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國井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將生活化引入課堂教學,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的需要。而地理作為一門人文性的學科,其知識內容相對來說卻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實踐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實施生活化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課堂趣味,還能夠引導學生對地理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從而解決實際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著重探究了此學科引入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實施策略
引言:
近年來,在地理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學生應用所學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逐步提高,如何將地理課堂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將地理課堂生活化,成為廣大地理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現階段的部分初中地理教師雖然也意識到將生活化素材應用到地理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但由于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整體效果不盡如人意。因此,給初中地理教師傳遞新的教學思想、提供生活化素材應用技巧也成為迫切的需要。
一、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地理是初中學校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同時也是學生最主要的學習難點之一。當前的地理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師和學生雙方存在的一些不足,導致了課堂教學中存在許多的問題。
首先,學生普遍存在基礎知識積累不足的問題,導致了地理課堂教學拓展面狹窄,拓展困難。地理從其內容上來說與現實的生活緊密相關。無論是自然地理,還是人文地理都來源于學生的日常生活,是對其的總結和深入研究。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借助于現實的聯系對內容進行多方面的拓展,來更好地豐富學生的知識面。但是對于大部分的學生而言,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相應的觀察習慣和能力,在這種常識積累的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這種基礎知識的缺乏使得教師在進行拓展的過程中無法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使拓展變成了完全的知識講解,既降低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也增加了教師的任務和難度,久而久之教師逐漸放棄了地理課堂的知識拓展,最終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其次,課堂教學缺乏互動,教師沿用傳統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等問題也影響著地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因此,教師必須了解并關注當前存在的教學問題,從而探究新的教學模式并予以解決,真正實現地理課堂教學的完善和提高。
二、初中地理課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情境式生活化地理課堂
情境式生活化地理課堂是利用生活化素材設計合理的生活情境,讓學生置身于生活情境中,通過分析情境中的現象、解決情境中的問題實現教學目標的一種生活化地理課堂。
地理知識是對生活中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的歸納和總結,它源于生活,和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巧用生活化素材構建情境式地理課堂,不僅讓地理課堂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課堂更生動、有趣,還培養了學生分析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地理問題的能力。
(二)拓展實踐,將知識內容運用于現實生活。
從根本上來說,地理知識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因此其內容和方法往往能夠在生活中得以運用和體現。在地理課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學可以適當地利用地理知識的這一特性,將拓展練習與實際的生活建立聯系,通過設計具有實踐意義的拓展活動來實現加快學生理解、促進知識運用的目的。具體來說,就是要求教師在地理課堂上給予拓展實踐活動以適當的關注。在完成理論性知識內容的講解和學習之后,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具有現實意義的拓展練習,幫助學生進行知識內容的運用和實踐。
例如,在完成“工業的分布與發展”這一章節的課堂教學時,教師首先可以借助于情境創設等多種方式完成主要知識內容的講解,讓班級內的學生對城市工業分布的原則和特點等知識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和掌握。然后教師可以設計相應的拓展實踐案例來幫助學生強化自身知識運用的能力,同時進行學生知識掌握情況與課堂教學情況的檢驗與評價。這一拓展實踐案例可以是幫助城市中的工廠選址,完成城市規劃,也可以是幫助某一種工業選擇適當的開設工廠的地理位置并且分析其優劣。在完成案例探究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將相應的地理知識學以致用,同時建立與自身生活環境的聯系,讓學生養成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問題的習慣。通過這種實踐拓展案例,既能夠實現生活化教學在地理課堂中的應用,又能夠實現對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培養,真正提高初中學生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社會即學校理論指導下的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
陶行知認為學生學習的場所和教師教學的場所不能夠局限于室內,寒窗苦讀的教育思想,已經不再適合當前社會的發展。帶領學生走出教室來到社會,將社會作為開展教學的主要場所非常有必要。所以生活化教育理論中還包含著“社會即學校”的教育理論思想。初中地理學科,主要研究基本的人文地理和社會地理的表面現象,這些知識都可以在社會中找到原型。所以適當的開展戶外教學,將社會作為學校是非常有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識研究的是基本的地理現象,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社會場所作為教學的情境,利用社會資源開展初中地理教學。突破傳統地理教學的限制,將課堂延伸至課外,更進一步地將生活化教育理論融合在初中地理教學中。
(四)探究式生活化地理課堂
探究式生活化地理課堂是利用生活化素材中所展示的地理現象,合理設計探究式問題,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通過教師從旁指導,學生主動探究,將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解答實際生活現象的一種生活化地理課堂。
探究式生活化地理課堂通過利用生活化素材設計探究式問題,不僅將地理課堂與實際生活有機聯系了起來,還通過學生主動探究、生生互動等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
結論:
綜上所述,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課程標準提出了將初中地理課堂的教學更好地融入實際生活當中的相關要求,也就是說要實現地理課堂教學的“生活化”。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完成地理教學的改革,將“生活化”的教學理念運用于初中的地理課堂教學中。
參考文獻:
[1]許紅英.讓初中地理教學走進生活[J].考試周刊,2014(68).
[2]方淑珍.初中地理課堂生活化教學的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8(02).
淮北市第四中學 2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