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景春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信息技術高度重視。初中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關鍵時期,教師不能局限于使用PPT和課本講解的方法傳授知識,需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關鍵詞:微視頻;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方法
社會的快速發(fā)展,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過去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漸漸被時代淘汰,傳統教學方法限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單調、枯燥的教學過程無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主動性。微視頻有著靈活、實用的特征,能夠打破傳統教育模式限制,讓課堂教學變得活躍。在信息技術支持下,學生的學習效果與質量得到顯著提高。將嘗試使用微視頻技術,依靠微視頻的圖像、聲音結合方式,改變過去信息技術單調、乏味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一、微視頻教育效果
過去的信息技術教學,教師只是單純將課本內容寫到黑板上,或使用PPT講解課本知識,弊端較多[1]。首先操作性不強,教師更注重理論講解,學生沒有從中學習到實踐技能。其次無法演示操作流程。信息技術知識大多非常抽象,教師如果只是口述和講解板書,學生無法理解。況且教師的講解過程枯燥、乏味,會讓學生出現厭煩心理,抵觸學習。
現階段信息技術教學存在許多問題,使用微視頻技術能夠很好地解決以上問題。微視頻通常只有十分鐘左右,但是能涵蓋教材難點和重點知識。微視頻最大的特點是快、精、短[2]。傳統教學中,教師講解課本內容,隨后安排時間帶領學生操作學習。可是有些學生因為溜號,沒有注意到細節(jié)問題,所以操作中出現許多錯誤。尤其是在Photo shop以及Flash這類內容的講解中,學生難以掌握操作過程。如果教師單獨指導每一名學生,會浪費非常多的時間,而教師如果隔一會停一次為學生講解細節(jié),會打斷許多學生的操作思路。
課堂上,教師使用微視頻展示各種知識難重點[3]。用視頻、圖像和文字配合的方式,用畫面直接沖擊學生大腦。學生形成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課上和課后還可以隨時觀看知識點。運用微視頻擺脫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枯燥,微視頻技術讓師生能夠進入全新的課堂,活躍了課堂氣氛。為了提升教學效果,教師還可以將微視頻提前發(fā)到班級群,學生隨時隨地使用iPad、手機以及電腦學習知識,查缺補漏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二、微視頻選擇
教學中,微視頻資源的合理選擇十分重要。網絡中有許多微視頻資源,教師也可以嘗試自己制作。為了在繁多的資源中選擇合適的內容,教師需要深入了解知識點,并做好備課工作。將微視頻與所講內容完美結合起來,從而在教學中更好地發(fā)揮微視頻的作用。比如,講解初一知識點的時候,章節(jié)中介紹了信息技術發(fā)展史,教師在教學中可以使用微視頻介紹其中的內容,學生觀看微視頻了解歷史資料,遠比教師完全講解書本有趣得多。微視頻的選擇必須充分考慮學生情況,根據學生的審美特點和心理特征選擇視頻,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
三、合理把握播放時機
微視頻在教學中的使用為的是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教學中應在合適的情況下使用微視頻。比如,在初二講解電子郵件發(fā)送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在網絡中剪輯視頻,講解的時候播放。操作的時候學生可以邊看邊操作,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需要說明的是,不同微視頻有不同的播放時間點,不是所有時間段都適合使用微視頻,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插入微視頻以吸引學生眼球,幫助學生學習知識。比如,教師在課前使用導課微視頻展示趣味的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并導出所學知識,讓學生提前了解學習目標與任務。有了這樣的過程,學生能夠表現出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
四、信息技術微視頻教育建議
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自己制作視頻。微視頻的制作難度并不是很大,唯一要求是針對性達標。學生在自制視頻的過程中,思維還能得到開拓。學生在制作視頻的時候,實現了對理論知識的預習和復習,能夠幫助學生牢固記憶知識。
其次,教師可以用分層教學的方法使用微視頻。有些學生因為接觸信息技術比較早,此時已經具備一定制作能力。有些學生信息技術掌握不佳,有時候跟不上進度,這時候就需要使用分層方法教學,幫助學生提升微視頻使用效果。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需要重視微視頻技術的使用,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查缺補漏提高學生學習水平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劉載興.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核心素養(yǎng)設計[J].電子技術,2021,50(2):114-115.
[2]藍建芬.信息技術在學生能力教育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2021,50(2):120-121.
[3]梁富全.高效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的構建[J].計算機與網絡,2021,47(1):39.