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星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以及高素質人才的稀缺,高等院校英語專業也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廣泛重視。而綜合英語作為高等院校英語專業的必修課程之一,勢必要做出相應的調整與優化,充分發掘潛藏在綜合英語當中的思政教育資源,發揮綜合英語的德育教育優勢與思政教育作用,完善相關教育理念以及學生評價體系,為綜合性高素質人才培養提供助力。基于此,本文深度分析在高等院校綜合英語課程改革環節滲透思政教育的價值與實踐策略,供廣大教育界同仁參考。
關鍵詞:高校教育;思政教育;綜合英語;實踐策略
引言:眾所周知,綜合英語是一門貫穿高校英語教學的綜合性課程,教學目標在于傳授學生基礎英語語法、英語詞匯以及英語語音、英語篇章,在基礎讀寫能力的基礎上,加強學生對社會現象的理解,從而發揮英語課程的深度價值。綜合英語當中蘊含深厚的思政教育資源,可以作為高等院校思政教學改革的重要試點課程,相較于其他專業,在英語課程教學環節滲透思政資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一、在綜合英語課程教學環節引入思政教育的價值
課程思政并非將傳統英語課程教學轉化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課程,而是在英語教學的基礎上發揮英語教學特點,結合課程教學內容,以自然而然的方式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將優質的核心價值觀念融入到教學環節,將英語教學與愛國意識培養有機融合,發揮傳統文化的作用與優勢,在提升高校學生英語能力的同時,防止西方文化對學生思想帶來不良影響。因此,在高等院校英語教學環節對學生展開課程思政勢在必行[1]。首先,課程思政需要秉承與時俱進這一原則,將思政教育與課程教學有機融合,實現立德樹人這一優質目標,挖掘綜合英語的育人資源、發揮綜合英語的育人功能,轉變傳統思政課程與英語課程的束縛,將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到綜合英語教學環節;其次,課程思政與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高度契合,是高校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核心助力;最后,課程思政是抵御西方不良思想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對高校學生展開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必然需求,綜合英語與英語文化、英語文學以及英語語言、英語社會存在千絲萬縷的關聯,因此天然附帶西方意識,為高校學生帶來差異化文化體驗,再加之高校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念發展價值觀念發展的關鍵時期,若不對學生展開課程思政,會導致部分學生產生行為困惑與思想困惑,為此,高等院校應當積極開展課程思政,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念與價值觀念[2]。
二、在高等院校綜合英語教學環節引入思政教育的實踐策略
(一)精準設定德育教育目標
為保證綜合英語教學效率以及德育教育效率,教師應當深入到綜合英語課程教學計劃以及教學大綱當中,增設特定的思政教育元素,并且著手進行思政教育案例編寫,將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文化教育等主題內容滲透到綜合英語教學環節,并且探索出其中的教學難點與教學重點,強調綜合英語課程與實踐教學的關聯性,試圖通過語言課程教學實現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與行為引導,使學生在擁有良好英語語言能力的同時,道德素養與情感素養也可以得到有效提升。為實現這一目的,在課程教學環節教師應當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有機融合,試圖通過各個實踐話題來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思考、自我反思,通過英語教學來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幫助學生成為具備良好知識儲備、自主思考能力的高素質人才[3]。
(二)創新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
傳統綜合英語課程主要以理論講解與學習技巧傳授為主,因此將思政教育內容滲透在綜合英語教學環節,不僅有助于思政教育開展,而且對于高等院校綜合英語課程改革也是一個重要助力。在教學模式選擇環節,教師應當注重凸顯學生主體地位,關注語言材料的思政內容,這也是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判斷能力以及人文素養的核心關鍵。在具體的教學環節,教師可以采用情感教學法對學生展開思政教育,并且將其實引入到第二教學課堂,注重培養高校學生的審美能力與鑒美能力,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結合以往的教學實踐證明,貼近生活的語言材料,可以有效喚醒學生的交流意識,激發學生的潛在思維能力,而通過體驗式思政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意識與價值觀念,在課堂教學環節學生通過教學話題討論以不同觀點以及案例來進行不同層次的心理體驗,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政水平。
以《綜合教程》第四冊第一單元“Never Give in! Never! Never! Never!”為例,在導入部分可以以習總書記在抗戰勝利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引入“戰爭”“和平”,進而了解總書記對中國的“和”文化做出的新的提煉,并且結合中國人民偉大的抗疫精神讓學生體會在困難面前永不放棄的堅定與執著。通過小組討論講好中國故事,并結合丘吉爾的演講技巧進行演講展示。這樣將思政元素恰到好處地融入課堂,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引領,潤物細無聲。
(三)積極開展教師隊伍建設
相較于傳統英語課程教學,英語課程思政對教育人員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教師不僅需要擁有良好的英語教學能力,還要具備教育學領域、心理學領域、社會學領域等相關知識,在進行知識點傳授環節,盡可能融入德育資源,發揮英語課程的德育教育優勢,引導學生在自主思考環節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英語教學隊伍展開集體攻關,通過對專業課程改革以及專業知識的研究,在課程思政實踐環節不斷深挖綜合英語的思政教育價值與思政教育內涵,制定完備的實施方案以及可行性計劃,力求構建具備創新素質、拓展素質、團結友善的高等院校課程思政英語教學團隊。
結語:
總而言之,在核心素養教育理念下,綜合英語課程與思政教育高度契合,二者之間具有諸多互通之處,高等院校綜合英語教師可以通過精準設定德育教育目標、創新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積極開展教師隊伍建設等方式來開展綜合思政價值體現,為高校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奠定堅實穩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江,季傳峰,王昕.產教融合視域下地方高校商務英語專業"雙師結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以常州工學院為例[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9(1):134-137. DOI:10.3969/j.issn.1673-0887.2021.01.027.
[2]周聰,冒國兵,王剛.高校專業英語線上教學模式的探索——以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課程教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1(4):141-144.
[3]姜敏浩.美國高校外語教育研究及對"一帶一路"建設中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以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科羅拉多大學斯普林司分校為例[J].高教學刊,2020(23):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