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孟亞楠
摘要:隨著社會科技不斷的發展,人工智能成為人們一大追捧對象。互聯網技術、云計算應用等新興產業逐漸進入會計行業中,推動了會計行業的發展,致使當前社會企業對高科技會計人員的需求越來越大。中職院校主要為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所以中職會計專業培養的目標也在隨著社會需求進行轉變。在此背景下,中職學校會計教育應將人工智能等技術注入到教學內容中,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背景下,中職會計教學改革的重要性,提出了相應的改革策略,以推進現代化中職會計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中職學校;會計教學;人工智能時代;研究
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各行各業逐漸使用人工智能代替工人。會計行業也不例外,在傳統的會計行業中,受傳統會計行業的限制,忽視管理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所以要求會計工作者擁有數據分析能力。在人工智能時代下,會計工作需具備管理能力與決策能力等復合型能力。因此,中職會計教育應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規律,應整改自身的教育體系及理念,力求為社會培養有能力、專業的會計人才。
一、中職會計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在人工智能盛行的時代下,國際上某些大型的會計公司對傳統的會計核算工作實施了重大改革,通過引入人工智能技術,推出智能機器人,以提升會計核算的工作效率。并且,智能化核算技術的應用,實現了以較低的時間、人工成本做更具難度的核算工作。因此,為了順應時代發展,達成為國家輸送新科技會計人才的目標,國內的會計用人企業也逐漸開始利用人工智能機器設備,有效提升了會計工作的效率。目前大多中職院校依然停留在傳統的會計教學方式中,阻礙了社會的高速發展。所以,中職院校應積極地整改教學模式,引入人工智能教學設施,為社會的發展建設培養具有管理決策能力的新型科技人才。
二、中職會計教學改革路徑探析
(一)引入新型教學理念
人才培養應滿足于當前社會就業環境。會計專業作為大多院校的核心代表專業,對社會用人企業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傳統的會計教學理念主要秉承著全力培養核算型會計人才上,未結合社會科技發展創新教學理念。由此,在教學內容方面,校方應引進先進的人工智能教學設備,以管理設備知識為切入點,讓學生在學習專業會計知識的同時,鍛煉自身的管理決策能力,幫其樹立戰略思維,促進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發展。
(二)重視實踐教學
傳統的教學理念深入人心,注重理論教學,忽視實踐教學,是傳統教學的致命缺點,中職會計專業教育也不例外。在人工智能時代下,中職會計專業應更加重視實踐教學,優先選擇國家級高質量教材,使學與做融為一體。與此同時,校方也可以與社會大型會計用人企業進行合作,根據企業發展現狀,制定人工智能視域下的新教材,在符合教育部門標準和要求的同時,增加實踐課程內容,從而使教材內容更加貼合市場發展,進而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加強師資力量
中職院校必須立足于會計專業改革,適應社會人工智能時代下的轉型需求。教育的本身就是教師及領導,只有不斷提高專業師資隊伍質量,才能強化改革理念,做好帶頭作用。校方需對教師的專業理論知識進行培訓,使其熟練掌握及靈活運用實操技能,還需加強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以保證教授內容的準確性、具體性、實用性。例如,校方可推動教師朝“雙師型”方向發展,教師在現有的能力基礎上,積極考取專業證書,不斷擴充自己的理論知識容量。其次,校方應鼓勵教師“走出去”,利用教學空余時間,參與到社會企業中鍛煉自身的實踐應用能力,為教學提供豐富的實踐事例。同時也能切身體會到當今社會企業發展的趨勢,制定先進的教案素材。再來,實施“引進來”政策,校方與企業相互學習,從企業中挖掘工作經驗豐富的新型會計人員,定期開展經驗傳授講座,從而提升學生對社會企業的認知度。
(四)構建多樣化教學模式,推進教學改革
多樣化教學模式就是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引入多樣的新型教學方式。教師在總體教學過程中的角色應發生改變,將課堂的主體地位交給學生,全方面輔助學生學習。隨著新型教育模式的不斷更新,既為學生拓寬了學習空間,又為教師提供了新穎、高效的教學方式。例如,采用項目教學法,通過將學生分組,給其自由探討、共同努力的空間,讓學生相互探討理論的具體實施方法,打破傳統教學環境,讓學生在相互探討理論的實施方法。以此模式推進教學改革,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發展。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在當代社會背景下,財務機器人等人工智能擁有著準確、高效的特點,已逐漸取代了會計工作人員的位置。因此,作為重點人才培養基地的中職院校,應轉變會計專業教學方向,加強對新型技術人才的培養。通過引進現代化教學理念、重視實踐教學、強化師資力量、構建多樣化教學模式四方面,提升學生的綜合實力及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鄭靈慧.“人工智能+”背景下中職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20(47):204-205.
[2]李波.人工智能背景下中職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商論,2019(12):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