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依
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冠心病病人護理中運用人文關懷的綜合效果。方法:選擇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接收治療的老年冠心病病人,共計74例,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7例。其中對照組病人開展常規內科護理,觀察組病人開展人文關懷護理,對比兩組病人的臨床護理成效。結果:治療前兩組病人的心理狀態評分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病人的心理狀態評分進一步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老年冠心病病人護理中使用人文關懷,效果優良,病人的心理狀態獲得顯著改善,值得廣泛推廣以及運用。
關鍵詞:人文關懷;老年冠心病;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9-235-01
冠心病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以及生存品質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冠心病病人的生活與治療過程中,合理的護理方法施展了很重要的作用,在護理文化中人文關懷是主要內容,護士與病人的交流重點基于此進行,對病人實施人文關懷護理,能夠緩解其緊張情緒,強化護士與病人的關系,加強醫院形象[1]。基于此,本文選擇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接收治療的74例老年冠心病病人,重點分析人文關懷在老年冠心病病人護理中的運用效果,現具體論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接收治療的老年冠心病病人,共計74例,全部病人都經臨床診斷進一步確診為冠心病,與冠心病的臨床診斷標準相符,每一個病人的意識都是清醒的,對本組研究知情以及同意,對知情同意書進行簽署。排除有免疫性疾病以及腫瘤疾病者。其中女性病人38例,男性病人36例;年齡范圍是61至84歲,平均年齡是(72.5±1.6)歲;病程范圍是2至13年,平均病程是(6.4±1.7)年。隨機將其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7例。對比兩組病人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沒有明顯的區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病人開展常規護理:對老年冠心病病人強化用藥與飲食指導、健康教育,遵醫囑提供有關的治療護理。
1.2.2觀察組
觀察組病人開展人文關懷,具體內容如下:第一,加強護士的服務意識:定期組織護士參與專業培訓,提升護士的專業操作水平與溝通能力,對護士的服務意識進行轉變,在護理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第二,加強心理干預:護士在與病人的深入交流中采取有效的溝通方法,從病人的角度開展思考,更好地滿足病人的心理與生理需求;針對病人存在的心理問題,探究產生原因且提供個性化的干預,在第一時間處理問題,對病人的消極情緒進行消除,推動病人愈發積極地面對治療以及康復護理[2]。第三,加強健康宣教:在為病人開展護理操作之前,把操作的意義、作用與目的告知病人,獲取病人的廣泛理解以及支持,針對老年冠心病病人記憶力不好的問題,在口頭解說藥物注意事項與使用方法的同時,把有關健康知識進一步粘貼在床頭,并且提醒家屬嚴格監督病人遵醫囑用藥。第四,人文關懷康復訓練:將病人的運動愛好與身體情況結合起來制定科學的康復運動計劃,能夠選擇體操、慢跑以及散步等有氧運動,按照病人的運動強度與自覺疲勞度對運動康復方案進行調整,每次40至60分鐘,一周3至5次。
1.3觀察指標
評估兩組病人治療前、后的相關心理狀態,借助于焦慮自評量表與抑郁自評量表來評價病人的心理狀態,其中SAS量表、SDS量表得分愈高,就說明焦慮狀況、抑郁狀況愈嚴重。
1.4統計學方法
借助于統計學軟件SPSS16.0對數據開展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開展t檢驗,P<0.05說明差異擁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比兩組病人治療前、后心理狀況:治療前,對照組病人SDS評分與SAS評分依次是(47.2±6.4)分,(48.6±5.9)分;觀察組病人SDS評分與SAS評分依次是(47.4±6.3)分,(48.3±6.1)分,兩組病人SDS與SAS評分沒有明顯區別,P>0.05。治療后,對照組病人SDS評分與SAS評分依次是(39.7±5.4)分,(42.3±5.7)分;觀察組病人SDS評分與SAS評分依次是(32.5±5.2)分,(35.6±5.8)分,觀察組病人的心理狀態改善程度進一步優于對照組,差異明顯,擁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伴隨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不斷發展,冠心病發病率的持續增加,人們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冠心病。冠心病病人的相關治療,既要重視藥物的合理使用,也需要高度注重護理[3]。一般來說,冠心病病人的臨床護理中,都是以常規護理為核心,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醫務工作者在持續探索的過程中發現人文關懷在病人的恢復中施展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人文關懷能夠使病人充分了解自身實際情況,消除自身的恐懼感,進一步提升與疾病戰斗的自信心,在治療的時候有效配合醫務工作者完成治療,進而實現治療成效的提升。本組研究中針對74例老年冠心病病人依次采取人文關懷護理與常規內科護理,經相關研究發現,觀察組病人的心理狀態評分進一步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老年冠心病病人護理中使用人文關懷,效果優良,病人的心理狀態獲得顯著改善,有助于對病人的心理疏導,創建優良的護患關系,推動病人疾病的盡快恢復,值得廣泛推廣以及運用。
參考文獻:
[1]王靜雯.人文關懷在老年冠心病康復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健康必讀,2019,000(001):129-130.
[2]季愛玲.中醫特色護理聯合個性化人文關懷對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臟康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0,033(007):1182-1183.
[3]劉梅.優質護理在急診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中的作用及對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9,017(004):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