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彥奇
摘要:移動互聯網催生“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對基于印刷術的傳統課堂教學結構與教學流程的徹底顛覆,由此將引發教師角色、課程模式等一系列的變革。而要實現“翻轉課堂”,就離不開互聯網的支持,離不開教學視頻的輔助,離開不教師的引導。本文將從初中物理學科入手,闡述如何錄制和使用“微型課”,如何利用“微課”解決學生的個性化問題,以及推行“翻轉課堂”的條件與策略。
關鍵詞: 微型課;微課;自主學習;翻轉課堂
初中階段的所有文化課,在學習過程中都要進行及時有效的預習和復習。不同學科有不同學科特點,有的以記憶為主,有的以理解為主,有的則以做習題為主。行之有效的預習不僅能夠掌握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習成績,而且可以提高學習效率,事半功倍。而初中物理學科源與生活,但又相對比較抽象的一門科學,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是非常重要的學習環節。目前,初中生的物理課堂學習效率最高也就能達到有效課堂的水平,也就是說只有70%的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還有30%同學沒有完全理解課堂內容,這是一個不容小覷的數字。怎樣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是我們每位老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自學能力弱,課堂上又沒有聽懂的學生,他們是怎樣完成他們的家庭作業的呢?通過在同學間的走訪調查得知,他們有三種途徑可以解決家庭作業:一是用作業幫,手機一查就有答案,根本不用思考;二是借抄別人的作業,照貓畫虎;三是求助校外輔導機構或者請家庭教師來幫助解決。這也是線上線下輔導機構層出不窮的主要原因,看來要解決這種不良的社會現象還得從老師自身想辦法,只要老師能夠在學生需要輔導的時候就會出現,不就解決問題了嗎?但是,老師沒有分身術,老師也有家庭,老師也要適當休息,老師還要備課,批改作業……難道真沒有辦法解決嗎?肯定有,利用“微型課”和“微課”進行線上輔導不就解決了嗎?
新媒體時代,“微型課”與“微課”成為教師常規教學能力競賽的主要途徑,可以說每位一線教師都能做出漂亮的小視頻。近年來,我和身邊的同事們經常通過“微課”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線上講解,特別是2020年春季超長假期期間的“停課不停學”活動,更是助推了視頻教學與視頻輔導的發展步伐,也把教育教學引入了一個“移動媒體+‘微型課’+‘微課’”的全新模式,這為“翻轉課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本文中的“微型課”指的是一節沒有學生參與,但教學環節完整,大小不超過100MB,時間不超過15分鐘的初中物理知識教學過程視頻,用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錄制“微型課”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提前做好教學課件,明確教學步驟,組織好教學語言。利用簡短明了的語言和步驟清晰的課件用最短的時間講清楚課程的主要內容。例如,在制作初中物理第九章“機械和功”的“微型課”時,要通過實例視頻講清楚:什么是功、功與貢獻有沒有相似性、出了力就一定會做功嗎、有哪些情況不做功等等。有了這樣的視頻引導,同學們就很容易搞清楚功的概念了,老師在課堂上還有必要重復這樣的內容嗎?這就會在課堂上為同學們留出了足夠用于練習和討論的時間。“微型課”就是一堂完整的課,盡管視頻總時間只有15分鐘左右,但學生在學習時要花費40分鐘時間,這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實很簡單,當視頻中涉及思考或例題的時候,老師要提示同學們暫停播放,并要求學生動腦動手,待準備工作就緒后才能繼續觀看視頻。例如,在錄制“功率”一節的“微型課”時,先拋出一個問題:處在一樓的同學要去五樓教室,他慢慢走上去與快速跑上去感覺有什么不一樣嗎?為什么?問題提出后,要求同學們在此處按下暫停鍵,并進行思考,寫出自己的分析步驟,然后繼續觀看教學視頻和老師的講解進行比對。這就是自主學習的過程,學習效率是非常高的。
文中的“微課”則是對某個物理概念、公式、習題等單個問題的講解視頻,大小不超過20MB,時間不超過8分鐘,常常用于課后復習指導之用。“微課”有強烈的“解惑"功能,突出解決一個問題,針對性強,內容短小精悍,語言簡潔精練,形式喜聞樂見,使用方便并有一定的娛樂性,讓學生在輕松歡娛中學習知識技能。“微課”的錄制與“微型課”錄制過程非常相似,只不過“微課”涉及的內容就少得多,視頻容量也小很多。綜合力學分析是多數初中學生較為頭疼的事情,所以單個輔導費時費力,這時就可以考慮使用“微課”了。例如:要把一個密度小于水、質量是100kg的水雷懸浮在水中,需在其下方用細繩懸掛一個密度為5×l03kg/m3、質量為31.25kg的物體,求水雷的密度?細繩的體積和質量忽略不計。此類問題涉及的知識主要是二力平衡,利用“微課”先講清楚二力平衡的特點,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受力分析,整體受力平衡,即向上的力等于向下的力,然后分別對向上的力和向下的力進行單獨分析,找出向上有哪些力,向下有哪些力,此類問題便會輕松解決,最后在“微課”視頻的末尾給出一道相似的題目作為強化練習,這就是一個相對完美的“微課”了。
有了互聯網的支持,有了“微型課”、“微課”以及網絡“慕課”的幫助,離實現“翻轉課堂”就不遠了。我們就只差學生的自覺性與主動性了,因為學生才是“翻轉課堂”的主角。利用多媒體網絡或手機進行網上自主學習對初中生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干擾條件太多了,但只要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做好以下幾點就會取得顯著成效的:一是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引入網絡交友的話題時行討論。在活動、討論、反思中理解網絡交友的利弊和特點,引導學生理性使用網絡。二是召開主題班會,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使用手機的利弊關系。三是制定班級公約,發揮集體約束的作用。四是家校溝通,共同管理。這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不是短時間內就能見效的。只要思想上重視,積極采取合理的辦法,就一定能讓學生規范自己的行為,養成利用手機、網絡自主學習的好習慣了。
“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移動互聯網催生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對基于印刷術的傳統課堂教學結構與教學流程的徹底顛覆,由此必將引發教師角色、課程模式等一系列的變革,但這種變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經過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在家長和社會的支持下,一步一步慢慢才能實現。而目前我們教師要做的就是仔細研究教育教學的技術性、“微型課”與“微課”的藝術性,教學網絡操作的熟練性,待一切準備就緒,我們靜聽“花開的聲音”即可。
參考文獻:
[1]《如何引導中學生正確使用網絡》 陳怡 《北京教育.普教版》2017.12
蘭州新亞中學 甘肅 蘭州 73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