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念
摘要:目前在農村初中學校,普遍是大班教學,教師所采用的教學目標、教學方式等大都是一概而論,忽略了學生學習能力不一樣的問題。正是因為學生的學習能力層次有區別,所以學習效果也會不一樣,學習效果低下的學生在長時間下的英語學習中自信心逐漸削弱,最終失去英語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需要改變其教學方法和策略,探究分層教學對英語教學的應用,從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獲。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分層教學
前言:
大班教學模式在某種程度上節約了教學資源,實現了教育效率的最大化。但是在一個班級里學生的層次不一,所以出現了英語教學質量參差不一的現象。教師可以利用分層教學方法針對性地解決這個問題,對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進行分層安排,學習能力偏低的學生以扎實基礎為主,學習能力好的學生以提高學習能力為目的,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有所獲。
一、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層
因為生理因素以及成長背景有所差異,所以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有所差異,對英語知識的理解也是有所差異。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有不同的表現,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單詞記憶量有限,對句子的翻譯以及文章主旨理解也有限,所以在英語學習中比較吃力。這一類學生需要大量練習量才能掌握知識內容。而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儲備比較扎實,在課堂學習中能夠高效率地掌握英語知識,并能夠舉一反三地應用英語知識。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學習能力來對學生進行一個能力分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合理安排教學目標以及使用教學方法,有的放矢對學生進行英語教學。
如何分辨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是一個關鍵點,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考量,從而對學生進行準確的分層來進行分層教學。首先開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安排一個英語基礎知識測驗,來判斷學生的英語基礎。其次在前期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詳細分析學生的學習特點,觀察學生面對課堂問題的反映速度,來判斷學生掌握新知識的能力。最后教師適當地安排課前任務觀察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布置課后任務來驗證學生運用新知識的能力。通過這個具體的過程,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一個具體的評估,并進行分層,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來設置教學目標和使用教學方式,確保每一個學生能夠學有所獲。
二、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提高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一個具體了解,并針對學情分層之后,根據教學內容來合理設置教學目標來設計教學方案。實現教學目標就是學生通過一系列的學習過程之后能夠掌握其中的知識內容以及對知識內容的應用能力,并實現提升自己的學科素養等目標。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學目標是一概而論的,并不是有針對性的,也不是適用所有層次的學生。這樣的教學目標下的教學,基礎薄弱的學生無法適應老師教學節奏,對知識內容的理解是模棱兩可的;而基礎比較好的學生沒法充分地利用學習時間來實現更高一個層次自我突破,反而因為基礎的知識內容而消耗了過多的學習時間。教師利用分層教學方式來對教學目標分層,要求基礎薄弱學生以掌握基礎英語知識為主,基礎較好的學生要基于已學的內容上實現自我突破。因材施教,摒棄傳統教學中“一視同仁”的教學方式,對每一層次的學生設定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
例如在《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的教學中,教學重點以及教學難點就是“words、Phrases、sentences”。過去統一教學目標是“Talk about the whole day, times.”,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來進行目標分層,比如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掌握比較簡單的時間表達方式,如“8 o’clock am、2:30 o’clock pm”等等。而對學習能力比較好的學生可以掌握簡單的時間表達方式之外,還可以用這些表達方式進行對話,以及拓展別的時間表達方式。分層設置教學目標,不同層次學生實現不一樣的自我突破,整體上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分層提問,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經常使用提問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但是經常會出現學生無法應答老師問題而老師在課堂上自問自答的現象。這樣的情況也導致提問式教學的方式失去了其意義。深究其中的原因,這些現象出現的原因就是學生還不具備能力理解教師的問題或者不具備能力來解答老師的問題。不僅如此,教師與學生無法有效進行課堂互動,英語課堂氛圍更加乏味,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逐漸削減。教師可以利用分層教學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盡可能地照顧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知識儲備情況。學生能夠利用自己的知識水平對問題進行思考解答,在這個過程中鞏固自己的知識并提升自己的能力。學生能問有所答,提高學習自信心,提升學生在小學英語學習上的積極主動性。
分層提問要求教師有技巧地設置問題,比如在《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的學習中,可以設置不同層次的問題。首先是單詞的翻譯,如“once upon a time是什么意思”;接著可以是用所學詞組造句,如“用 help weak people來造句”;最后可以是要求學生用所學內容來講述故事,并用英語來歸納故事。不同層次的問題對應不同層次的學生,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并在回答中實現自我突破。
總結:
分層教學的方式充分照顧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讓每個學生在自己的學習能力里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以及突破自己。與此同時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來進行合理的分層,設置有針對性的學習目標以及課堂問題,落實分層教學的方法是分層教學的關鍵過程。在分層教學中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該有的學習效果,提高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為后續提升英語學習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蔡莎莎.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2021,18(5):133.
[2]張秀芳.基于分層教學法的初中英語教學探索[J].卷宗,2021(1):305.
貴陽市白云區第八初級中學 55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