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彤
摘 要:微課作為近年來教學改革中的熱門話題,持續為院校教師所關注,同時各學科的微課教學制作、教學應用策略及教學效果研究也越來越深入。在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中,微課的運用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然而如何有效運用鋼琴微課進行教學來提高教學水平,仍然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基于此,文章從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角度出發,針對課前布置、課堂重難點講解、課后復習(輔導)三個環節的微課應用策略進行論述,以提高鋼琴教學效果。
關鍵詞:學前教育;鋼琴微課;高職高專
注:本文系黑龍江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在線教學資源建設研究” (SJGZZ2020010)研究成果。
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以其短小靈活的結構,直觀清晰的觀看視角越來越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青睞。更重要的是,微課的學習模式既有別于傳統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又是在其基礎之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新型的教學資源。隨著社會信息化的推進,自媒體時代的來臨,每個人都可以更加便捷地接觸到各種網絡媒體資源,而高校教師也正在逐步深入地研究微課的運用模式,以提高微課服務教學的效果。以筆者所在的學校為例來分析一下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概況。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鋼琴水平參差不齊,一部分學生有一定的彈奏基礎,但有的學生甚至沒有接觸過鋼琴彈奏。因此,在進行教學時不能完全統一學習標準。對于零基礎的學生來說,一年級基本上可以完成《拜厄鋼琴基本教程》的學習,二年級完成《車爾尼鋼琴初步教程》以及《車爾尼流暢練習曲849》和一些中、小型樂曲的學習,三年級就可以進行中型或大型樂曲的學習了。按照這個作品難度和篇幅,是完全可以將一首作品的重難點在一個到兩個微課作品中講解清楚的。因此,鋼琴微課基本上可以承擔鋼琴課的重難點教學,甚至是作品的主要講解。那么,微課作品的使用就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課前預習、課堂重難點講解以及課后復習。
一、課前布置預習微課
課前布置預習微課,從原理上講運用的就是“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將學習內容前置到課前。目的是讓學生提前了解學習內容,在頭腦內對課堂學習內容提前進行思考。另外,對于鋼琴教學來說,提前學習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學生可以在觀看微課之后先進行彈奏練習,這對于鋼琴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因為如果在課堂講授結束后讓學生直接練習,基礎薄弱的學生將無所適從。而且鋼琴學習是需要一定的練習量的,但在課堂講授之后,課堂時間就所剩無幾,學生練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也沒有機會對其進行指導和糾正。這可能導致學生一直錯誤地練習下去,同時養成的錯誤習慣糾正起來也更加麻煩。
需要注意的是,課前布置微課需要由學生自學完成。因此教師就需要考慮以學生現有的知識體系能否很好地接受課前微課所講授的內容。當然這不是要求課前微課所涉及的知識點一定要在學生現有的知識體系內,只是要求新知識點、新技術點要與學生現有知識儲備相連接。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課前微課時對教學內容的講授和教學環節的設計能夠合理安排。在制作課前微課時要注意,講解和示范要思路清晰;在微課腳本寫作時要充分運用PPT、動畫資料、教師講解視頻、手機App等多種多媒體資料,要靈活運用這些信息手段,這樣制作的微課要比課堂的單純講解更加豐富有趣,對教學內容的詮釋也更加全面充分,便于學生理解接受。
課前鋼琴微課最大的優勢就是學生在觀看之后可以自行練習。通常來說大多數課外彈奏學生都可以準確完成,即便有個別曲段難度較大,也可以在課上與教師充分交流。經過課前的彈奏練習,學生已經基本知道自己在什么彈奏位置有問題,這樣在老師講解時能夠有重點地學習,學習效果比課堂直接學習效果要好得多。
二、課堂重難點微課
課前微課的合理運用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自學的效率,并為課前鋼琴彈奏練習提供基礎,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但是課前微課講解畢竟不能解決鋼琴教學中的所有問題,比如一些知識型和技術型較復雜的內容。這就需要將課前預習微課作為教學前置的一部分,并在課堂教學中結合重難點微課進行內容講解。
鋼琴教學的重難點微課簡單說就是針對較大型鋼琴作品中的某一個技術或者知識點進行比較詳細的獨立講解,它是整節課的一個部分,專門用于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對于鋼琴課來說,鋼琴作品的知識點和技術點不可能像理論學科那樣循序漸進地安排。作者在創作作品時也都是根據作品的實際需要安排內容的,因此難免在作品中會出現跳出學習體系的一些知識和技術。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盡量考慮讓這種知識技術的跳躍保持在學生可接受的范圍之內。
教師在設計重難點微課時首先要考慮該微課在課堂中的應用環節,不能使微課過于獨立從而游離于課堂之外。這樣的話,即便微課本身的知識是完整系統的,對于學生來說也沒有太大的意義。按照學習記憶的規律,學生在學習時對于在自己知識體系中的相關知識記憶和理解會更深刻。因此,即便是解決教學重難點的微課也要考慮課堂的整體環節設計。
三、課后復習(輔導)微課
對于鋼琴學習來說,練習環節的重要性不亞于新課的學習,甚至有時候練習比學習新課更加重要,這也是大多數技能類學科的共同之處。正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時都能夠理解和接受知識點,但是自己進行練習時就會出現不少問題。即便是已理解的知識或者是技術,在真正上手練習時往往都會遇到操作上的困難。課后微課就是針對這樣的問題來制作和應用的。
課后微課的作用一是提示練習過程中容易出錯的位置,二是指導學生根據作品的難度進行彈奏練習。因為每首鋼琴曲的重難點都不同,所以練習的方式方法千差萬別。比如有的作品以節奏練習為主,出現的各種復雜的節奏型較多(附點節奏、切分節奏、特殊連音節奏、八分和十六分音符組合節奏等),教師需要在微課中指導學生對節奏進行掌握和控制。而音樂學科與理論學科最大的區別就是,往往理論并不能準確地作用到操作上。比如對節奏的控制,僅僅明白音符之間的時值比例是根本無法幫助學生真正地掌握節奏特點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師將節奏通過示范直接呈現給學生,這樣學生在練習時才能更加準確。
另外,對于練習方法來說,不同的樂曲也有著不同的練習方案。比如個別樂曲的難點在于雙手的彈奏配合,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后微課中要有意識地加強分手彈奏練習指導,引導學生分手彈奏,之后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進行雙手配合彈奏。
四、知識素養類微課
鋼琴課作為一門藝術類課程,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彈奏技術以外,更重要的是實現美育目的。當前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大力推行“課程思政”導向的教育思想,藝術類課堂更要對其進行充分體現。
鋼琴課有較大的素養優勢,而包含中國文化元素的鋼琴作品也較多。雖然鋼琴屬于西方樂器,但自從其傳入中國,眾多藝術家就進行了大量的鋼琴藝術與中國文化相結合的嘗試,也創作出了相當一批優秀的、以中國文化為題材的鋼琴作品。而進行學習和欣賞這些作品是鋼琴課一個重要且必要的教學任務。因此,教師要積極講授這部分作品或者將這些作品以作品欣賞的形式推薦給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比如《保衛黃河》《紅色娘子軍》《南海小哨兵》《解放區的天》等鋼琴作品,雖然難度較大不適合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學習,但是作為欣賞曲目是十分合適的。
此外,教師也可以嘗試將具有代表意義的、優秀的中國傳統音樂改編為適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和彈奏的作品,在教授鋼琴技術的同時進行素養教育,提升學生的素養。
綜上所述,鋼琴微課的有效運用對于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有著較大的輔助作用。尤其是當前網絡教學資源日益豐富和規范的趨勢下,運用微課和慕課等在線教育資源勢必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因此,新時代的高校教師更要敢于嘗試和創新,充分發揮自身教育優勢,為學生打造更加完善的教學平臺與更加豐富的線上學習資源。
參考文獻:
[1]王麗響.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9):179-180.
作者單位:
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