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小芳
摘要:數學課程是一門具有極強抽象性特征的課程,特別是學生們在解答應用習題的過程中,需要將較為抽象的數量關系在問題的描述之中抽取出,還需要學習好理解與分析習題的含義。數學教師需要教會學生們應用習題的審題閱讀技巧,協助學生們弄清應用習題的題意,理解應用習題的題意,清晰應用習題之中的已知條件與問題分別是什么,學生才可以真正學會解答應用習題。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通過小學數學應用習題教學如何強化審題訓練,展開具體的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小學階段;數學教學;應用題教學;審題閱讀訓練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1-167
一、閱讀教學方式在小學數學應用習題之中的應用
學生們在進行審題閱讀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弄清楚習題之中所呈現出的詞匯含義,特別是應用習題,應用習題之中的題材內容比較廣泛,而且文字描述得十分精煉,運用數學學科的名詞與術語來表達一些數量之間的關系,對于年級較低的小學生而言,閱讀一個數學習題或許會比閱讀一章語文文章還要難一些。但是若是連習題題目都不能清晰的理解,就更不能談起解答習題了。因此,數學教師應當先教授學生們高度重視數學學科的詞匯表達,清晰其中的一些名詞術語的涵義。
(一)名詞術語的教學
在數學應用習題的題目之中,數學的名詞與術語對習題題目有著決定性的應用。例如,反映農業生產這一方面的專業術語主要有:日產量、畝產量、總產量、平均產量等;表示數量關系這一方面的專業術語主要有:一共、還剩、原本具有、和…同樣多的等。這部分專業術語對應用習題的分析與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因此,數學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們認識與理解專業名詞與術語的實際涵義,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們運用名詞與術語展開造句,準確理解應用習題題目之中專業名詞術語的實際意義。
(二)代詞、副詞的教學
學生們如果想要讀懂習題的意義,就需要清晰代詞與副詞的實際涵義。在應用習題之中出現的代詞,需要清晰它代表的真實含義,如此不止需要學生們具有深刻理解詞匯的能力,還需要學生們學好分析題目的上下文。此外,在應用習題之中常常會出現副詞,這表示著事情發展的程度、發生的實際范圍、具體的時間等,這對學生們深層次理解應用習題的題意也是至關重要的。
(三)屬性概念的教學
最后,數學教師還需要延伸學生們的詞匯量,由于在應用習題題目制作常常會設計一些屬性概念的詞匯。例如火龍果、香蕉屬于水果;黑米、高粱屬于糧食;西藍花、黃瓜屬于蔬菜;鋼筆、水彩筆屬于文具等。若是學生們在解答應用習題的過程中,不能夠清楚這部分名詞所代表的屬性,就很難解答出應用習題。
二、小學生數學應用習題身體能力的培育
(一)讀一讀
讀題是解答習題的第一個步驟,同時也是培育學生們審題能力的前提。通過閱讀,首先學生們需要理解應用習題的題意,對習題題目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認知,清楚習題題目所描述的是什么事情,同時還需要清晰習題題目之中所蘊藏的事理與關系。
審題閱讀,首先需要學生們對應用習題之中所表達的數學名詞術語具有一定的認知,像上述文章所闡述的,表示數量之間關系的每一種單位符號,都需要對其進行特別的注意。例如,在倍數關系的應用習題之中“倍”的涵義,是…的兩倍,比…多兩倍,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數量關系表達。同時在計算行程的習題之中,例如:“相背而行”、“相向而行”等,若是學生們不能夠正確的理解這些專業術語,也就沒有辦法正確的分析應用習題的題意。
(二)想一想
數學教師在展開閱讀題目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們對其展開深層次的思考,引導學生們重復的對題目展開思考,邊讀題邊想解題的步驟,對應用習題的題目展開重復的理解。首先,需要思考應用習題題目之中所呈現出來的已知條件,哪一些和問題有著直接的關系,哪一些已知條件有著間接的關系,而又有哪一些條件是起到干擾作用的。其次,學生們需要善于找出應用習題題目之中所蘊藏的隱藏條件。特別是倍數關系、數量關系,通常運用極少的字眼來體現在應用習題題目之中,學生們常常容易將其忽視。除此之外,學生們還需要充分考慮好條件和條件之間的直接關系,例如,A與B之間存有的一定關系,而B與C之間存有的一定關系。特別是復合類型的應用習題,這類型的習題的問題常常不能夠通過習題中已經知道的條件來計算出來,而是需要學生們對已知的條件展開加工,求得出中間的問題,最終列出解答應用習題的步驟。
(三)設一設
數學課程是一門具有極強抽象性特征的課程,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紀較小,自身的抽象性邏輯思維較為薄弱,若是數學應用習題題目的描述與學生們的實際生活有較大的差別,而學生們并沒有相同的生活經驗,那么就很難對問題進行深刻的理解。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可以依據應用習題題目的內容,來創設學生們比較熟悉的問題情境,或者是在不改變應用習題題目已知條件的基礎上,可以將題目所敘述的事情,轉變成學生們比較熟悉的事件。同時,數學教師也可以直接的運用實物來向學生們進行展示,讓學生們可以直觀的看到應用習題之中所表述的數量關系。在一些已知問題條件較為模糊,或者隱藏的題目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繪畫圖形,或者是實物演示的形式,來讓學生們深刻理解與清晰應用習題之中的問題。
三、結束語
結合本文各項重點,我們可以得知,在小學數學應用習題的教學中,數學教師需要著重加強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可以通過讀一讀,來引導學生們更好地理清楚數量之間的關系,其中讀一讀的根本目的主要在于,學生們準確的抓住應用習題之中問題所表述的關鍵詞匯。由于數學應用習題的題目,是通過語言文字表述其中的關鍵變量,學生們分清楚數量之間的關系,才可以對應用習題之中的關系進行正確的分析,化繁為簡,化難為易,為學生們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黃鏡湖. 如何提升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實效性[A]. 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教育理論研究(第五輯)[C].: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1.
[2]莫尚禮. 分析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A].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一)[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9:2.
[3]康士選.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01):20-21.
紫金縣城第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