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兆吉
摘要:在小學階段培養小學生的道德品質至關重要,道德與法治學科是提高小學生的道德品質素養的重要一環。在各小學不斷推進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整個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在此情況下,教師應當積極探究德育教育和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相融合的高效策略,努力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 德育教育; 教學目標
對于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者而言,小學德育工作包括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和學校德育建設等工作,學校是培養少年兒童思想道德素質、行為習慣和法治意識的主要陣地,小學階段是個人形成價值觀的關鍵期,能夠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學校開展德育教育和加強學校德育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德育教育的現狀
在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相對來說起步比較晚,所以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采取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相對來說也比較滯后,德育教育的效果并不好。有些教師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一味說教,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的灌輸,取得的效果也并不理想。
在有些地區,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的隊伍建設并沒有與時俱進,很多情況下,道德與法治課程是由其他的教師代講的,難以保證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和專業性。在具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要和現實生活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去豐富自身的情感,產生對于這門課程的求知欲。但是在具體教學實踐的環節中,很多教師的課堂教學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存在互相脫節的現象,導致一些教學內容顯得蒼白、無力、空洞,并沒有充分吸引小學生。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德育的滲透措施
1.樹立并完善價值觀方面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學科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對教師的教學過程以及反思過程都具有指導作用。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引下,教師需要樹立基于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與價值觀的“三維”教學目標,為全方位的學科教學創造良好的開端。因此,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在滲透德育教育內容時,首先應當樹立并完善情感與價值觀方面的教學目標,將思想教育的內容融入教學目標,以此來使學生清楚自己通過學習理論知識應當確立的思想觀念,這樣有利于教師落實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更好地推動學生達到學習成果。
例如,在講解《學會溝通交流》的知識時,教師可以結合德育教育中的“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交往禮儀”的內容,明確“形成理性對待分歧、寬以待人的思想意識”等價值觀方面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全面認識本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在該教學目標的指引下,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勇于表達自己的意見、耐心傾聽他人的觀點、學會包涵與寬容”等知識內容,強化學生對“與人溝通的方法”的學習。這樣,教師能夠有效實現德育教育與學科教學相結合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教學目標。
2.和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融入德育教育
在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要讓小學生去了解學校和班級的規章制度,認識到規章制度的合理性、正確性,明白自覺遵守規章制度的重要性。要讓小學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要按照規章制度辦事,為今后的遵紀守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中落實規章制度是非常實用的。比如說,平時教師可以表揚那些遵守紀律的學生,讓他們起到模范和榜樣的作用。教師要真正地去欣賞小學生,鼓勵的眼神,贊許的示意,正式的表揚,都可以引發小學生的榮譽感,讓他們樹立遵守紀律、敬畏規則的意識。另外,教師要廣泛地去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素材,給學生講歷史故事、身邊故事,深刻地去剖析這些故事,挖掘其內涵,引導學生去熱愛祖國,建設家鄉,遵守法律,自強不息。教師要找好切入點,不要一味說教。教師要了解小學生的興趣愛好,不能牽強附會,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引導,自然而然,潤物無聲,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去提升能力。
要想讓小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法律意識,教師就要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讓小學生受到環境的熏陶。一個學校的校園環境,是社會價值和學校文明程度的集中體現,也是讓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法治觀念的有效陣地。學校要根據自身特色,去營造良好的氛圍,可以充分利用板報、海報、校刊、網站、公眾號等各種各樣的載體;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知識競賽、張貼名人名言和宣傳標語等等,營造學校法治教育和道德滲透的濃厚氛圍。
3.透過生活案例塑造學生的優良品質
道德與法治教學和德育教育都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產生著密切的聯系,對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成長與發展具有推動作用。所以,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應當融入生活化教學的理念,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發掘教學資源和德育教育的素材,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踐行德育內容,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實際生活能力。在實際教學時,教師可以將某些生活事件、社會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正面案例或者反面案例,也可以組織學生模擬某些生活情境,通過這樣的方式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行為準則。
總而言之,德育教育在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學中的滲透有利于學生發展自身的品德素養,樹立責任意識。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繼續探究德育教育的高效滲透策略,優化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努力實現課堂教學的目標,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充分展現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價值,推動小學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蒙志勇. 淺談如何提升小學思想品德的德育功能[J]. 教育界:基礎教育, 2019, 000(006):P.138-139.
[2]周洋. 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德育滲透方式方法淺析[J]. 幸福生活指南, 2019, 000(005):1-1.
[3]張連春. 淺析如何發揮好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J]. 中國校外教育(美術), 2019, 000(005):59-60.
[4]王中華. 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方法[J]. 山東青年, 2019, 000(001):67.
青島市膠州市鋪集鎮黔陬小學 266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