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摘 要:文言文是中國古文學中一種經典的文學表現形式,文字表達上注重典故、駢驪對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詩、詞、曲等多種文體。現代青少年需要不斷學習文言文,接受其中蘊含的思想和精神,將文學進行傳承。新課程理念下認為學生需要從小進行文言文的學習,逐漸積累文言文的內涵,了解文言文的表達方式,逐漸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小學生處于知識學習的初始階段,教師需要借助學生理解且感興趣的方式展開教學,從而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注意力分散等特點,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需要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展開相應的教學指導,對癥下藥,以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分析方式和閱讀方式,體會文言文中字詞之間的韻味,感受語言的魅力,提升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的熱情。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如何降低文言文學習的難度,讓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文言文學習的環境中,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以小學文言文教學為探究內容展開分析與實踐,并進行以下論述。
一、利用多媒體提升語文學習興趣
小學生在六年的時間中逐漸積累語文知識,從拼音識字到閱讀理解,再到寫作訓練,都在逐步加深語文學習的深度。文言文是古人語言表達的方式,學生剛接觸時難免有困難,因此需要教師借助趣味教學方式進行文言文的引導學習。互聯網的發展不僅便利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還有利于教育事業的發展,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展開文言文的教學,利用視頻、音頻以及圖片展開教學內容,豐富教學環境,便于學生較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內容,感受文言文學習的快樂,提升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比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伯牙鼓琴》的教學時,可以借助互聯網尋找一些相關的背景資料,并以小視頻的方式展現給學生。為了加深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教師可以先朗讀一遍課文,讓學生大致了解其中涉及的場景,之后再播放視頻,讓學生理解這篇文言文講述的內容,便于教師后續對知識的延伸,幫助學生更好地積累文言文的表達。多媒體教學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方式,他們不僅可以在視頻中學習文言文的語言表達方式,感受古人的情感,還可以增加學生主動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豐富語文課堂的趣味,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
二、借助朗讀熟悉文言文內容
由于文言文的語言與現代語言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小學文言文的教學具有一定的困難。學生的語文程度有限,不能較好地理解其中的內容。同時,文言文閱讀起來較為繞口,會有一些生僻的詞匯,這也會阻礙學生的閱讀。為此,教師在針對小學生進行文言文教學時需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自信,讓學生融入文言文環境中,體會文言文的細膩、柔美和力量。朗讀是語文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可以給學生一定的參與感,讓學生自主融入語文環境之中,快速熟悉文章的內容,更好地思考和理解,進而展開分析和賞析的工作。
比如,為了便于學生更好地熟悉文言文的表達方式,教師可以在教學前先有感情地朗讀一遍文言文,給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文言文學習氛圍,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此時學生已經掌握了生字的發音,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進行文言文朗讀工作,讓學生在朗讀中熟悉文言文中的字詞,熟悉文章的內容,潛移默化地降低文言文學習的難度。大聲朗讀可以讓學生快速融入語文閱讀環境中,在朗讀中掌握古文的韻律,細細品味字詞之間傳遞的情感。最后,教師可以借助提問的方式與學生進行文言文的賞析,讓學生說說自己對文言文整體的理解以及自己喜歡的語句,在交流中教師可以展開教學,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提升學生對課文的認知,幫助學生掌握文言文的知識點。
三、借助故事幫助學生理解文言文內容
在對小學生進行語文教學時,教師需要借助學生感興趣的方式來引導教學,引導學生樹立主動學習和閱讀的意識,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小學生普遍喜歡聽故事,教師可以借助講故事的方式展開教學內容,并在講故事的同時適當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進
行思考。雙管齊下,既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調動學生的思考熱情,讓學生積極跟隨教師進行文言文的學習,逐漸提升語文的學習效果。
比如,教師在對《書戴嵩畫牛》進行教學時,可以將文言文轉變成故事,在上課時可以和學生說“今天老師為大家講一個故事”,接著將文言文的內容展現給學生,并讓學生說說自己聽后的感想。這樣可以讓學生較好地融入文言文的學習中,感受文言文學習的趣味,并理解《書戴嵩畫牛》中傳遞的思想,即藝術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對教師的講解更加感興趣,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品味文言文,在細讀中逐漸積累文言文知識,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小學生知識量較為匱乏,而文言文的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師需要采取多種教學方式來展開教學,不斷豐富教學環境,讓學生對語文的學習保持熱情。
參考文獻:
[1]王凡.思維導圖在初中古文教學中的應用:以《桃花源記》《小石潭記》為例[J].課外語文,2020(3):29-30.
[2]丁凱鵬.任務驅動下初中語文智慧課堂線上教學實踐與研究:以統編教材九年級下冊“勸諫類古文教學與復習”為例[J].福建教育,2020(23):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