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秋云
摘要:伴隨著當今新課程改革,對于小學英語教學將會更加重視對于學生的綜合核心素養方法進行培養。這也就證明著,有必要在小學的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基于此,本文針對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對小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的教學策略進行了詳細探索,以期有助于幫助小學生不斷發展自己的綜合性能力。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英語;教學策略
引言: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四部分,即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以及學習能力。這四點基本上都會把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所必要的英語能力進行涵蓋。基于這種核心素養的方法來對小學生進行英語課堂教學,就可以有效幫助我們的學生從小就形成一種可持續的英語學習能力,可以把這種英語語言運用到現實的交際中。
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小學的英語核心素養主要包含語言、思維、文化、學習四方面。由于小學階段英語本身具有特殊的基本功能,所以,在這一階段針對學生進行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這也就是要求著我們的教師,一定要在實際進行英語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中,依據其四個方面的要求有效地開展教學,以利于提高教學的質量以及教學的效率。由于小學英語教學中會包含很多的單詞以及短語,而要想對學生的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進行培養,就一定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來開展教學,激發出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的英語教學中來,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英語的學習效率。而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就可以更好的開展小學英語教學的工作,讓學生對英語知識得到積累,學生不僅僅會提高學習的興趣,學到更多的英語知識,幫助學生提升英語的綜合能力,還會促進學生未來的長遠發展[1]。
二、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教學的策略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教師的教學風格會直接影響著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這也就要求著教師,一定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并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更新英語教學理念,創新英語的教學方法,提升英語的教學質量。在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來為廣大學生創設更加輕松愉悅的課堂和學習環境,從而充分吸引住廣大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使廣大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下掌握英語基礎知識。而且,在進行互動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英語的語言與學生們進行互動,從而可以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我們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最終訓練和培養他們的英語語言能力,發展他們的英語核心素養。
例如,在學習PEP版四年級下冊Unit 3“Weather”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顏色豐富的地圖,并在各個城市標注rainy、sunny、snowy、windy等天氣,并引導學生依據地圖利用英語來回答“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利用多媒體展示特殊地圖來開展教學,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對天氣的對話進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二)豐富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教師在實際進行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要為學生傳授英語的知識,還要對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進行培養,讓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夠得到良好的發散,提升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對課文中的內容進行說明,并讓其他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對內容做出復述。這樣就有機會大大地加深了學生對英語課文的認識和理解,讓我們的學生在其中找到了關鍵知識點,從而促進學生英語思維品質的形成。
例如,在學習PEP版五年級上冊Unit 6“In a nature park”時,教師就可以對Part B的課文進行講解,并為學生講述Robin看到了什么。在講解完之后,就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的復述,從而對課文進行了更深入的理解,有效培養了學生的英語思維。
除此之外,由于英漢的語言中,思維方式有著差異,也就會增加了學生的理解難度。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微課等方式來為學生講解重點。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傳授be動詞用法的口訣等,從而加深學生對語法的理解以及記憶[2]。
(三)滲透中西方的文化,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
在實際進行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會對西方國家的文化有所接觸以及了解。這也就讓學生對西方國家的文化進行理解,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世界意識。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認知能力來對文化的知識進行擴展。
例如,在學習PEP版五年級下冊Unit 3“My school calendar”時,教材中會有每月份的節日。教師就可以結合西方國家的節日來組織對話,為學生介紹每一個節日的由來,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西方的文化,擴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國際意識。與此同時,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存在著差異。因此,在實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搜尋西方文化的相關資料,比如英國的景點倫敦塔。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利用這種探討的方式就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文化品格,擴展學生的語言知識,開闊學生的國際視野。
(四)轉換課堂的角色,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實際進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教師一定是要以學生作為活動的主體,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了課堂的參與者。這也就說明,教師需要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一種角色的轉變,彰顯學生的主體性。并通過一種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對相關英語對話內容進行表演,以利于增強和加深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的印象,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
例如,在學習PEP版三年級下冊Unit 5“Do you like pears ?”時,教師就可以利用Part C 中的小故事來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教師可以在這一過程中指導學生的發音,從而實現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以及提高。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實際進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要想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小學英語教師就一定要探索新型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運用有效的課堂教學手段和方法來幫助我們的學生形成正確的人格和三觀,促進他們的長遠成才。
參考文獻:
[1]杜娟.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英語教學策略[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區域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柳海霞.基于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英語教學策略探討[J].新東方英語:中英文版,2018,0(1).
[3]焦學芹.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讀寫教學有效策略分析[J].中學生英語,2021,(12):133.
[4]林艷葵.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9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