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杰林
摘 要: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fā)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教學中重視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和細化。為了更好地分析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物理復習,以物理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作為出發(fā)點,對具體的初中物理復習進行一次初探。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物理;復習探究
初中物理的知識內容非常多而雜亂,而復習的時間又較短,因此,想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更好的成績,只有采取有效的復習策略來提升學生的物理知識水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策略:首先需要注重知識積累,夯實學習基礎。其次,在進行物理實驗教學過程當中,要重視知識點的難易程度,重點講解難題。同時也需要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不斷地鞏固物理課堂所學習到的知識內容。最后,需要加強學生的課后習題練習,不斷地提升學生的物理解題能力。
一、注重知識復習積累,夯實學習基礎
通過問題式教學夯實學習基礎,積累知識。首先,教師能夠通過探索物理學的發(fā)展歷程進行物理教學。物理學的發(fā)展是由無數(shù)的科學家進行對自然、對社會的探索研究成果的見證,從中可以看到,人類社會的變化和對科學認識的不斷完善。因此,教師向學生傳播的不僅是簡單的理論知識,還應該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升學生對物理的興趣,主動探索物理的發(fā)展歷程,注重知識的積累,深化拓展學習方向,例如教師可以在學習運動和力的問題時,結合具體的知識點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提出相關問題,比如說牛頓當時提出“力”這個概念的思考探索、牛頓關于力的理論還有哪些、多種運動的方式比較等。學生在進行學習時,可以帶著問題進行具有具體性、針對性的研究,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預習方式,為后續(xù)的自主復習提供學習方法。學生可以科學地評價科學家或者是科學理論,并進行理論背景的探索,在對科學家進行評價時能夠根據(jù)客觀事實理論,而不僅僅是他人比如說老師的個人因素決定,這樣才能全面地得出結論,全方位地對物理理論進行理解。在物理的教學課堂中,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思想觀點進行客觀的評價,不僅有助于學生后續(xù)的物理教學內容學習,更能夠幫助學生樹立開放、包容的學習態(tài)度,這就是在核心素養(yǎng)下能夠幫助物理復習的教學觀念。
二、重視實驗復習教學,突破知識重難點
教師在復習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動手進行實驗操作,才能夠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實操能力,以興趣為導向,開展更高水準的學習活動,例如在進行研究光線傳播的內容中,老師可以通過硬幣、紙杯和水的結合進行實踐操作,讓學生進行觀察并進行理論的研究分析。如,教師在授課前先準備好一塊紙板,并在紙板上穿兩個距離在兩毫米之內的小孔,將針放置在紙板背后,讓學生觀察小孔,可以得到實驗的結果,再在小孔的附近增加另外一個小口,再進行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通過孔的數(shù)量增加,針的數(shù)量也在增加,從而讓學生對光的直射和折射的原理進行區(qū)分和認識。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升課堂學習效果。
三、理論聯(lián)系實際,復習鞏固學習內容
在初中的物理教學過程當中,需要將生活實際與物理知識內容相聯(lián)系,讓學生真正地做到學以致用,這也是當下素質教育的重要要求之一,生活元素不斷地融入物理教學的實踐過程當中,可以使生活當中的各類教學資源得到更好的利用。比如在講解“摩擦力”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具體地來說可以在教學過程當中進行實踐操作,讓學生動手對木塊進行快速拉動,并且教師需要不斷地引導學生對這類問題進行思考,讓學生真正認識到摩擦力與拉力的關系。通過生活當中的觀察與分析,鞏固物理課堂所學到的知識,讓學生能夠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四、加強課后練習,提高解題能力
物理教師在課堂中進行內容講解之后,還需要加強學生的習題練習,真正提升中學生的物理解題能力。首先在布置課后練習時,教師需要強調課后練習的重要性,并且在進行作業(yè)批改以及課前作業(yè)設計的過程當中重點關注。教師要認真批改學生作業(yè),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地鞏固物理課的學習內容,提升復習的成果。作業(yè)的設計與批改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根據(jù)物理教學課堂的內容及教學計劃進行設計,根據(jù)每一個章節(jié)的內容進行鞏固練習,并且需要適當?shù)卦黾恿曨}難度,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后習題的挑選時,需要重視典型例題,精選習題。首先,需要讓學生通過典型例題的練習,鞏固已經(jīng)學到的知識,其次是能夠從這些例題當中提煉出解題的技巧與程序,讓學生可以通過典型例題的練習,不斷地鞏固知識,從而舉一反三。其次,需要注意變向思維的訓練,同樣的習題需要用多種方式來解答,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提高中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更加靈活,真正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初中物理課程讓學生從物理學的視角認識自然,了解人類探索自然的知識成果和探索者的科學思維方法,體驗科學探索的過程,形成科學思維習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科學態(tài)度和精神,為適應未來的發(fā)展及做一個合格的社會公民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李坤松.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考試周刊,2018(1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