導致學生在課堂學習當中無法有效的理解相關的知識,降低學習效率,長此以往,必將影響到學生的長遠發(fā)展。為此,在語文教學當中,老師就應該采取科學有效的導學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學習,做好學生的引導工作。本文將對問題導學法在語文教學當中的應用進行簡單的探討和分析,并不斷尋找措施促進問題導學法的落實。
【關鍵詞】小學語文;問題導學;實施目的;相關舉措
問題導學法指的是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老師要根據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生在思考問題和回答問題的時候自身的分析能力也有所提高,并且也掌握了語文的答題技巧,進而提高了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問題導學法是目前語文教學當中已經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廣泛認可,其優(yōu)勢也是非常明顯的,對于學生學習的幫助很大。
一、問題導學法在語文教學當中實施的主要目的
1.1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
在語文教學當中,老師不管應用哪種教學方法,其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問題教學法的應用也是如此。為此,老師應該科學合理的設計問題,并且會恰當的利益問題引導學生,加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這樣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就會有所提高,學習成績也會有所增長。
1.2可以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學習
問題導學法主要是由老師采取問題引導的方式來進行語文教學的,在此學習期間師生之間的互動非常頻繁,進而就更加方便老師了解學生。其次,學生在該過程當中也應該學會思考,并且與其他學生進行互動,這樣才可以不斷提升自己,鍛煉自己的思維。此外,問題導學法長期應用在語文課堂當中不僅會幫助學生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也有助于幫助學生學習。
二、該如何將問題導學法應用到語文課堂教學當中
2.1應科學合理的設計問題
在語文教學當中,老師在利用問題導學方法來進行教學之前,應該先對問題進行合理的設計,只有其設置的科學合理,才可以確保課堂上的有效性。其次,在問題設計方面,還應該不包括以下幾個要求:第一,問題設置應該與教材緊密相連,問題只有于課堂知識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才可以促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鍛煉其語文學習能力;第二,老師在進行問題設置的時候,應該與學生的學習能力相符合,眾所周知,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其學習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老師問題設置的難度超過了學生的能力就會導致學生無法回答問題,進而影響課程進度,降低學生的自信心,由此可以知道,問題導學方法也就失去了其教學的意義。所以,老師在進行問題設置的時候就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能力進行一定的了解,并且應該根據學生之間學習能力的不同,將問題分為三個層次,這樣每一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得到相應能力的鍛煉。譬如,學生在學習《丑小鴨》這篇文章的時候,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以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組,然后每組選一位組長,讓學生來閱讀丑小鴨這篇文章。不同層次、不同能力的學生你這篇文章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老師在涉及問題的時候就可以以此為標準。設計出不同問題。
2.2要利用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老師在問題導學法來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利用問題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老師應根據課程進度情況,每天為學生布置相關的學習任務和預習任務。在預習的過程當中,老師要明確的提出問題,并且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進而跟著預習的內容來回答老師提問的問題。如此一來,學生在預習的時候,就可以掌握一些基礎的語文知識,對于那些沒有掌握的知識可以做上標記,當老師講課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提問,進而不斷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效率。其次,老師也可以為學生布置相應的問題,那學生帶著相關問題完成知識探索,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特別是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不再將依靠老師作為第一位,可能是靠自己自主學習和思考來解決問題。比如,學生在學習《將相和》這一篇文章的時候,老師就可以以文章題目來設計問題。將是誰?相又是誰?在哪里發(fā)生了什么事?學生就可以帶著老師布置的這些問題去閱讀文章,然后根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來回答老師布置的問題。老師科學合理的設置問題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文章,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3要科學合理的利用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
在語文教學當中,老師可以科學合理的設置問題來引導學生去思考,進而學生的思維就得到了一定的鍛煉。過去很長時間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課堂效果一直不好,不是師生之間互動少,就是學生回答不出來或者老師直接給出問題的答案,此教學現狀不僅不利于學生獨立思維能力的鍛煉,也間接的影響著學生的長遠學習。但是問題導學教學策略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教學方法是有區(qū)別的,在問題導學應用的大背景下,老師就可以利用問題,科學有效的引導學生,幫助學生學會思考。比如,學生在學習《草船借箭》這一篇文章的時候,當學生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會有很多疑問,這時老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疑問來設計問題,然后再讓學生進行互相討論和思考,學生在討論的時候,老師可以進行充分的引導,幫助學生理解這篇文章,理解這篇文章的真正寓意。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語文教學過程當中,老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語文這一門學科的特點,科學合理的設置問題,并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學生來進行學習,進而不斷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鍛煉學生的思維,為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秀文.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問題導學的有效應用[J].才智,2020(01):121.
[2]李麗.“問題導學型”課堂建構:小學語文學本教學變革[J].華夏教師,2018(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