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鴻盼
摘要: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符合著名學者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教學理念,“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教學理念主張把實際教學活動與生活有效地聯系到一起,倡導在生活中找到知識的影子,把教材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系到一起,讓學生能夠深刻體會到知識的應用性而不能夠脫離生活來開展教學活動。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符合“生活即教育”的教學理念,有著堅實的理論基礎,所以其在未來開展過程中具備較強的可實施性。基于此,本文章對生活化視角下的初中化學教學舉措思考 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生活化視角;初中化學;教學舉措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教育源自于生活.教育的本質就是讓學生通過學習形成適合生活的重要能力,使學生更好地在社會上生存。因此教師需要把化學知識與生活有效結合,使學生可以把知識有效地運用到生活中,在真正意義上完成“知識源于生活,同時也運用于生活”。
一、挖掘拓展整合生活化素材
首先,初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社會生活經驗,學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科學現象通常隱藏著豐富的化學知識,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素材作為教學情境。這些素材來自學生的直接經驗,既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又貼近生活,教師借以引導學生把理論知識與熟悉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從生活中感知化學知識,把化學理論、化學公式變成活生生的生活。如今全世界都在關注新冠肺炎的發展,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以新冠肺炎為背景知識,設置化學習題,比如:酒精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生活中用純酒精消毒對嗎,酒精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是多少,等等。其次,書本中雖然已經將一些知識放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但是還不夠,需要教師的拓展,比如在講到氯化鈉時,教師應在恰當的時機滲透亞硝酸鈉的知識,同樣是鹽一種,可以食用,一種用于工業,借機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最后,很多人都存在談“化”色變的現象,教師需要在平時授課中整合生活化的知識,改變呈現方式,比如在講到“燃料的開發利用”時呈現化石燃料的使用造成的不良影響,雖然學生直觀感受到使用化石燃料的危害,也會讓學生心里產生“如果不用現代技術開發使用化石燃料就不會有這些危害”的疑問,但是換一種方式呢,展現我國目前在新能源方面的成績,提問學生使用新能源的好處,開發利用新能源的原因,兩種方式都能達到本節課的教學效果,但后者更好。
二、開拓生活化的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瘜W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時,在關注教學內容的同時,也需要重視化學實驗的教學。教師如果想要在化學課上提升學生自身的化學素質,就需要進行生活化的實驗教學。如果實驗流程太過繁雜,且實驗內容較為混亂,就可能讓學生對于化學知識形成抵觸心理,很難提高學生在化學實驗課上的學習效率。在化學教學期間融入生活化的化學實驗教學,讓學生在實踐學習的過程中分析問題,從而有效解決問題,能夠促使學生自身化學能力的增強。比如,在進行“水的凈化”這節課的教學時,教師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展示清澈的水流與水庫的圖片,再觀看爆發洪水后水變得渾濁時的圖片,并提出問題:剛剛看到清澈的河水及渾濁的污水,能夠直接飲用嗎?為什么?是否能夠把河水、井水及湖水這些包含雜質的水處理后供人們飲用?教師從解決問題出發,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導入新課程,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三、創造生活化的教學場景
初中化學教師要積極創造生活化的教學場景,用生活中的原型或者接近生活原型的案例來開展化學知識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反復觀察包含化學知識與化學原理的生活案例中來了解化學知識的應用。例如初中化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通過介紹燒水壺中水垢的產生原因以及主要的化學處理方式來向學生闡述其中蘊含的化學原理。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含有較多碳酸氫鈣和碳酸氫鎂的硬水。在加熱后,碳酸氫鈣和碳酸氫鎂就會被分解成碳酸鈣(CaCO3)、氫氧化鎂(Mg(OH)2)和碳酸鎂(MgCO3),而這兩種物質在水中是很難溶的,所以就會沉淀下來,久而久之沉淀的碳酸鈣和碳酸鎂越來越多就堆積成了燒水壺中的水垢。初中化學教師讓學生深刻理解水垢的主要成分后,向學生介紹水垢的主要化學處理方法,可以使用米醋、白醋等酸類進行去除,醋酸與不溶解的碳酸鈣和氫氧化鎂產生化學反應能夠將其分解成氯化鈣(CaCl2)、氯化鎂(MgCl2)、水(H2O)和二氧化碳(CO2)。如此一來,燒水壺中的水垢就得到了處理,通過以水垢的形成和處理的方式來向學生闡述化學知識的原理,利用生活中的案例來向學生闡述化學知識的應用途徑。
結束語
生活化教學是中學化學落實核心素養的有效手段之一,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并不在一朝一夕之間,需要學校的大力支持、教師的不懈努力、學生的積極配合。面對時代的發展,核心素養與生活化教學相結合的過程中還會出現新的問題,還需要一線教師和教育研究者不斷改進、優化實施策略,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劍.生活化教學在初中化學中的有效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20(20):200.
[2]黎昌瓊.讓化學走進生活——試析初中化學教學的生活化[A].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貴陽會場)論文集(二)[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20:2.
[3]孫冬梅.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模式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20(19):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