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陽
摘要:打造高效課堂,是每一位教師的追求。除了自身的經驗積累和反思之外,也需要借鑒學習其他優秀的方法建議,才能使教學過程更加科學高效。《發現高效課堂密碼》這本書是由著名教育專家于春祥老師編纂,對高效課堂的內涵和建構方法提出了全面而詳細的闡釋。文章充滿強烈的人本思想,進行了跨越學科的共性解讀,濃厚的文化思辨對具體教學活動產生實踐性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發現高效課堂密碼》;初中道德與法治;讀書心得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4-294
一、學習先進理論,打造高效課堂
課堂是由師生共同構成的,教師的作用不言而喻。課堂教學活動是一個系統的、復雜的、不斷動態變化的生成過程。想要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必須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對學生、對教材有深入的了解,能夠結合具體的教學情境提供針對性的指導方案。于老師在書中關于“重建師德觀”相關闡述,其中“德”者“得”也。“得”什么?“得道”。道就是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明確高效課堂的內涵,明確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明確學科教學的人才培養目標。所謂師德,就是指教師掌握的教學之道。這樣才能將眾多的教學元素條分縷析地整理出來,重新組合進行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這就強調了教師專業提升,素養提升的重要性。
初中道德與法治是一門德育教育學科,關鍵在于思想認知的認同,進而指導生活實踐。傳統課堂的理論灌輸模式和死記硬背模式只會導致學生的反感和厭倦,難以發揮實效性的教育價值。想要改變這種現狀,實現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教師必須重視自身理論體系的更新換代,不斷學習借鑒優秀的教學思想,參考高效的教學方法,掌握高效課堂的密碼,回歸課堂的本質和規律。
二、堅持實踐思考,打造高效課堂
實踐出真知,于老師這本書,從理論到實踐,從課內到課外都提供了系統性的方法指導。讀有所感,讀有所用,才是真正實現讀書價值的表現。于老師經常深入課堂,在觀察課堂互動的過程中總結出這些教學方法和理論,絕不只是埋頭理論研究而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教育觀念。每一堂課程都是獨一無二的,具有特定的教學情境。教育的本質規律是一定的,但是具體的課堂活動是動態的,這就決定了教無定法的客觀事實。就如同于老師在“課堂規律有幾多”的章節中,詳細列舉并解釋了十種教學規律。但是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如何運用這些教學規律,則考驗教師對實際情況的把握程度。基于此,教師要重視實踐總結和思考,才能充分發揮指導性作用。
初中道德與法治是反映生活,指導生活的學科。學生們都是具有獨立思維意識的個體,不同的生活經驗會讓他們對道德法規產生不同的認知感受。而且現在的初中學生,具有強烈的懷疑態度和質疑精神,并不隨便認可和接受所謂的權威性意見。“讓學生在課堂上有尊嚴的活著!”是于老師重要的經典語錄。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觀察他們的課堂表現,分析他們的背后動機,進而提供個性化的指導方案。這樣,教師和學生之間才能實現有效互動,成功構建高效課堂。
三、注重合作互助,打造高效課堂
在于老師的教學規律闡述中,“二八定律”尤其讓人印象深刻。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只有少數內容超出他們的能力基礎,大部分內容都是可以通過自主學習完成的。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是教育的根本。同時,這里學生的自學活動和教師的科學指導也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學生的自學可以是個體學習,也可以是合作學習。而合作學習是發展獨立學習能力的重要過渡階段。
具體聯系到初中道德與法治,這雖然是指導生活實踐的德育學科,但是教學內容多是理論性的思想觀念和法制觀念的文字表達,而且表達過程中的遣詞造句特別的嚴謹而深刻。初中階段的學生,缺乏深刻而豐富的生活體驗,對文字的解讀能力也相對有限,經常會出現看得懂文字,不明白含義的情況。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一起去進行生活實踐調查,一起就文本解讀展開分析探討,從而能夠取長補短,不斷提升學習效果。
四、激發生命活力,打造高效課堂
“學習知識的過程,理應是溫暖生命的過程、快樂生命的過程。”這句話尤其讓人難以忘懷。它強調了教師的教學態度,也強調了教師的細致呵護。教育不僅要進行知識的傳授,還要注重學生生命成長的本質。學生的學習狀態應該是自主、自信、快樂的,才能充分發揮內在潛能,產生獨立的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不斷提高學習質量。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創建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感到輕松自在,創新教學方法和策略,使學生充分參與其中,從被動接受到自主認可,科學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德育觀念,最終實現德育教育的有效落實。這樣,才能彰顯教育的活力和生命力。除此之外,教育的本質就是用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師自身的教學狀態也應該充分體現生命的活力,用熱情洋溢的態度感染學生、教育學生。
總之,《發現高效課堂的密碼》是于老師經過多年的實踐研究和理論總結,對高效教學活動的發現和審視,從高效課堂的內涵到具體的實施策略都給出了一定的建議。這里面的很多觀念和方法都具有明顯的啟示效果,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嘗試。
參考文獻
淺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J]. 沈世春.當代家庭教育.2019(23)
湖南省郴州市蘇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