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飛
摘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于學生經驗的課程,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現實息息相關,反映了知識的綜合運用。顯而易見,活動性是它的特征之一,要想活動成為教育的載體,就要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努力讓學生更好的進行綜合實踐課程過程。綜合實踐課堂離不開教師的精心準備和有效指導,教師如何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鬧中取靜”,讓學生的快樂不止步于淺層的活動,而直達思維深層,這是我們一線教師需要思考并解決的命題。
關鍵詞: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創新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普及,教育教學更加側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所以教師需對教學內容和方式做出一定的改進。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發展的需求,在教育改革中,現代教育提出了綜合實踐活動,要求教師將綜合實踐活動落實到學生的日常教學活動中,從學生興趣出發設計活動內容和主題。本文就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創新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現狀分析
小學綜合實踐課程和其他的課程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這門課程更加重視開展實踐教學,提升學生的探究力和創新意識,讓學生能夠和社會有更加深入的聯系,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了解學生的認知情況和身心特點,而不是單一地開展實踐活動。同時,該門課程的開展要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要從這個角度出發落實教學活動。但是目前的教學情況并不樂觀,很多教師在落實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指導的過程中不知道如何應對,不了解課程的要點和具體的規范,所以在設計的時候無法保證課程內容和體系的完整性,這些都影響到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順利開展,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前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二、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創新策略
(一)提升教師素養,積極開發校本課程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是新課改背景下提出的新課程,這門課程對于學生具有重要的意義。那么,教師肯定要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能夠對教學理念進行及時更新,挖掘可用的教學資源,從而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可以順利開展。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的目的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讓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提升。教師應從以往的傳授學生知識變為幫助學生學習知識,所以教學應該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教師要通過提升自己的素質能力來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質量和效率。另外,為了更好地保證課程順利開展,教師要注意積極開發校本課程。校本課程是國家課程的補充和延伸,對于培養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二)通過有效指導進行實踐課程教學
1、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的創造和設計。和學科教學不同,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課前準備往往需要 教師和學生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綜合實踐課的內容主要 來自學生的生活,以及他們在生活中發現的問題。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提煉出好的問題成為活動的主題,圍繞問題和主 題進行全面活動。教師引導、鼓勵學生自主地提出問題,組織 學生展開研究討論,明確問題的性質、方向。2、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的組織以及實施。這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關鍵環節,在這個環節中,學生是活動的主人,要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在具體的實踐活 動中經歷與體驗。教師的作用就是幫助學生組織他們需要進行的實踐活動,并幫助學生解決實施中的問題,在整個實踐活動中做到引導學生的作用,要及時對學生們的錯誤行為進行糾正。踐行玩應該是有意義的游戲,而不是放羊 式或者表演式的花架子,避免為了活動而活動,教師既沒有科學的指導也沒有適時的 點撥,從而使得活動課成了“游戲課”,學生如何進課堂的也如 何出課堂,收獲鮮少。課堂中的每分每秒都很珍貴,教師應對 學生活動過程進行觀察,避免因盲目的活動而導致課堂“翻車”。作為教師,我們應有掌舵人清醒的頭腦,能夠在備課時 考慮到活動難點,預設解決方案,在實施過程中起到指導作用,方能提高活動質量。并且,教師要組織學生對研究的成果進 行梳理整理成文,并且將優秀的實踐活動進行成果展示,一方面讓孩子們感知到自身的成長,增強自信心,另一方面提 高學生評價、反思、總結的水平。因為大家在展示后,總會有一些看法,而這些看法不僅能促進學生進行自我反思,更能激發學生繼續探究的興趣。小學綜合活動的總結交流的內容,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自 己整理,也可以列出條目式要求,讓孩子們根據要求系統整理檔案。 從綜合實踐的計劃制定,到開展活動的準備、過程、方法等,力求掌握第一手資料,以便教師整理成經驗性文章,作為成果表述展示。
(三)利用社會資源,拓展課程內容
小學階段的學生都好玩好動,有著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在開展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時,教師應引導學生自己去觀察事物并且發現問題,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教師也要具備創新意識,利用周圍的社會資源豐富教學內容,通過課內外的有效銜接幫助學生提升社會交往能力,加強學生和社會、自然的交流、接觸,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比如,教師可以聯系社區管理者,借助社區的公園開展一些團體活動或者野外拓展的項目訓練,讓學生可以真正地親近大自然,感受社區文化,懂得與自然和諧相處。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不同的活動路線,比如在公園中設計更多的關卡,學生到了每一個關卡需要回答一個和自然社會相關的問題,借助一個個關卡問題的思考,學生的潛能得到有效激發,認知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學生體驗到了實踐的樂趣,從而能有效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
結束語
總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新課改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結合學生的情況開展實踐活動,要能對教學內容進行積極創新,改革教學形式,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主動參與到合作探究中,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洪菊.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創新與實踐探索[J].小學生(下旬刊),2021(01):52.
[2]孫衛紅.綜合實踐活動課生活化教學策略[J].小學科學(教師版),2020(11):67.
[3]朱昊.簡述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及實施策略[J].現代職業教育,2020(47):128-129.
松山區牤牛營小學 024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