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銀環
摘要: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之中,字理識字教學法作為一種符合學生認知規律以及教育研究趨勢的教學方法受到了廣泛重視。為了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課堂效率,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采取了多種方式來進行字理識字的教學。首先,教師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了相對趣味性的教學,采用了編順口溜或者謎語的方式來使課堂氛圍更加輕松。其次,在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對默生字詞擁有自主探究的意識。最后,面對一些較為復雜的漢字,可以采取化繁為簡,由一變多,分塊記憶最終整合的方式來尋找認知脈絡,進行漢字識記。字理識字教學法的應用大大的提高了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課堂效率,并且讓學生以較為直觀的方式體會到了漢字文化。
關鍵詞:小學語文;字理識字;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5-364
在小學階段,識字教學是整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之中最為關鍵的一個部分。為了進行更好的識字教學,讓學生能夠最高效率,最大程度的認識和掌握不同字詞,語文教師依照自身所掌握的信息采取了不同的教學方法。但在眾多識字教學方法之中,字理識字教學法是最符合學生發展階段以及擁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研究基礎的教學方法。字理識字教學法是一種系統的識字教學方法,它根據漢字本身所具有的形狀和規律,從漢字本身的字形、字義、字音著手,來進行識字教學,通過這樣的方法來達到提高識字教學教學效率的目的。在教育教學過程之中,為了更好的推進自理教學的進行,提高教學效率,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還應該付出更多的努力。
一、小學語文字理識字教學策略
1.1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進行趣味教學
字理識字教學方法的內容十分的多樣,教師在操作過程之中可以有多種不同的選擇。但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之中,傳統的教育觀念深入人心,教師總是會下意識地采取原有的教學方式,即單一的信息輸送,缺乏必要的互動交流。而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都處在一個相對稚嫩的階段,這種固定的嚴肅的教學方式,對于提高課堂效率沒有太大的幫助。教師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具體情況,采取符合學生所處年齡階段的教學方式,進行趣味教學。要是再進行字理識字教學時,可以根據漢字本身所有的表意特點結合其深入含義編制成字謎或者朗朗上口的順口溜,讓學生在玩中學,在輕松的氛圍之內進行字理識字學習。
例如: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識字第九課《日月明》,課文朗朗上口,是極易背誦的順口溜,并且有著一定的規律。教師可以采取形義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對漢字產生好奇心和認同感,從而推動小學識字教學課堂效率的提高。比如,“日月明”,太陽會發光,月亮在晚上也會有明亮的光芒,所以“日”和“月”聚集在一起就是明亮的“明”;“小土塵”,“塵”是上下結構,塵土就是十分細小的土……通過這樣的方法來加深學生對于字詞的理解,從而提綱課堂效率。
1.2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進行自主探究
學生真正的掌握知識的開始就是從被動的接受知識的灌輸到主動的去進行自主探究。在小學階段,要想使學生以一種十分積極的態度去對待即將學習的新的,陌生的知識,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學生擁有自主學習的內部動力。那么,教師就要站在引導者的位置上,讓學生充分的發揮其在學習方面的主體作用。在字理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學到的相關知識和表象形狀對陌生的字進行合理的猜想,并且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猜想,這樣化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更易熟悉新的知識。
例如:教師可以從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課后的識字表之中隨機抽取兩個學生還沒有學習的陌生字來進行教學,如“休”和“峽”,教師可以先將這兩個字寫在黑板上,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學過的相關知識和這個字本身的字形來自由的猜想這兩個字所擁有的含義,學生可以通過這兩個陌生字來尋找自己曾經學過的單個字,然后以此為根基進行自由的猜想。然后教師來進行分析,“休”,是一個“人”和一個“木”,一個人累了,靠在木頭上,也就是休息;“峽”,是一個“山”和一個“夾”,夾在山的中間的就是峽谷。這樣的方式有利于引導學生向著正確的方向去進行合理猜想。
1.3化繁為簡,尋找認知脈絡
漢字文化博大精深,中國漢字的字形和筆畫有的十分簡單,有的卻十分的復雜。簡單的我們就不在這里多加贅述,但一些復雜的字卻實難以書寫。因此在字理識字教學之中,面對十分復雜難以識記的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取“化繁為簡”,化一為多的方式來進行認知和記憶。簡單來說就是將十分難寫的字或者難以理解的成語拆分開來,分別體會各自的含義并進行記憶,然后再組合在一起進行整體的識記。如,“鯨”,左邊部首是“魚”,右邊是“京”,“魚”的含義大家都了解,“京”的讀音學生也都認識,這樣將它們拆開,使學生能夠對字形有更加清楚的了解。(最后要向學生補充,“鯨”的部首是魚,但鯨魚不是魚,鯨魚是哺乳動物。)
二、采用字理識字教學法的必要性
2.1字理識字有利于提高識字效率
字理識字教學法不僅融合了趣味性和科學性于一體,能夠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進行最大程度的識字教學,并且在教育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漢字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可以是編順口溜、謎語,也可以采取圖片幫助記憶。學生因為漢字的形狀而去了解它的意思,又因為它本身的意義去記憶它的形狀,這樣的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記憶效果,減少錯別字,提高識字效率。
2.2字理識字有利于學生體會漢字文化
古人造字從來都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依據相關事務和本身的道德標準來進行漢字構造。如,仁愛無敵的“仁”,字形為“二”“人”,只有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才可以稱之為“仁”。漢字代表著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蘊藏著數千年來名人志士的道德情懷。在識字教學之中采取字理識字的方法,有利于讓學生體會漢字的魅力,更好地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結語
字理識字教學法作為一種優秀的識字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種教學方法不僅適應了小學生身心發展階段的狀況,并且充分表現出了漢字的結構特點,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之中更容易了解和記憶。字理識字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之中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識字效率,而且能夠讓學生以一種較為直觀的方式來了解中國傳承數千年一直未曾斷絕的優秀的傳統文化,并體會其中蘊藏的道德情懷和時代痕跡。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接受了漢字的熏陶,更加深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歸屬感。
參考文獻
[1]趙蓉蓉.小學低年級字理識字教學現狀及策略的研究[D]. 東北師范大學 2011
[2]薛曉光.字理識字:字理為本多元識字[J]. 小學教學研究(教師版) 2009(07)
注: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規劃課題《小學字理教學法的研究和運用》(GH-18355)的階段研究成果
大同市平城區第十四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