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焰英
摘? 要:具有良好的閱讀素養,能夠讓一個人終身受益。在小學生閱讀素養培養中,語文學科具有天然優勢,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素養培養策略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培養小學生閱讀素養能夠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時促進小學生人格健全。為此,教師應轉變閱讀觀念,確定適合小學生的閱讀素養培養目標;創設閱讀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創新閱讀教學,提高學生閱讀方法掌握;豐富閱讀活動,促進學生閱讀素養的內化。
關鍵詞:小學生;閱讀素養;培養策略
引言:閱讀對一個人的終身發展發揮重要促進作用。良好閱讀素養的培養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研究表明,8-10歲兒童已經能夠自由流暢地閱讀,而8-14歲階段,對于人的閱讀能力發展來說,則是最佳的發展階段。閱讀素養的培養是語文學科教學的關鍵重點之一,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必須要充分發揮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閱讀素養培養的優勢,采取合理有效教學措施,促使小學生閱讀素養有效提升,為小學生終身發展奠定重要基礎。
一、培養小學生閱讀素養的意義
素質教育時代,培養小學生閱讀素養,既是滿足時代教學要求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學生實現全面發展過程中提供保障的關鍵內容。小學語文對于小學生閱讀素養的培養的重要性體現為:一是提升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小學生身心發展尚不健全,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學生,語言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語言表現受限。大量閱讀能豐富學生的詞匯量,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發展,實現自由表達。二是提升小學生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如果學生已經具備較高的閱讀素養,那么也表示其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在自主閱讀中可以發揮的主觀能動性更高,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促進其更好地認識世界,獲得思維能力的發展。并且通過閱讀,還能夠使學生的想象空間無限拓寬,為其想象力發展提供空間。三是促進小學生人格健全。培養小學生閱讀素養,需要借助大量的優秀閱讀素材。這其中蘊含的正確的價值觀念等內容,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滲透進學生的思維觀念中,從而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形成健全人格。由此可見,小學生閱讀素養的培養與學生成長與發展的聯系是非常緊密的,通過小學語文使學生的閱讀素養得到有效培養和提升,是教師教學應當關注的重點。
二、小學生閱讀素養培養的有效策略
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素養,要求教師立足小學生實際學情,有效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在教學觀念上,要及時進行轉變,并確保目標制定與學生實際相符;同時采取閱讀情境創設、興趣激發、方法創新、活動豐富等有效途徑,進一步實現培養小學生具備良好的閱讀素養的根本目的。
(一)轉變閱讀觀念,確定適切培養目標
小學生閱讀素養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也不可操之過急,而是要轉變為以生為本的閱讀教學觀念,堅持以生為本的觀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與之相適應的培養目標。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低年級小學生正處在閱讀啟蒙階段,實現高質高效的提升其閱讀素養,應關注的關鍵點在于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激發與閱讀習慣的形成方面,閱讀能力的培養也應當以淺層次能力培養為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教學手段的合理應用,通過激發興趣,增強投入,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確保閱讀素養培養的實效性。同時,依靠豐富的閱讀活動,使學生具有更加真實強烈的閱讀體驗,使得其閱讀能力發展得到有效保障。通過明確與小學生實際學情適切的教學目標,有效提高小學生閱讀素養培養有效性。
(二)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尤其對于低年級學生,他們沒有較高的自我約束與管理能力,基于興趣的內生動力是使其投入學習的根本保障。因此,教師要將學生這一身心特點作為選擇教學手段的重要立足點和切入點,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的閱讀興趣被激發出來,并充分發揮其產生的動力促使其投入閱讀。
例如,在教學小學二年級《坐井觀天》一課時,教師可以根據閱讀材料制作簡易的動畫,利用多媒體進行播放,創設與閱讀素材相應的情境。在閱讀課文之前,將動畫的聲音隱去,讓學生觀看動態畫面,然后設置問題“同學們猜一猜小鳥和青蛙在說什么?”,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課文找出問題的答案。在閱讀完成后,為學生再播放動畫,并增加聲音。在這一過程中,通過情境問題學生可以發揮想象猜一猜小鳥和青蛙的對話,再通過閱讀找答案,這樣,學生閱讀興趣就能夠被充分調動起來。
(三)創新教學,掌握方法
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創新閱讀教學,能夠讓小學生自覺投入到閱讀中,培養起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小學生來說,在閱讀教學中要注意運用寓教于樂的方法,讓小學生能夠投入到閱讀中,愛上閱讀,并能夠掌握閱讀方法。
例如,在教學小學三年級《小狗學叫》一課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互動閱讀模式進行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兩人分組,在閱讀過程中,遇到“喔喔叫”“咕咕叫”的時候,相互作出動作,并模仿小公雞和杜鵑的叫聲,然后引導學生以叫聲為線索,串聯起小狗學叫故事。閱讀方式,這種閱讀的趣味性更容易使學生融入,真正進入到閱讀中,具有顯著的寓教于樂優勢,同時并加深閱讀印象,了解掌握故事內容,并能夠掌握這種參與到閱讀素材中的方法,更好地理解閱讀內容。
(四)豐富活動,發展能力
豐富的閱讀活動能夠為小學生帶來較強的閱讀體驗。在小學生閱讀素養培養中,閱讀能力是去閱讀素養培養的重要方面,但受限于小學生身心發展,閱讀能力培養應以淺層次基礎能力為主。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參與中獲得相應的能力,對于小學生能力發展非常有效。教師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發展,就需要借助教學過程中豐富的閱讀活動,為其能力發展提供廣闊的額空間。
例如,在教學小學二年級《我要的是葫蘆》一課時,教師可以以讀書交流會的形式開展閱讀教學。首先引導學生淺閱讀,單純閱讀不用思考任何問題,了解故事情節;然后提出問題“主人公為什么最后一個葫蘆也沒有得到”,讓學生深層閱讀,將問題帶入到閱讀過程中尋找答案;最后,組織學生進行讀書交流,根據問題交換各自意見。這一過程不僅可以加強學生掌握課文內容,同時還可以通過交流,加深學生對“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看問題要全面”這一觀點的理解,使學生閱讀能力發展。
結語:小學生閱讀素養的培養與學生成長發展的關系十分密切。閱讀素養同時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要求教師充分發揮語文學科優勢,立足小學生身心發展及實際學情,通過確定適切的教學目標,探索有效的閱讀素養培養方法,使小學生閱讀素養培養質量真正得到有效提升,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元.在文學經典閱讀中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素養[J].新閱讀,2020(10):64-65.
[2]姜金麗.淺析核心素養背景下興趣閱讀與小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J].中國新通信,2020,22(16):181.
[3]劉潔.立足閱讀,著力培養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J].考試與評價,2020(02):2.
(作者單位:湛江市吳川市梅菉中心小學,廣東? ?湛江? ?5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