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艷霞
摘要: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更有利于學生數學學習效率和素質等不斷提升,為其后續發展奠定基礎。在本篇文章中,筆者將概述小學數學教師如何在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的影響下組織并開展數學教學活動。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學習效率;教學活動
引言
伴隨著新一輪教育體制改革與創新,課堂教學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到了突顯,教師也逐漸轉變了教學方法。核心素養是促進學生學習效率和能力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新課改提出的新理念,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在認識到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意義上結合學生的學習現狀提出一些合理的教學對策,以此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以及數學核心素養不斷發展,進而為其以后的生活和學習夯實基礎。
一、在生活中培養學生的數感
所謂數感,其實就是對數的一種態度與意識。數感對于學生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至關重要。生活是一個重要的教育場所,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嘗試以生活為依托展開教學,促使學生自主從生活場景中抽象出數學知識,進而逐步提升和發展學生的數感,并促使他們應用數感指導生活,實現真正的高效教學目標。
例如,學生在學習“克與千克的認識”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一上課先將超市的圖片呈現出來,說道:“同學們去超市購物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不同商品的包裝不同,大小也不同?”學生點頭,教師繼續問道:“大家一般情況下會選擇大包裝還是小包裝的食品呢?”很多學生都舉手表示大包裝的食品,并說明了大包裝的食品袋中裝有的食品重量大,為教師引出“千克”與“克”單位奠定了基礎。當學生掌握了千克與克的單位后,教師將“一袋瓜子重 250克”“一名學生重 30 千克”“兩袋牛奶重 1 千克”等生活實例列舉出來,促使他們結合這些生活中常常見到的食物重量重新認識中千克與克,并且在生活中培養和提升數感。
二、在游戲中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培養學生準確而迅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核心素養中重要的內容之一,因此,教師一直在探究新穎且高效的教學方法。游戲教學法是一種帶有娛樂性質的教學方法,也是一種能夠促進學生實現課堂主人翁地位的教學手段。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應用游戲法展開教學,促使學生在游戲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規律性,在游戲中進一步提高運算能力。較高的運算能力有助于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提升和數學思維的發展,促使他們以后能夠養成快速且高效的良好運算習慣。
例如,學生在學習“9 加幾”內容時,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中先創設了運動會的情境,促使學生結合情境思考“9+6”的計算方法。很多學生通過數數的方式快速得出結果,也有的學生通過做圖、數小棒的方式得出結果。教師結合學生們自主計算出的結果將“滿十法”教給學生,促使其快速掌握此靈活且簡便的計算方法。此后,教師利用電子白板設計了一場定時游戲活動,將“9+5”“9+8”“9+2”等多個數字放到相應的蘑菇圖片上,同時將相對應的答案放到相應的籃子上面,鼓勵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將蘑菇裝進相對應數字的籃子中。對于游戲活動,學生的參與感很高,主動地展開計算,實現課堂主人翁地位的同時,學生的運算能力也進一步提升了。運算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學生后續獲取更多的數學知識,也有利于學生快速解決更多的數學問題。
三、建立生活化情景,培養數學思維
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難免很枯燥無味,這樣一來課堂效率肯定會降低很多, 所以說當老師在講課的時候可以建立一個類似于生活化的情景,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數學對于年齡比較小的學生來說本來就會有難度,小孩子們還會不理解題意等,所以這個時候設立情景式教學一舉兩得。此外,有些特殊的數學和知識,也可以在室外進行活動化教學, 比如在小學數學中有著“位置和方向”的知識。針對這個知識的教學,就可以讓學生在室外場地進行尋找方向的活動化教學,它能夠很大程度上培養學生的方向感和空間感,也能夠在趣味中完成教學,實現寓教于樂的目的。而且情景式的生活化教學也要與課本相結合,這樣學生不僅僅學習到了知識,還會讓學生對新鮮的事物保持一種好奇心,用心去探索,發現其中的奧妙。但是在設定情景的時候也是有幾點很關鍵的,首先就是這些情景一定不要與課堂關系太遠,要貼近我們的數學教學內容,而且要學會選取適合進行生活教學的知識,不要太雜太碎,要有章可循。第二就是一定要跟生活緊密結合起來,這樣小學生可以很好地理解這些情景的設定。
四、多樣化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由于數學的教學內容數字化較強,因此,對于枯燥的教學內容可以加以多種多樣的教學課堂形式,去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們去進行自主的思考和學習的探索,去拓展孩子們的思維方式。改變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沉悶課堂方式,使課堂活躍起來??梢誀I造多種多樣的學習形式,例如進行多媒體教學設計,PPT 等動態畫面形式使學生更加感官地認識所學的內容,抓住學生們在課堂上的注意力。設置情景方式的教學,使學生們將自己帶入學習中,從而更好地理解所教的內容,也激發起了學生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小學生對新鮮事物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因此要抓住學生的這一優點,去更好地配合教育方式的開展,充分地利用其學生興趣力高這一特點,從而進行更好的引導,使得學生對學習數學方面的知識充滿興趣好奇心,一旦有了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就會發現數學所存在的奧妙,因此要引導學生去進行數學方面的探討,從而營造自身的成就感,進而想要去深入地學習數學方面的知識。同時,在后期的數學學習中也會更加努力地去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不斷地挑戰數學中的障礙,也增強了自身的學習自信心。在活躍的課堂中實現了數學核心素養的教育培養。
結語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小學數學教師要合理地結合學生的特點以及數學知識點進行方法的創新與改進,進而促進他們主動投入學習氛圍中,使其主動探究數學知識的同時,數感、符號意識等數學核心素養得到進一步發展和增強。
參考文獻:
[1]吳志鵬.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29):89—90.
[2]陳富平.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的管理設計與發展[J].中國數學技術教育,2016 (08):1 74+.
河南省實驗學校鑫苑外國語小學 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