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平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當前在高中生物教學工作中教師更加注重采用多元化手段開展授課。對于生物學科來說,本身就具有較強實踐性,而且和日常生活有著深遠聯系,所以教師應發揮出生活化教學手段利用優勢,注重融入學生熟悉的生活事物,激發其學習欲望和主動性,創設良好學習氛圍,達到理想教學效果。但是不可否認,當前在高中生物教學工作中依然存在各種問題有待完善,教師未能夠發揮出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利用優勢。因此,本文將圍繞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為主題來展開分析,通過詳細了解當前高中生物教學存在的薄弱環節以及實現教學生活化的價值,再提出促進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
引言:和其他學科相比,生物學科有著獨特的魅力,而且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深遠聯系,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學習,靈活應用各種生物知識,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來創設特定教學情境、聯系生活實際組織各種實踐活動,有效落實生活化教學理念,迎合新課改提出的各項要求。在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工作中因為教學理念和采用的教學手段較為落后,所以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且教師未能注重和學生互動交流,導致教學效率低下,種種問題的存在都體現出將生物教學和生活實際結合的必要性。
一、針對于當前高中生物教學存在薄弱環節的探究
在當前高中生物教學工作中依然存在各種問題有待完善,影響了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背景下,雖然我國更加注重教育事業的發展,在生物教學工作中也開始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但是不可否認,生活化教學模式依然并未發揮出利用優勢,究其原因就是教師未能夠依據教學基礎利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教師沒有和學生交流溝通,掌握學生的生活實際,所創設的生活化教學情境缺乏真實性,而且未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學生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在這一教學背景下導致其自主探究意識和學習空間受到限制,影響了自主能力和創新思維的發展。與此同時,教師為了讓學生全面地掌握生物學習重點,理解理論知識,通常會用生活中的各種案例,但是由于當前教師隊伍呈現出老年化特點,而且高中時期的學生年齡普遍較小,所以師生有著較大的年齡差,存在著溝通代溝,導致教師所選擇的生活案例和當前學生實際生活不相符,不能拉近理論知識和日常生活之間的距離,從而影響了生活化教學工作開展。除此之外,在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工作中還存在著一種普遍現象,就是教師為了讓學生全面地掌握概念型生物知識,所以會把具有專業性較強的學術詞語合理轉變成為學生日常生活中所采用的口語,從而完成授課,在這一教學中雖然能讓學生了解專業術語體現的含義,但是卻不能讓學生靈活記憶,全面內化重點。
二、針對于實現高中生物教學生活化價值的探究
在高中生物教學工作中采用生活化教學手段是具有現實意義的,高中時期的學生心理和生理逐漸發展成熟,并且有著自身想法。在生活教學工作中如果部分學生認為學習過程較為枯燥和乏味,那么很有可能將會失去學習欲望,影響教學工作的開展。而注重采用生活化授課,會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相互聯系,轉變學生學習態度。所以,生活化教學模式是實現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背景相互聯系,以此來激發對生物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達到寓教于樂的特點,讓學生主動地融入到各學習環節中,提升參與度,最終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本身對于生物學科來說,各種內容都是揭示了日常生活中的規律,所以更方便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收集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加深對生物知識實質的了解。而且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下,對當前高中生物教學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應深入貫徹新課改理念,進行生物教學,促使生物教學生活化,這也是迎合新課改要求的主要途徑,讓學生有著廣闊發展空間,形成良好生物核心素養,為促進生物教學工作有序開展和學生全面發展提供保障。
三、針對于促進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開展可行性對策的探究
(一)內容聯系實際
生物學科本身和日常生活有著深遠聯系,而且生物教材中的各知識點都是來源于學生的日常生活,因此在生物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善于和學生溝通,對生物教材中的各重點深入研究和分析,并積極尋找生物知識和生活所存在的聯系之處,探究生活中所潛在的生物知識,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高中時期的學生,都已經具備了一定學習基礎,并且有著良好學習意識,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重點來選擇生活中的內容。例如,當教師在帶領學生共同學習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這一內容后,學生將會掌握本節課的學習重點是植物會在陽光下發生光合反應;而處于黑暗場景時,則將會進行呼吸反應,教師要合理利用本節課所學習的生物原理,向學生提出和日常生活相互聯系的問題,像為學生提出“你們家里的臥室會不會擺放植物呢?”、“在臥室里應不應該擺放植物呢?”、“如果在臥室里擺放植物,我會對我們的睡眠有影響嗎?”通過各種問題來讓學生依據本節課所學習的生物原理來得出正確的結論,因為在晚上植物不會直接受到太陽的照射,所以將不再進行光合作用,而開展呼吸作用,當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時,會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所以在我們的臥室里也不能夠擺放太多植物,否則將會嚴重影響睡眠質量,通過這種手段將生物教學和日常生活相互聯系,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加深入了解知識重點,同時也會讓學生健康生活。
(二)合理創設情境
當學生的注意力始終保持集中時,才會更加充分吸收知識重點,所以具有吸引力的生物課堂是提升教學效果的前提保障。在高中生活教學工作中教師應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讓學生將自身關注點始終放在學習中,在特定教學情境中深入理解課本中的重點內容。所以,在后續生活教學工作中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較為熟悉的生活化場景,并依據學生年齡特點、本節課所教學的重點內容,加強引導學生,以此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當教師在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同時,要和學生深入交流和溝通,了解其個性化需求,依據學生的需求來融入具有特色的情境內容。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生態系統的能量循環”這一內容時,教師應為學生創設和日常生活相互聯系的情境,像“同學們,如果你們在外出旅游時來到了荒無人煙的地方,在你的周圍有著茂密的樹林和小溪,但是你很難在短時間內擺脫當前這種處境,但是你手里有兩只雞和一些玉米,你會怎樣利用你所擁有的物品來獲取更多能量支撐,等待救援人員的幫助呢?”,當教師在為學生創設作業情境后,將會讓學生發揮想象力定實現對治宣所具備的物品合理規劃,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對學生所制定的方案進行合理化評價,并利用生物知識表現出自己是持支持態度還是否定態度,通過這種手段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全面掌握和生態系統能量循環有關的生物重點。
(三)開展實踐活動
高中生物教學工作不應只是局限于課本中的內容,教師應注重收集其他的教學資源,并拓展教學空間,提升學生實踐探究能力,讓學生付諸行動,創造更多實踐機會,在這一潛移默化過程中了解生物學科和日常生活所存在的聯系。例如,當教師為學生講解“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這一內容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完本節課理論知識后,可以開展拓展教學工作,舉辦實踐活動。要求教師和學生深入了解和溝通,掌握其學習基礎以及個性化需求,再為班級中的學生合理分組,并確保各小組成員學習能力差距不大,然后為小組準備實驗材料,像顏色較深的洋蔥外表皮、質量為0、3g/m的蔗糖溶液、顯微鏡和清水,在準備好各種工具后,教師可以和學生共同開展實驗。在實驗開展前,教師要發揮出多媒體技術利用優勢,實現利用多媒體技術來讓學生掌握實驗的正確步驟,并了解實驗中的注意事項,在當學生全面掌握實驗步驟后,系統觀察實驗的結論,像如果外界溶液的濃度要比細胞溶液的濃度要大,那么細胞溶液中的水分會逐漸滲透到外界溶液中,那么滲透作用將失去水分,反之則吸收水分,讓學生掌握到各種濃度的溶液會對細胞吸水和失水產生影響的生物原理,教師還要積極鼓勵學生尋找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實際現象,同時也可以為學生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問題,像“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都吃過咸菜,你們知道咸菜在腌制過程中是吸水還是失水嗎?”、“在夏天,小植物被太陽暴曬后,變得枯萎,而在為其澆水后,小植物的葉子逐漸恢復成綠色,那么這一現象是吸水還是失水?”,通過融合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不僅能幫助學生獲取重點知識,同時也會讓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習慣。
(四)布置生活作業
教師要為學生布置生活化作業,生物教學工作單憑依靠在課堂中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很難達到理想教學效果,所以教師應注重拓展教學空間,并為學生布置具有生活化的作業,讓學生主動地完成各項任務,發展自我,掌握關鍵知識。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合理利用業余時間,設置生活化作業,讓學生在深入探索過程中形成良好生活核心素養。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生態環境的保護”這一內容時,教師則可以先為學生安排預習任務,讓學生在預習環節了解“當前我們所面對的生態問題都有哪些?”、“產生各種生態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如果生態問題不能夠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會對我們的正常生活產生哪種影響?”,在提出各種學習任務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網絡技術收查資料,掌握更多教材之外的內容,并在這一潛移默化過程中,具備正確學習態度,實現在后續生活和學習中規范行為,避免浪費水資源、垃圾分類,為保護生態環境貢獻出自身力量。
在高中生物教學工作中教師應從學生的學習背景為著手點來科學采用生活化手段,探索和生活概念相關的日常事件,整合生物知識教學模式,促使傳統抽象的學習內容以更加具體化的形式展現。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學習各種生物學的概念,教師還應善于引導學生,理解各種生活活動的特定形式,并逐步發展生活概念。
結語
通過上述問題的分析,我們充分地意識到注重高中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而教師則應當改變傳統教學理念和態度,采用多樣化手段開展授課。處于高中時期的學生心理和生理逐漸發展成熟,并且具備了一定知識基礎,而將授課工作和日常生活相互聯系,會降低教學難度,讓學生更加深入探究生物知識,把掌握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提升應用能力。所以,教師要在后續高中生物教學工作中將授課內容和生活實際相互聯系、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開展生活化實踐活動、布置生活化作業、采用趣味生活化教學手段。與此同時,教師還應具備一種終身學習意識,善于反思,總結教學經驗,加強和學生的互動交流,為促進高中生物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宋璐瑤.淺談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效性[J].赤子(上中旬),2016(18):230.
[2]黃奎聲.基于核心素養發展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9(4):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