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先榮
摘要:小學教育是最基礎的教育,也是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但是在小學階段中存在這樣一個特殊群體——學困生,他們面對學習不積極,面對知識不熱情,同時沒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助力造成他們學習成績較為落后,成績落后的反作用力使他們對于學習更加沒有興趣,如此便處于惡性循環之中,對其發展極為不利。作為班主任應當及時認識到這一點,并采取積極措施對其進行正確引導,使學困生完成由厭學到愛學、有自卑到自信、由落后到進步的轉化。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學困生;轉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1-232
引言
學困生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夠形成的,影響學困生形成的原因也多種多樣,作為班主任我們應當清楚的意識到,對于一個有三四十人的班級來說,學困生的存在是再正常不過的,學困生的轉變也是班主任工作重點之一。做好學困生的轉變工作值得每一位班主任盡心研究,采用適合他們的方式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并運用多種手段對學困生進行正確引導,以此幫助學困生重新對自己產生新的認知,實現學困生的轉變。
一、幫助學困生樹立自信心
通過對學困生的觀察我們能夠發現,他們身上普遍存在的一個特點便是對自己缺乏自信,他們總是認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干什么都不可能成功,這種長時間的自我催眠便會影響他們真的成為一個這不行那也不行的人。同時還有的家長會將自己孩子的缺點與其他孩子的優點進行對比,然后在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批評教育,這樣的方式都會使學生產生自我懷疑,從而成為一個極度自卑的人。因此,想要完成學困生的轉變,教師首先要做的便是幫助學困生樹立自信心,在課堂中教師要積極采取激勵政策對學困生進行鼓勵和表揚,在日常學習中教師便可以讓學習較好的學生幫助學困生,在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響之下幫助學困生樹立信心[1]。
例如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根據學困生的實際情況和個人意愿將其和學習較好的學生安排在同一個小組,每個小組以四到六人為宜,將學困生平均分配于各個小組中,同時確保每個小組的水平均衡。教師為學生們制定值得討論的探究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將其解決,學生們就教師的問題進行激烈的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困生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大膽表現。當學困生發表自己的意見時,無論對與錯教師都要對其踴躍發言表示肯定,并和小組成員一起給予他鼓勵,以此幫助學困生樹立學習的信心。
二、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學困生的另一大特點便是對學習不感興趣,為什么呢?因為教師教學的知識是適合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的,但是學困生恰恰不在這“大部分”的學生之中,由于基礎知識不牢固導致他們在面對教師講解新的內容時一知半解,在長時間的積累下,“一知半解”變成了“完全聽不懂”,學困生便以此誕生了[2]。所以教師應當采取積極措施幫助學困生夯實基礎,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幫助學困生發現知識學習的樂趣,激發他們的學習樂趣。
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習態度、學習能力等方面對其進行分層。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為第一層,教師在教學時應當有意識的對其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成績一般的學生為第二層,教學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現有的知識基礎上有所突破;第三層便是學困生,對于學困生教師應當為其重點講解基礎知識,并引導學困生準確掌握基礎知識,同時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學困生的作業內容也要以基礎知識為主,以此幫助他們夯實基礎。當學困生發現教師教學的內容自己能夠聽懂,并且教師布置的作業自己能夠獨立完成,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通過努力自己也能夠達到時他們便會有成就感,在成就感的推動下他們便會發現學習的樂趣,從而主動參與到學習中。
三、班主任對學困生要有耐心
在學困生的轉化過程中,班主任應當表現出足夠的耐心,了解學生的發展需求和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培養學困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首先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和學困生進行多方面的交流,可以是學習中的問題,可以是生活中有趣的故事,還可以是學生的興趣愛好等等都能夠成為班主任和學習交流的內容。在和學生交流時班主任便能夠對學生有一定的了解,發現學困生之所以成為學困生的原因并對癥下藥,以此實現學困生的轉化。
例如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提出問題供學生思考后,可以選擇學困生進行解答。學困生對自己的定位便是“老師眼里的小透明”,所以他們沒有想過班主任會叫他回答問題。當學困生站起來后會因為緊張或者畏懼班主任等原因導致大腦一片空白,面對這樣的情況班主任應當給予充分的耐心,降低學生緊張情緒,并引導學生就教師的問題進行回憶和思考。班主任的耐心使學生不在緊張,慢慢的他們便能夠重新組織語言回答教師問題,班主任面對學困生的回答應當給予充分肯定,并和學生們一起鼓掌以示對其鼓勵。班主任的耐心是轉化學困生的有效方式,班主任應當給予學困生十分的耐心,在潛移默化的引導中實現學困生的轉變。
結束語
學困生的轉變是班主任的重點工作之一,班主任應當重視學困生轉變工作。在學習和生活中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困生樹立自信心,讓他們發現自己也是一個能夠成功的人,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使學困生發現學習的樂趣,從而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同時在學困生的轉化過程中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通過多樣性的方法實現學困生的轉變。
參考文獻
[1]陳小燕. 小學班主任轉化學困生的策略[J]. 西部素質教育, 2017, 003(009):281.
[2]鄭權譽. 淺談小學班主任轉變學困生的策略[J]. 赤子, 2019, 000(018):149.
蒲縣克城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