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戰齊

摘要:關于問題學生的管理和教育是學校教育和教師面臨的首要問題。學校和教育工作者有責任和義務來幫助有問題的學生建立自信,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快樂健康的成長。 因此,如何對待這些學生以及幫助他們擺脫目前的困境,是擺在學校和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本文對問題學生形成的原因和心理特征進行闡述,通過舉辦主題班會對問題學生轉化的效果進行分析和評估,在有效運用主題班會轉化問題學生方面嘗試得出粗淺的認識,以期幫助學校和教師更好的開展這方面的工作,實現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與和諧教育的目標。
關鍵詞:主題班會;問題學生;轉化效果
引言
我國目前實行9年義務教育,教育面向每一個適齡青少年。因此,即使同一學校同一班級的學生素質也會參差不齊。但是我們倡導素質教育,必須面對所有學生,學校不是只培養優秀的學生,而是要把所有的學生作為培養對象。因此,擺在我們面前的是如何找到轉化問題學生,全面促進素質教育發展的方法。作為教育從業者,我們必須積極探索這類學生的成因和心理問題,因材施教的對他們進行轉化引導。經過教學實踐探索發現,有效運用主題班會進行問題學生的轉化,是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把主題班會當成轉化問題學生的一個載體和平臺,可以促使他們正確認識自我,克服消極情緒,借助集體的力量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
一、問題學生的成因
由于每個學生的成長環境和自身心理素質存在差異,因此在學校的成績和個人表現也不盡相同。此外,學生的道德素養和學業表現將根據年齡和外部因素的影響而變化。 班級中出現問題學生不足為奇。學校和教師要針對這些學生,認真分析形成原因,然后因人施策,對癥下藥,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造成問題學生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幾種:
1.“單親家庭”因素。目前,單親家庭在社會上為數不少,這種家庭的自然結構不完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父愛或者母愛缺失,孩子的教育問題無疑會受到影響。
2.“過失家庭”因素。 是指道德品質存在問題,生活方式違背公序良俗,或者被指控犯有罪行的父母或家庭成員。 這些家庭因一方入獄或離家出走。孩子們交給祖父母或成為孤兒,教育出現空檔,就成為問題學生,對社會懷有敵意,沒有是非觀。
3.“留守兒童”因素。因為父母外出務工經商,沒有條件帶著孩子,而不得不把尚在幼年的孩子留給老家的爺爺奶奶等親屬撫養,親屬的學識和受教育程度一般來說都不是很高,為此造成了留守學生的教育空缺,形成了學生心理閉塞,不善溝通,紀律散漫,學習興趣不濃的問題。
4.“家庭教育不當”因素。這些家庭的家庭成員一般來說都是成功人士,非富即貴,孩子們是“官二代”、“富二代”,家庭條件十分優渥,但是對孩子的教育方法卻不適當,要么十分溺愛,要么過于嚴苛,教育方式和方法都違背了教育的初衷和孩子發育的天性,因此,造成了孩子病態成長。
二、主題班會在問題學生轉化方面的作用
主題班會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場所,可以實現有效的班級管理和學生的自我教育。開好主題班會有助于班級整體提高,尤其能夠利用集體的力量幫助問題學生轉化和進步。在主題班會上,可以鼓勵問題學生暢所欲言,談出他們心中所想,找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進行表揚和贊賞,讓同學們認可他們身上的優點和長處,樹立他們的信心,提高他們對自己價值的認知。因此,利用主題班會進行對問題學生的轉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實際意義。主題班會在對問題學生的轉化方面主要發揮了以下作用:
(一)有利于幫助問題學生確立正確人生觀,增強集體榮譽感
主題班會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樹立是非觀念,培養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在主題班會上,可以鼓勵學生們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尤其是通過集體活動展現互敬互愛的集體主義精神,讓他們感覺自己是集體的一分子而感到自豪。通過參加集體活動受到感染,增強自信,促進他們與同學之間的合作和交流,并感受到優秀的班集體源于包括他們在內的所有學生的共同努力,以提高問題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二)有利于提高問題學生的自我教育反省能力
問題學生也是班級管理和教育的主要對象。教師必須在主題班會中理解他們自我管理的需要,時刻關注他們參加主題班會時的情緒和態度,抓住時機對他們進行耐心引導,認可他們在不涉及原則情況下的自我情緒釋放和自我教育形式,充分鼓勵他們在主題班會上的主動性和參與熱情,真正做到使受教育著成為教育者,達到教育的最高境界。為了增強問題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可以開展名為“我心中的紀律”和“我和集體”的主題班會,使學生可以在班會上自由發言,闡述自己認為紀律的重要性,教育全體同學紀律對于集體的重要性,激發問題同學在以往不遵守紀律這樣的欠缺方面自我完善。
(三)有利于挖掘問題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習熱情
小學生的學習習慣,有可能沒有及時養成,學校目標不明確,這是不可避免的轉化過程。要讓每個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并激發他們學習的愿望和熱情。為此,可以組織以“理想與生活”,“長大做什么”和“我的理想”等內容的主題班會,引發對學習目的的討論, 針對一些學生沒有學習目標的說法,教師可以言傳身教,舉例成功的例子鼓勵學生們學習榜樣的力量,以此來鼓舞大家的信心,鼓勵大家只要努力,就可以不斷進步,超越自己,以此來端正問題學生的學習態度,激發問題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有利于對問題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一般來說,問題學生學習成績普遍不好,久而久之就缺乏學習的熱情。所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班會的主題內容,從思想道德教育,班級管理直接轉化到學習方法教育,學習經驗的交流和介紹方面。向問題學生詳細介紹學習方法和技巧。可以舉辦有關“高效學習方法”,“預習,聽課,復習的方法”和“有效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的班會內容。并針對不同學科一對一的進行剖析和紓解,組織問題學生聽取其他同學的經驗介紹和學習方法的傳導,認識到自己在學習方面的劣勢,從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提高學習效率。
三、主題班會在問題學生轉化方面的效果與啟示
在舉辦主題班會的過程中,通過豐富多彩的主題內容,將學校的教育理想、教育意圖或多或少、或深或淺地滲入到問題學生的精神領域中。問題學生可以從之前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思考,在一定程度上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從而彌補填鴨式教學單純施教的不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問題學生轉化效果
通過主題班會的開展,問題學生逐漸糾正了學習的態度,一切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日常行為將得到改善,與同學相處更加融洽,能夠參加各種有益的小組活動,并能夠與父母積極溝通。學習的目的明確,態度端正,并且成績有了顯著提高。 學習和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增強了自信心。下圖以實驗學校三年數據比較為例展示轉化效果:
(二)問題學生轉化啟示
問題學生的教育轉化意義重大,同時這也是一個漫長而又容易出現反復的過程。但只要我們能夠正確引導,通力合作,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理性,細心的行為訓練和糾正,一定會糾正問題學生存在的問題,并使其逐步轉變為具有健康心理和良好行為素養的學生。而利用主題班會的形式來進行這方面的工作,成效明顯值得肯定。通過在主題班會上突出問題學生的主觀意識,并指導他們積極參與,一定會引起問題學生的情感共鳴,并實現他們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效果,從而指導他們健康成長。
結論
主題班會的形式經過實踐,證明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需要我們在以后的教育實踐中不斷的總結成績經驗,改正不足和短板,以期收到更為明顯的效果。而對于問題學生有效轉化這一重要課題,則需要教育從業者付出更多的努力,開啟更多的智慧,認真分析并制定個性化的計劃,因材施教,共同努力促進全體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文娟.邢臺市初中問題學生管理現狀與對策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7.
[2]楊潤東.國內不同視域下問題學生研究述評[J].上海教育科研,2015(11):22-27.
[3]范寅虎.“問題學生”與“學生的問題”初探[J].教育觀察,2012,1(4):47-51.
駐馬店第二實驗小學 4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