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才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兩個環節是閱讀與寫作,它是語文教學的關鍵,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閱讀與寫作的有效提升不僅可以推動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還可以推動學生更加全面地發展,為基礎教育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根據閱讀與寫作教學現狀的分析,進一步探索出提升閱讀與寫作教學水平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應對方法
一、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現狀
經過學校調研,大多數老師割裂了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在閱讀的過程中忽略了寫作教學,在寫作的過程中忽略了閱讀教學。面對教學實踐我們追問教學現狀,那如何把閱讀與寫作教學結合起來呢?我們又怎樣使學生在學習語文以及做題過程中將閱讀與寫作聯系起來,讓小學語文素養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從而達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要求?目前,老師進行閱讀教學時,過分重視文章中字詞句段篇的解釋,以及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和重點句的分析,沒有詳細介紹作者的寫作方式和語言表達方式,導致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形成了思維定式,潛意識里認為作者的寫作手法和語言表達手法不重要,從而不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在寫作教學中,老師也只是將寫作方法直接教給學生,比如,如何寫開頭和結尾,如何應用排比句突出語言美,而沒有讓學生去分析文章的表達內容,割裂了閱讀后的寫作指導,忽視了學生語言訓練能力的提升,這無形中出現了很大的技能阻礙。
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效率的方法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
讓學生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教師的閱讀引領很重要。首先,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老師可以組織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如讀書分享會、親子閱讀打卡、閱讀沙龍、閱讀匯報會等,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分享自己喜歡的書籍,并說出自己喜歡它的原因。其次,教師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引領學生閱讀與寫作的結合,逐步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形成師生獨特的閱讀體驗和閱讀模式。可以通過多種形式走進作品,如群文閱讀、整本書閱讀、項目式閱讀等形式,讓作品的內涵、內容與作者的寫作結合起來,從小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有效融合閱讀與寫作教育的模式,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閱讀與寫作教學需要充分結合和延伸,需要教師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的結合,需要家長親子閱讀與學校拓展閱讀的結合,更需要閱讀模式與寫作方法的結合。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閱讀中理解、感悟、體驗,結合教師的寫作指導和自我綜合性閱讀實踐,在文章和作品中感受到閱讀與寫作的息息相關,學生的寫作水平也會在閱讀中提升。教師通過不同的寫作技巧和不同的表現手法引領學生閱讀體驗。比如,文章倒敘的方法會滿足閱讀者的好奇心,學生好奇事情的起因,教師帶領學生分析文章時,感受寫作技巧和詞語運用效果,推動學生深入閱讀和掌握寫作特點。課后,老師可以讓學生分析文章的寫作技巧和寫作結構,并讓學生表達出來,進行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交換不同的閱讀思考,形成完整的閱讀和寫作體系。
(三)充分利用語文教材,強化閱讀和寫作教學的聯系
俗話說,教學始終脫離不了課本,課本是教學的基礎。在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中,老師可以充分利用語文教材,深入分析和講解語文教材,強化語文閱讀和寫作的聯系。教材文章滿足了不同學生年段的心理規律,有不同的寫作手法和寫作技巧體現其中,只要學生深入地分析和理解教材知識,不僅可以提升學生日后閱讀和寫作的能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針對不同類型的課文,老師可以讓學生對課文進行相應的改寫、續寫、縮寫或寫讀后感等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入透徹地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表現手法,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不斷鍛煉自己的寫作技巧和優化自己的寫作、表達方式。除此之外,老師也可以將課本教材和課外教材進行有效聯結,讓學生閱讀分析課本教材之后并從自己所閱讀的文章中,找出文章的寫作方法、寫作策略、作者的寫作意圖、編者的編寫理念,進行對比閱讀或單元閱讀、延伸閱讀,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進行有效融合,從而強化二者之間的聯系。
三、結語
在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中,首先,教師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其次,深化閱讀教學,不再讓閱讀教學流于表面,統整教材、系統分析、單元提取。再次,有效結合課本教材和課外素材,聯合分析二者相似的表達方法和具體策略,提高學生閱讀分析能力和文章總結能力。最后,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讓閱讀變得“有章可循”,讓寫作變得“有法可依”,最終實現閱讀與寫作教學的互利共贏,讓閱讀走進寫作,讓寫作延伸閱讀,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趙婷.城鄉結合部初中作文教學困境及策略研究:以六盤水市第二十中學為例[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9.
[2]梁思雯.高中作文評語中賞識性評價的現狀與對策[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