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鵬
摘 要:在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做好對周記的有效應用,能夠在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同時,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帶來助力。結合實踐教學經驗,從“借助趣味周記,激發寫作興趣”“開展周記分析,提升寫作能力”和“布置周記任務,培養寫作習慣”三個方面對周記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模式予以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周記
作文是語文知識體系中最重要的內容,當學生具備一定的習作水平時,標志著他們的語文水平已經達到一定的能力,所以,做好作文教學研究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工作目標。然而,在農村小學語文教育中,受學生心智發育水平、邏輯思維能力的限制,再加上教育環境、教育資源的影響,作文教育難以有效開展。為了克服教學困難,完成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教育,周記得以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并成為學生寫作啟蒙的關鍵環節,文章以此為切入點展開分析和探討。
一、借助趣味周記,激發寫作興趣
從小學生的心智發育角度來看,因為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有限,所以在面對作文學習時,他們會存在一定的畏難心理,且缺少最基礎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小學生學習行為的主要動力,所以,我們必須增強周記的趣味性,由此來消除學生的畏難心理,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
在實際工作中,教師作為課堂設計者、負責人,必須發揮出自己的引導作用,在課堂上多為學生分享一些有趣、生動的周記內容,并與學生進行欣賞、討論,將學生帶入周記所描述的情境中,實現對學生情感體驗的提升,由此來幫助他們發現周記的魅力所在。目前,我每個月都會組織學生進行一次“最佳周記”的賞析活動,其中包含學生所寫的1~3篇周記,其中每篇周記都各有特色,生動有趣。之后,我會在課堂上與學生一起進行朗讀、分享,并對周記中的一些細節內容予以討論。例如,在一篇名為《周末雜事》的周記中,描述了該生周末的一天生活,并詳細記錄了他與家長到田間進行務農,卻巧遇兩只小青蛙的故事。周記中,該生對青蛙進行了擬人化描寫,甚至給它們想象了對話,這是其他學生都未曾經歷過的嘗試。我在與學生分析該生周記特點的同時,對他進行了表揚和鼓勵,并告訴他“有機會成為一名童話故事作家”,這讓他有點害羞同時又充滿了自豪,之后每一次周記該生都特別用心,同時其他同學也受到了帶動,周記質量有了明顯的提升,這為作文教學工作的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開展周記分析,提升寫作能力
開展周記分析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實現作文教學目標的重要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明確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以此為基礎對他們進行周記寫作內容的分析和教學,由此做到通過周記教學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為他們的進步提供助力。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在與學生進行周記分析時,會不斷變化周記分析模式,希望能夠借此機會,帶給學生良好的學習體驗。其中,最普遍的就是師生共同分析,該方法可以有效發揮出教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走,保證課堂學習效率。例如,在進行某生的周記分析時,我會引導學生從整體結構、修辭方法、遣詞造句等多個方面來予以分析,讓學生發現周記的優點,并能深入探究,在這一過程中實現自我水平的進步和提高。除此之外,我還會采取隨機交換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相互之間的周記分析,其目的就是讓學生以自主思維去進行周記的閱讀分析和理解,并發現其他同學的優點,實現舉一反三,幫助他們學習和掌握同學的優秀寫作方法,為他們寫作水平的進步帶來助力。
三、布置周記任務,培養寫作習慣
布置周記任務是培養學生寫作習慣,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環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養成寫周記的習慣,并讓學生的周記做到言之有物、情感豐富,我們就必須多為學生提供寫周記的機會,因此每周一篇的周記規律絕對不可以變化。除此之外,教師一定要將周記內容的選擇和決定權交給學生,讓他們以自我思維為中心去進行周記內容的選擇,寫出自己一周內最感興趣也記憶猶新的內容,讓他們能夠在寫周記的過程中感受到寫作的樂趣,并逐步實現寫作能力、技巧運用等多方面綜合素養的提升,幫助他們獲得寫作能力的進步,也為進一步提高農村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水平做出貢獻。
四、結語
綜上所述,借助周記開展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環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負責人,必須明確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需求,并充分利用農村的學習環境,讓學生進入生活中去觀察、發現和探究,借助周記的方式來實現美好生活的記錄,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讓他們感受到作文與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為學生構建正確的寫作思維和觀念打下基礎,也為推動農村小學作文教學帶來助力。
參考文獻:
[1]丁春霞.周記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J].課外語文,2020(21):129-130.
[2]李燕.主題式周記活動的實施與探索[J].甘肅教育,2020(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