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澤敏
摘要:近幾年來,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材內容不斷變化,教學方法不斷革新,并且很多教師也深刻認識到,面對新時代的初中生,要用心用智去引領學生會學數學,學會數學,會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課堂氛圍,使學生主動探究數學知識,達到這種境界后學生就會插上騰飛的翅膀,盡情地在數學知識的廣闊藍天中翱翔。基于此,為了真正實現實際意義上的高效課堂,嘗試探究出適合學生的三段五環教學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思維通道;新知探究
引言
在21世紀,針對時代快速發展,世界各國都在不斷探索教育模式的進一步改革。而數學作為一個培養人們綜合素質的關鍵學科,數學教育也成了改革的重點。在教育過程中,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建立高效課堂,不僅能夠有效幫助教師完成教學目標,而且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高效課堂,從而引導學生深度學習,在注意力集中的前提下,更好地形成數學邏輯思維,有效地幫助學生提升數學學習能力。
一、初中數學教學現狀
(一)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強
很多學生學習數學的態度不端正,覺得學習數學除了應付考試之外,沒有什么用,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體驗不到快樂,感受不到成就感,相反,做不出題目的挫敗感始終圍繞他們,讓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學生厭學、不學數學的情況經常發生,這阻礙了教師教學的步伐,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教師不了解學生
備學生是備好課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初中數學教師制定教學策略、方法,確定教學內容的教中之義.備學生就是要了解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習慣、方式、方法等,從而掌握學生的學習規律,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但是現實中,甚少有教師去主動了解學生,對學生情況的掌握大都來源于課堂,依賴課堂或者家庭作業,這是比較片面地了解學生,不能掌握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全貌.因此,在數學課堂中,學生不配合,教師也感覺心有余而力不足,更別提教學效率的提高了.教師首先要做到讓學生充分準備,這樣數學課堂才能彰顯活力,才會實現教學目標.
(三)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削弱
現實教學中,很多數學教師采用講授式教學方法,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基本凸顯;加之學校這種大班授課的教學體制,更是無法保證學生的地位.數學教師在教學時,無法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所以,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 無法保持同步,很多時候,學生“學”的步伐滯后于教師的“教”,課堂教學效率無法得到保障.
二、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
(一)巧設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要條件是學生能跟上老師的思路,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這就要求老師用問題不斷地從不同角度激發學生的思維。在義務教育階段,部分教師喜歡運用固化的教育模式,在課堂開始時提問,從而引導學生進入課程主題,而不注重問題教學法能否在以后的課堂設計中得到運用,能否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的不同階段設計問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得學生有一種循序漸進的學習狀態,更深入地參與課堂,提高效率,激發學習興趣。例如:在七年級上冊中,對于軸對稱的教學,教師可以從圖形的運動知識出發,引起學生對于圖形內容的熟悉程度,通過不斷進行提問,使得圖形更改運動方向,變換最后的形狀,從而在圖形的運動中獲得與軸對稱相關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更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了解學生的學習規律
在倡導素質教育的當下,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或者質量,教師就要關注學生,根據學生的學習規律和認識規律設計內容,這樣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更有效,教師的教學也能達到最好的結果.數學是邏輯性、科學性非常強的一門學科,在新課的教學中無疑會帶出舊知識,而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完全建立在對舊知識的積累和建構上,如此教師在設計新課內容時,可以靈活地結合學生舊有的知識,讓新知識的呈現更自然,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更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考慮到學生,了解他們的學習規律、學習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上結合舊知識猜測、演算、推導出新知識,靠近新知識的核心,因為學生不但是學習的主體,也是教師教學目標的落實者.這種符合學生學習規律和認識規律的學習方式肯定會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學生整合所學知識來學習新知識,提高學習能力.
(三)改善教學,教師提高自身能力
首先,隨著課堂改革的推進,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越來越受到關注。教師要充分認識備課的重要性,備課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水平。在課前準備工作中,教師應當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礎上理解數學教學目標,參照一些高級備課大綱進行準備,從而充分保證教學質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采用不同教學方法。在制定備課計劃時,必須注意初中階段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有效的備課大綱。對于課本中較難的知識,例如九年級下冊中對“概率的進一步認識”,教師就可以在備課的過程中多下功夫,運用生活中的元素,使學生與知識之間的距離拉近,通過樹形圖等簡單易懂的圖形幫助學生理解,將知識的難度降到大多數學生能夠聽懂且接受的層次中。
其次,新課程改革要求對初中數學的教學改革目標提出了新目標,同時也有更多人們對老師專業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教師的知識儲備已經無法適應新課程實施時所要求的知識點。教師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教會學生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更需要學會通過自學實踐,不斷地豐富和創新完善自己的知識框架,把自學成才作為實際的專業發展需要,積極地探索一種適合于初中學生數學課堂的教育學習方法,始終保持科研與創新的態度,通過自身不斷進步,來影響學生。
結論
總之,初中數學課堂上學生是主體,教師只有關注學生、了解學生,并掌握他們的學習規律和能力,才能更有針對性地施教,才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馮興水.優化教學方式,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效率[J].中國新通信,2020(13):205.
[2]羅慧.探究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中國校外教育,2019(21):139.
貴州省興仁市百德鎮百德中學 56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