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東
摘 要:當前,我國的數學教育行業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而初中是學習數學的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初中數學老師有責任也有義務培養初中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學生去獲得高分。首先分析了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意義,然后客觀闡述了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思維培養中遇到的問題,最后提出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背景;初中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研究
由于我國應試教育現象十分嚴重,很多學生從小就被要求做大量的數學題目,更有甚者,從小就背數學題、上數學補習班、參加數學競賽等。初中生的腦力和體力本身就處在發展階段,這時候如果只對初中生進行大規模的題海戰術和數學競賽,就會扼殺學生身上的活性和靈魂,久而久之,初中生會變成做題的機器。而在如今這個變化萬千的時代,只會蒙頭做題、拿高分的學生明顯不再是香餑餑了,社會需要的是全能型的人才,所以培養具有數學核心素養的初中生是十分重要的。
一、核心素養背景下培養初中數學思維的意義
(一)有助于熏陶數學文化史,讓學生愛上數學
西方人在教數學的時候,往往十分注重傳授學生數學的發展歷史,這種做法不僅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汲取了濃厚的數學思想,還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重新認識和接納數學。比如,老師在教授學生“方程式的解法”這一知識點的時候,可以創造性地引入“心形線方程”的典故:笛卡爾在擔任瑞典公主的數學老師時愛上了公主,但是因為他平民的身份,求愛之路坎坷不已,為了隱秘地向公主傳達自己的愛意和無奈,他在最后一封信中發明了舉世聞名的“心形線方程”。數學教師通過這樣一個趣味小故事能夠很好地讓學生重新去認識方程式,了解到數學并非枯燥無味,同時也可以充滿浪漫色彩。
(二)讓學生更加自主地學習數學,逐漸養成自學能力
初中數學“從簡變難”,很多初中生望而生畏,被阻擋在數學大門之外,再加上大部分教師采用強灌輸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加厭惡數學,這種做法也違背了培養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思維理念。只有當教師能正確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數學,才能培養出具有“核心素養的數學思維”的初中生。由此可見,具有數學核心素養的初中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學能力往往更加強悍。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培養初中數學思維存在的問題
(一)不利于形成和諧穩定的師生關系,學生易出現厭學心理
有些初中想要在短時間內培養出具有數學核心素養的學生,卻忽視了數學教師自身的核心素養,導致在真正的數學教學中出現師德差、專業功底弱的數學教師教授初中生數學知識的情況。這些數學老師在數學課堂中會下意識地忽略使用科學的數學引導手段,只是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來傳授數學知識,這種逼迫式并且忽略學生感情因素和心理狀態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形成和諧穩定的師生關系,久而久之,會讓學生對數學產生厭惡的心理。
(二)教師培養方案盲目追求分數,忽略學生的綜合能力
因為中考壓力,家長和老師過早地讓學生接觸題海戰術,沒有做到正確地引導學生去認識數學,讓學生死板地認為數學是用來獲得高分的工具。同時老師會通過分數的高低來衡量一個學生的好壞,這種過于片面的判斷標準只會培養出做題的機器,而不是一個全能型、奉獻社會的真正數學人才,更別提培養出具有豐富的數學核心素養的學生了。
三、問題解決方案
(一)建設具有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師隊伍
想要培養出具有“核心素養”的學生,學校首先需要建設具有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師隊伍。比如,學校可以定期組織數學老師去一些省級重點高中進行學習和交流,讓本校的數學老師在教訪的過程中能夠及時地取長補短,做到將先進的數學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融入自己的數學課堂中。同時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歸納和總結,引導初中生進行舉一反三的思維活動,這在無形中培養了初中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二)進行合理的小組分工學習
數學教師想要培養出具有數學核心素養的初中生,就要做到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小組分工學習能力,因為它不僅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思考方式,還能幫助學生形成團體合作的意識和交際能力。比如,教師在分配小組成員的時候,要按照性別比例、學生基礎、學生性格等因素合理地組織學習小組,這樣才能讓小組成員在后期的討論過程中總結出更為精辟的數學理論,同時豐富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初中數學老師在教授學生數學知識點、解題方法等過程中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操,讓學生從情感上去接納和感知數學,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觀和人生觀,使得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形成科學的人生觀以及世界觀。
參考文獻:
[1]高磊.數學核心素養下問題提出式課堂教學探究與實踐[J].數學教學,2020(11):33.
[2]錢瑤強.基于數學核心素養下的高效課堂教學的策略研究[J].數學教學通訊,2021(12):24.
注:本文系保定市教育科學研究“十四五”規劃課題“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212056)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