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玲
摘 要:初中是由小學邁向中學學習的轉換點,隨著學科的增多,難度的提高,學生學習的壓力也不斷上升,為避免厭學情緒的出現,提高學生的知識接受程度是關鍵。結合新型教學理念開展問題式教學,明確課堂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的放矢,并通過達成一個又一個的學習目標,培養學習動力,提升學習效率。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科學探究精神,為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完成人才儲備工作。
關鍵詞:初中數學;問題式教學;強化自主思考;培養創新意識;加深知識記憶
本文筆者針對問題式教學與初中數學課堂有效結合做出如下討論,希望能為廣大教師帶來一定的啟發。
一、強化自主思考
隨著新課改的推廣,問題式教學應運而生,傳統教學模式中,課堂提問的內容與形式只與教師的教學內容與節奏有關,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提高學生的主觀學習體驗,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摒棄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發揚新型教學理念的優勢,給予學生充分的空間進行自主思考,進而提升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問題式教學的開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鍛煉自主學習能力,對其未來的發展和學習的進步具有重要的基礎意義。
例如,在學習“整式的乘法與因式分解”時,本章節是二次函數學習的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學習意義。隨著課堂的進行,我為學生提出一個又一個問題,“請根據課本中的公式嘗試列出你所想到的衍生公式。”“完成本堂課的學習內容后,解答前文題目時是否能找到更簡便的方法?”通過提問,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思維,提升學習效率,掌握更高效的學習方法。
二、培養創新意識
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與全面能力,創新意識作為重要的人才標準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培養價值,通過問題式教學的開展,可以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問題式教學目的不僅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是通過問題設置,幫助學生學習教室的數學思維方式,“出題比做題更能反映一個人的數學能力。”教師的教學應當以思維的傳授為主,帶領學生分析出題人的意圖,是提高解題效率與考試成績的關鍵。同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多想多看,多做多學,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找到數學知識的共生點與聯系性,構建學習思維導圖,將整個知識網絡貫通。
例如,在學習“反比例函數”時,為提高學生的答題效率,我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正向思維與逆向思維的定義,通過明確問題的實質去進行習題的解答,使得學生不僅僅掌握了這一道題目,題目與題目之間連接成線,線與線之間連接成網,通過長期的努力將初中數學知識融會貫通。“反比例函數雖然圖像難畫,但是將未知數的位置進行調換后,便成為了正比例函數。”有時不能稱為重點的一句話,反而能啟發學生的學習思維,重要的是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自主思考的空間,只有具備一定的思考能力之后,學生才有能力沉淀學習思維,深化知識記憶,進而帶動創新意識與能力的提升。
三、加深知識記憶
數學科目的學習最終還是要歸根于知識的掌握,基礎不牢固,高樓大廈無從建起,數學的學習重點在于幫助學生對學科知識建立理性的認知,提高內容的理解程度,進而帶動學習節奏與效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以靈活記憶的方式代替死記硬背,通過靈活的問題設置,對學生循循善誘,重視問題解答思維的記憶,從而強化知識點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在解答過程中提醒學生進行方法的積累,可以有效的提高考試過程中的解題效率,從而留出充分的時間進行檢查。
例如,在學習“三角函數”這一章節時,本章節的重點內容是將三角形的邊角對應關系進行著重記憶,我在課堂上為學生布置許多的練習機會,通過多次有效的練習,幫助學生提高知識的掌握程度,可以有效的減少出現錯誤的可能。我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結合圖像記憶學習的方法,首先將sin和cos的圖像深刻記憶在腦海中,當需要取某一個值時,將值帶入x軸坐標中,得出y軸的坐標即結果,將圖形與數字高度結合,從而提升知識掌握效率。
總而言之,開展問題式教學,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深化知識記憶,帶動創新意識的提升,進而完成教學計劃。在教學開展過程中加強師生的溝通交流,通過密切的師生教學配合,共同提升教學課堂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左杰.初中數學課堂提問的誤區分析及對策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11).
[2]趙娟.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實現途徑[J].亞太教育,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