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桂蘭 弓鋒輝
摘要:什么樣的課堂有利于實現數學學科的育人功能,努力做好三項工作:一、用對的方法教學。二、 要把握思維策略。三、要發展學習能力。學生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是數學活動的中心,學會發現數學是學生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的動力和源泉。
關鍵詞:核心素養;數學思考;發現數學
數學課堂教什么?學生學什么?什么樣的課堂更有利于實現數學學科的育人功能?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個人的認識。
一、用對的方法教學
數學課堂要凸現數學價值,整體思想,結構思想,模型思想是數學的根本。要立德樹人,以數學的學術形態引領學生的價值觀念。為了使學生受到良好的數學教育,數學教學不僅要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而且要把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三個方面有機結合。整體實現課程目標,無論是實施課堂教學方案,還是組織各類教學活動,不僅要重視學生獲得知識的技能,而且要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感悟數學基本思想。引導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積累數學經驗,幫助學生形成認真,勤奮,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質疑的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關于“零指數冪”的教學,設計如下:教學目標,了解零指數冪的規定,會進行簡單的計算,感受這個規定的合理性。并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數學思考,感悟理性精神。首先通過提出問題,如果應用同底數冪的運算性質可得,那么有什么意義呢?等于多少?需要做出解釋,面臨挑戰。實際上,,于是。然后引導學生感受的合理性。例如:細胞分裂,一個細胞分裂一次變兩個,分裂兩次變四個,分裂三次變八個……分裂次變個。那么一個細胞沒有分裂呢,還是一個即。這樣在學生感受合理性的基礎上,做出規定:。為什么?讓學生思考,小組討論,最后組內得出結論,同底數冪相除時,當被除數和除數的指數相等時出現了零指數冪,零不能做除數,所以。綜上,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了數學自身發展的軌跡,有助于學生感悟指數概念如何擴展,借助學習零指數所獲得的經驗,可以進一步對負指數冪的學習提供了方法。有助于學生理性的思維。
二、要把握思維策略
歸納和演繹是數學思維的兩個輪子,要因材施教,以數學的教育形態凸顯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為學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教師應當準確的把握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設計一個好的教學方案。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因勢利導,適時調控,努力營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形成有效的學習活動。例如關于“角的概念”教學方案設計,學生已學過直線,射線,線段。問題一,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畫兩條射線,看誰畫的種類多。一名同學上黑板畫,畫完后再叫其他同學補充其他的畫法。問題二:找熟悉的圖形?引出角。問題三,什么叫做角?學生通過剛才畫圖發現,當兩條射線端點重合時畫出的圖形才是角,所以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組成的圖形叫做角。這樣得出角的概念學生的感受是深刻的。問題四: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角?有的同學說教室里就有好多角,黑板的角,桌面的角,門的角,國旗中五角星的角,鐘表的時針與分針也形成角。問題五: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鐘表,如果分針想象成一條射線,你又發現了什么?學生發現分針在轉動的過程中,每個時刻都形成了一個角。問題六:角還可以如何定義?請同學們思考。最后得出動態角的定義,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所形成的圖形叫做角。數學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通過具體數學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幫助學生逐步學會思考,努力提升思維的品質。數學學習更應強調老師的“引”和學生的“思”。
三、要發展學習能力
學習數學就是要讓學生去發明和發現。要少教多學,以數學的再生形態引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在積極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不斷得到發展。學生獲得知識必須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礎上,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只有親身參與教師精心設計的活動,才能在數學思考,問題解決和情感態度方面得到發展。例如:學習一次函數的圖像。活動一:我們先回顧正比例函數我們研究了什么?怎樣研究的?學生思考并解答,正比例函數學習了定義、圖象和性質。圖象是如何發現的?列表、描點、判斷形狀、連線。研究方法是什么?從特殊到一般,再從一般到特殊。類比思考:一次函數我們要研究什么?定義已研究過,本節課我們重點研究一次函數的圖像。活動二:探索圖象的形狀。研究一次函數的圖象,小組合作完成,給學生留充分的時間去探究,老師要有耐心,這是本節課的難點所在。畫完圖像后,小組展示:方法一,通過列表發現,取相同值時,的函數值比的函數值大1,只要把的圖象向上平移一個單位得到的圖象,于是的圖象是一條直線。方法二,通過列表、描點、觀察判斷、連線得到的圖象是一條直線。活動三:仿照剛才的研究方法,畫的圖象,得到的圖象也是一條直線。活動四:歸納總結,一次函數的圖象現狀是什么?我們是怎么知道的?你認為怎樣畫一次函數的圖象?為什么?學生先自己獨立思考,后組內交流,得出結論。活動五:畫和的圖象,學以致用,鞏固新知。數學學習不是學生懂了,也不是學生學會了,而是學生自己悟出了道理、規律和思考的方法。這種悟只有學生參與到數學活動中才能得以進行。課堂上給學生提供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嘗試,推理,歸納,總結等數學活動過程,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有機的融入數學活動中去。
教師教知識的教法固然重要,但教會學生發現數學更重要。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更應該學習數學的思考和處理問題的方法。數學學科的育人功能體現在學生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識情況下,培養學生抽象的思維和推理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說:“數學教育應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即看做某種思維活動的教學。”學生能動的創造性的學習是數學活動的中心,學會發現數學是學生能動的創造性學習的動力和源泉。
參考文獻:
[1]卜一樓. 教學質量由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決定 《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20 1-2.
寶雞市相家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